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份,以色列哈代拉海岸附近(地中海東岸)發(fā)生了一起鯊魚傷人致死事件,而且是多條鯊魚圍攻一名潛水員致其死亡!
△ 這是當時鯊魚襲擊的畫面
這是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發(fā)生的第五起鯊魚襲擊人事件,也是該國有記錄以來第一起導致人員死亡的鯊魚襲擊事件。
該事件引發(fā)了大量的關(guān)注,最近相關(guān)研究的調(diào)查報告公布了,該地區(qū)的鯊魚表現(xiàn)出“乞討行為”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受害者攜帶的相機也是誘因。
事發(fā)地點是哈代拉發(fā)電站出水口附近,距離海岸線100米左右,受害者是一名40歲的浮潛愛好者,名叫巴拉克·扎克(Barak Tzach),他是4個孩子的父親。
該發(fā)電站會向海洋中排放溫暖的水,這吸引了大量鯊魚來此——主要是暗體真鯊(Carcharhinus obscurus)和高鰭真鯊(Carcharhinus plumbeus),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這些鯊魚就會在此長期停留。
△ 暗體真鯊
其中,暗體真鯊是一種可以長到4米長的罕見鯊魚,它們是一種瀕危物種,會在全球溫帶海域遷徙,神龍見首不見尾。
當這些鯊魚在該地區(qū)聚集、駐留時,很容易就吸引大量的游客來此——一些熱愛大自然的潛水愛好者會來此與鯊魚共舞,并用相機記錄下自己那些經(jīng)典畫面。
巴拉克·扎克(受害者)在被鯊魚襲擊的之前,也是拿著相機在拍攝鯊魚。
△ 哈代拉發(fā)電站出水口附近的鯊魚和游客
由于幾乎所有鯊魚都有特定的獵物偏好,它們通常不會對非獵物發(fā)起攻擊,所以許多經(jīng)驗豐富的潛水員都認為鯊魚是安全的,不會隨便攻擊人類。
在全球范圍內(nèi),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也是相對罕見的,平均每年不到100起——通常還是都是誤傷,而鯊魚襲擊致死的案例平均每年在5起左右。
其中,暗體真鯊和高鰭真鯊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傷人的記錄,更別提傷人致死了。
所以,這次事件被認為非常反常的。
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動物行為研究的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并調(diào)查了大量的視頻影像,以及走訪當時在場的人,并推測當時的情景。
該地區(qū)的游客不僅喜歡和鯊魚共舞,拍攝鯊魚,而且還有專門的喂鯊魚項目,游客在喂食鯊魚的時候,通常還喜歡手持相機進行拍攝。
雖然人類通常不是任何鯊魚選擇的獵物,但是這種喂食行為,讓該地區(qū)的鯊魚養(yǎng)成了“乞討行為”——當有人拿著相機靠近它們的時候,它們會笨拙的以為那是送吃的來了,并靠近人類。
在這次事件中,鯊魚可能誤將受害者的相機當做了喂食它們的食物,然后鯊魚在試圖咬住相機的時候,不小心咬到受害者的手臂。
鯊魚為了獲取食物會表現(xiàn)出狂熱的競爭行為,所以當受害者的血液,以及掙扎的動靜在海洋中傳播時,周圍的其它鯊魚被迅速吸引過來,并參與其中搶奪“食物”。
圖源:參考文獻
當鯊魚觸發(fā)這種瘋狂的集體搶食時,受害者生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項研究報告分析了參與其中的鯊魚,他們確定有多條鯊魚參與其中,但是只分辨出其中兩條,而這兩條都是暗體真鯊!
△ 這兩條露出背鰭的都是暗體真鯊,圖源:參考文獻
這種被認為是安全的鯊魚,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最后提醒一下,隨意喂食野生動物確實是非常不好的習慣,這對人類說存在安全隱患不說——很多動物傷人事件都是因為喂食引發(fā)的;
對動物來說也不好的,它們可能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而生病,也可能像這次事件一樣,因為鯊魚錯誤的傷人,最終導致該地區(qū)進入“鯊魚管控”,驅(qū)趕鯊魚。
報道:
https://news.exeter.ac.uk/research/begging-behaviour-resulted-in-rare-shark-attack/
文獻:
https://doi.org/10.1111/eth.7001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