提到「元宵」,你或許會想到湯圓、花燈、團圓夜。但舞臺上的這部同名話劇,卻是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奇妙相遇——它將莎士比亞經典《第十二夜》的靈魂,悄然安放于中國唐朝廣州的璀璨燈火之下。
改編莎士比亞,從來不是易事。四百年的時光長河,沖刷著世情百態(tài)與語言習慣。那些詩意的對白,如何自然地流淌于現代人的唇齒之間?那些古老的情感與困境,又如何穿越時空,叩動今日觀眾的心弦?
往期劇照,以實際演出為準
然而,莎翁故事的內核,總能在不同土壤中生根發(fā)芽。那些精妙的敘事結構、永恒的人性沖突、令人著迷的命運糾葛,成為后世取之不盡的源泉。話劇《元宵》的迷人之處,正在于它找到了一個絕妙的時空契合點——大唐廣州。
往期劇照,以實際演出為準
這是一個思想開放、商賈云集、詩酒風流的時代。女子可以策馬揚鞭,才情得以揮灑,空氣中彌漫著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浪漫氣息。正是這樣的土壤,讓《第十二夜》中熾烈的一見鐘情、大膽的女扮男裝、啼笑皆非的錯認姻緣、以及女性追尋真愛的勇氣,得以自然生長,毫無違和。
將英國都鐸王朝的故事,移植到盛唐南國,這背后是一位大師級改編者的深厚功力與獨特匠心——陳鈞潤先生。他如同一位高明的文化織匠,在《第十二夜》的經緯線上,繡入了中國古典的詩意哲學與深沉的生命況味。他讓原著的宿命感在東方語境下更顯悠長,也完好保留了莎翁筆下悲喜交織的獨特魅力。
往期劇照,以實際演出為準
已故編劇陳鈞潤先生
陳鈞潤先生的改編,妙趣橫生又意味深長:
● 時空之巧:
他用“元宵節(jié)”——這個古代中國充滿浪漫邂逅意味的節(jié)日——替代了西方的背景,讓故事的核心情境瞬間落地生根。
● 人物之韻:
角色名字的轉化堪稱神來之筆。賀省廬(Orsino)、石芭亭(Sebastian)、況東洋(Antonio)、石蕙蘭(Viola),既保留了原名的神韻,又浸潤著濃郁的中國風情。女伯爵Olivia化作“萼綠華”,更非隨意音譯,而是借用了縹緲出塵的道教仙女之名。
● 身份之適:
原著中公爵的威儀與女伯爵的尊貴,在唐朝廣州的語境下,被巧妙地轉化為手握重兵的節(jié)度使與名門望族的千金。這種轉換,既維系了人物間原有的身份張力,又完美貼合了唐代的社會肌理。
于是,在陳鈞潤先生的筆下,莎士比亞的星光,與唐朝廣州的元宵燈火交相輝映?;浾Z的韻律賦予莎劇臺詞新的生命。
往期劇照,以實際演出為準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誠意呈現話劇《元宵》。走進劇場,感受一場跨越時空的浪漫奇緣。當莎士比亞遇見唐詩,當都鐸風云融入嶺南煙火,元宵的燈謎,等你來揭開那最動人的謎底。
【演出時間】
2025年11月28日-29日 19:30
2025年11月30日14:30
【演出地點】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粵語對白·中文字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