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核心事實
突發(fā)災難
2025年8月22日凌晨3時10分,青海省川青鐵路尖扎黃河特大橋施工現(xiàn)場,輔助鋼梁架設的吊索塔架前端扣索突然崩斷。短短3秒內(nèi),108米鋼梁主拱肋垮塌,部分橋面墜入黃河。
事發(fā)時16人(15名工人+1名負責人)在崗作業(yè),最終造成12人遇難、4人失聯(lián)。
巨響驚醒周邊村民,“像地震一樣震動”。
緊急救援
青海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應急指揮部,調集806人、直升機1架、機器人5臺、舟艇27艘展開搜救。因垮塌結構二次坍塌風險高,救援人員需借助無人機定位失聯(lián)者,消防員冒險在斷裂鋼架上施救。截至8月24日,搜救仍在進行。
二、施工背景與原因疑點
為何深夜施工?
官方解釋:低溫環(huán)境(僅12-19℃)能保持鋼索性能穩(wěn)定,避免高溫導致材料過度張拉。
隱性壓力:大橋原計劃8月底合龍,施工方曾擬邀請媒體參加8月26日合龍儀式,趕工意圖明顯。
斷裂關鍵因素
直接原因:錨梁(固定鋼索的核心構件)斷裂,引發(fā)多米諾效應?,F(xiàn)場4個新加工的錨梁斷成8截,專家推測或存在焊接缺陷或受力超載。
技術爭議:有專家指出高強度鋼絞線在低溫和頻繁作業(yè)下需密集檢測,但管理是否存在疏漏待查。
三、善后與責任回應
遇難者群體
多名工人來自湖北、貴州、河南農(nóng)村,年齡30-50歲。湖北一村莊4名同鄉(xiāng)工人全部遇難,家屬連夜趕往青海。殯儀館4名化妝師連續(xù)工作11小時處理遺體,為家屬保留最后體面。
中國中鐵公告
8月24日聲明:沉痛哀悼遇難者,向家屬致歉,承諾配合調查并承擔主體責任。
影響評估:強調大橋合同額僅4.36億元,“本次事故不會對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營及業(yè)績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四、項目重要性與反思
- 工程地位:尖扎黃河特大橋是世界跨度最大(主跨366米)的雙線鐵路鋼桁拱橋,也是中國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
- 安全警鐘:施工中采用“拼積木式”高空吊裝(單次最重66噸),技術難度極高。專家呼吁強化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突發(fā)受力預警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