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處暑”節(jié)氣,“處暑”中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思就是“夏天暑熱正式停止”。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隨著天氣轉涼,人們會有慵懶的感覺,早上不愛起床,不愛活動。處暑后的氣候變得干燥,容易出現“秋燥”。
因此,我們的飲食、起居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飲食起居調整從這3點入手
1、在生活上要充足睡眠、適量運動
2、每天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可少
在每日吃東西上面,最好能做到頓頓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于補充水分、預防“秋燥”,包括皮膚、粘膜干燥、腸道干燥、便秘等,梨、瓜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3、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秋季原本就燥,吃飯的時候建議少吃辣椒等辛熱食物。烹調時多用蒸、煮、燉、汆、熘等方法,少用煎、烤、炸等方法,以減少油脂的過多攝入。
預防秋燥多喝粥
喝粥是預防秋燥、補充水分的一個不錯的方法,此外,喝粥還有意想不到的3點好處。
1、粥以谷物為主,符合粗細搭配原則
粥大都是以米、面、雜糧為原料,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谷類為主,粗細搭配”的原則。
做粥時,小米、高粱、玉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綠豆等粗雜糧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一鍋粥”,“粗細搭配”唾手可得。
通過喝粥,每天吃1~2兩(50~100克)粗糧的目標可以輕松達到!
2、粥的包容性強
粥里面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各種食材,唾手實現食物多樣。
想來點“腥”,粥里可以加點雞、鴨、魚、肉、蛋、奶都可以;
想吃清淡的,粥里可以加蔬菜、水果等;
想“滋補”,粥里可以加海參、鮑魚、山珍海味;
想“養(yǎng)生”,粥里可以加地瓜、山藥、土豆;
3、煮粥用雜糧,營養(yǎng)更全面
一般用來煮粥的雜糧,沒有進行研磨加工。這樣就使得谷類表層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素和膳食纖維都會全部保留下來,避免了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
吃雜糧粥一方面,可以預防微量營養(yǎng)素的缺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慢性病發(fā)生的危險。
由此可見,粥以谷類為主,膳食纖維和礦物質豐富,促進胃腸蠕動,老少皆宜。
小提示:
1、血糖高的,可以根據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選擇;
2、如果向往粥里加入中藥,需要根據個人體質,慎重添加;
3、喝粥最好不要配咸菜
喝粥時,很多人往往把咸菜當做粥伴侶,這樣會增加鹽的攝入,會增加高血壓的危險。從健康角度出發(fā),少吃或不吃咸菜!可以配上涼拌蔬菜。
編輯 | 馬博士健康團 來源 | 馬博士健康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 鮮銀耳好還是干銀耳好?選擇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