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篇高贊問答,我感覺很有意思。
他說《中國人,吃飽肚子才不過20年》??v觀華夏上下5000年歷史,中國人吃飽飯這事,才不到20年就覺得不可思議。5000年和30年巨大的時間鴻溝,在漫長歷史長河中怎么只有近代,才讓老百姓吃上了飽飯?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至今也不過75周年,而讓所有人吃上飽飯也就二三十年。論速度中國基建走在世界前列,論網(wǎng)絡中國也不遑多讓。平地洼高樓起,學院立看似一片欣欣向榮。
所以近幾年國人總有一種錯覺,好像我們已經(jīng)富起來了,屬于“資深準發(fā)達國家”,甚至某些方面已經(jīng)超越歐。這種自信的聲音,似乎在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然而這種感覺可能只是輿論的泡沫,一戳即破。讓我們冷靜下來,回顧歷史,理性分析,中國人的富有之路究竟走了多遠?
其實中國人吃飽飯,也就近20年時間而已。
知恥而后勇溫故而知新,同理憶苦思甜。有人會問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吃飽飯和時間長短有什么關系?是的,單從輿論價值而言的確沒有太多含金量,但中國人不該遺忘一路走來的艱辛。
夜郎自大,不利前行。
放眼世界,袁隆平雜交水稻救活了至少半個世界的人,歐美吃不吃米不清楚,但他們多少該感謝袁隆平這位水稻之父。因為不管是那個國家,能吃飽飯都是一件大事。
以前能吃飽飯,吃上好飯多為高門大戶,更多人食不果腹才是常態(tài)。
再往后倒回100年,周樹人說“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禮教“吃人”,其實何止禮教”。人吃人的事件遍布史書記載。北宋引進越南占城稻,產(chǎn)量提高,奠定繁榮工藝基礎。
清代番薯成片,促人口大爆炸,乾隆時期高達3億,盡管無饑荒,但也是一個饑餓的盛世。中國直至1993年廢止糧票,才算真正標志著糧食短缺告告一段落。
但吃不飽情況仍普遍存在。
如果你喜歡看歷史書、檔案,或許能發(fā)現(xiàn),每一次史書上出現(xiàn)“大荒”“浮腫”“青黃不接”“干旱”這些字眼,深究下去,一定都會有驚心動魄的人間慘劇。
這一切的一切皆源自,吃不飽飯。
這些年我們一直喊脫貧奔小康,到2020年,中國某種意義上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這是中國布局小康社會邁出的重要一步。為實現(xiàn)這一步我們的先輩們功不可沒。
所以那些喊著我們比不上別的發(fā)達國家,基本可以消停了。放眼全世界,中國發(fā)展是平緩且有效的,盡管走不少彎路,大方向是對的。唯一缺憾,是中國現(xiàn)代進程化中出現(xiàn)的各種碩鼠,沒有他們中國還能再前進二三十年。
因此嚴格意義上講,中國仍是發(fā)展中國偏上國家,雖已吃飽飯,但仍貧困。
但這也比30年前好太多?;仡櫳仙陷?,有人可能還記得“南方有人來討飯”是一件很常態(tài)化的事。有人從安徽走到甘肅,這背后的饑餓難以想象。到1995年后,南人北上情況基本得到緩解,中國人開始走上飛速發(fā)展的黃金30年。
但那時候農(nóng)村,吃肉仍是一件難得事。
每日一顆雞蛋就是幸福??傮w而言,計劃經(jīng)濟所留下的物質貧乏,盡管商品化時代已經(jīng)開始,但要影響到每一個底層百姓仍需時間和考驗。與之相比,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他們普通家庭的標準是“每家每天吃一只雞”,這種差距讓我們不得不認清現(xiàn)實。
中國人要吃飽肚子就要不斷向前,這期間國家出臺《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其中明確提到2000年底目標基本實現(xiàn),這表明,2000年底中國大部份人才算真正吃飽肚子。
隔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又用8年時間讓中國增富。這也讓很多人感受到了,我們在一點點變的富裕。但這種增長,并不意味著中國人已經(jīng)普遍富裕。事實上08年以后,中國經(jīng)濟雖仍舊蓬勃發(fā)展,但多數(shù)人收入普遍偏低,同期房價、物價、教育成本迭代升高。
這種反差讓人咋舌,人口紅利成為一些人的香餑餑。而時代巨輪轉動卻只富了一些人。
前一兩年中國基建讓世界矚目,但基建與經(jīng)濟收入是兩回事。認清“富起來的時間是很短的”這個現(xiàn)實,有利于我們保持清醒繼續(xù)奮斗。未富先驕,只能滋生出盲目自大的情緒。
富起來的時間很短,意味著這種財富效應也很脆弱,
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再倒回去。
現(xiàn)在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內患,碩鼠不除,國民難興。同時我們理應保持謙遜實現(xiàn)從“吃飽飯”到“富起來”的真正跨越。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
倉廩實,天下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