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久沒見的和薛佳凝,上熱搜了。
沒有喧嘩、沒有辯白,她只是淡淡分享了一方屬于自己的天地——
家中的佛堂。
視頻里,她如往常一樣早起,燃香、供水、供花。
香是市集淘來的,氣息清雅,燃盡正好一小時,陪她完成每日的打坐。
她說,水不能斟得太滿,留一點余地,是不貪,也是智慧。
凡事“剛剛好”,才是最好的狀態(tài)。
佛堂里白墻木地,沒有多余的裝飾。
不同尋常的是,她的佛臺上,最上面供的是經(jīng)書。
佛堂旁有個小書架,塞滿她常讀的書。
每日觀看,心便踏實。
她還說:
“書本是真正佛法智慧的一個代表,應該把它供在最高處?!?/strong>
書架邊放著一個拜墊,是她用來做大禮拜的。
以前她的腰總會不舒服,而在堅持做禮拜后,不僅腰疾漸愈了,全身關節(jié)也活絡了起來。
更重要的是,心靜了,傲氣也少了。
家中還有一處茶席。
工作或打坐結束后,她便泡上一壺茶,靜靜品味。
有時朋友來訪,三五人圍坐,閑話家常。
日子,就這樣舒緩而自在地流過。
本身簡單的生活分享,但許多網(wǎng)友卻讀出了另一番滋味。
在底下評論區(qū),最高贊評論這樣說:
“眼睛明明是微笑成月牙了,但卻透露著悲傷?!?/strong>
很多網(wǎng)友心疼她。
認為她不過是在用體面掩飾艱難,用修行撫平遺憾。
可我反倒覺得,薛佳凝活出了許多人向往的模樣——
不爭不擾,踏實從容。
她的佛堂、她的茶、她的書,都是她對生活深情的表達。
比起流量、過往與是非,她更愿意把時間花在真正滋養(yǎng)生命的事上。
她早已學會喜樂自生,如靜水深流,照見自己,也映照他人。
02
讓我們把故事回到2006年。
在從橫店回上海的途中,胡歌遭遇了嚴重車禍。
助理張冕不幸離世,而他本人也是經(jīng)過了6個半小時的搶救,才挽回了性命。
臉和脖子縫了上百針,4天內(nèi)做了2次全麻手術。
那段日子,昏暗無光。
當時,薛佳凝正處于事業(yè)上升期。
因在《粉紅女郎》飾演中靈動可愛的“哈妹”一角,她早已家喻戶曉。
可一得知消息,她毫不猶豫推掉所有工作,第一時間飛赴上海,守在胡歌病床前。
這一陪,就是整整一年。
她默默照料,不離不棄。
胡歌后來能走出那段至暗時光,離不開薛佳凝的陪伴與支撐。
后來在采訪中,胡歌也直言:
“那個時候,其實是她一直在照顧我?!?/strong>
為了替胡歌祈禱,薛佳凝還吃素了一年,開始與佛法結下緣分。
可惜的是,就在一切好轉時,兩人卻分手。
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因為胡歌早就腳踏兩只船,有人猜測是胡歌媽媽只想要上海本地媳婦,還有人空穴來風說是薛佳凝變心……
但其實,胡歌曾回應過分手的原因:
“復出后,我很沒自信,我是大男子主義,希望我能養(yǎng)活她?!?/strong>
說到底,沒有那么多狗血劇情,只是兩個人性格不合。
魯豫在采訪中問胡歌,“三十年間,最遺憾的是什么?”
胡歌沉默片刻,低聲答道:
“我最大的一個遺憾,就是我始終沒有在媒體面前,沒有在大庭廣眾下去感謝過她?!?/strong>
魯豫看著他,一句話輕輕落下,卻字字清晰:
“你讓一個最好的人,錯過了?!?/p>
胡歌低下了頭,眼眶已紅,過了良久才說:
“是,她是真的很好?!?/strong>
后來,胡歌出演《瑯琊榜》重新爆火,很多人又跑去問薛佳凝。
而她只是淡淡地回答:
“胡老師的戲我看了,作為好朋友,特別為他高興。他現(xiàn)在很紅,我就不參與了?!?/strong>
有人為她的付出感到不值,她卻說:
“我相信萬事萬物都是平衡的,所以不要害怕去付出,你的善良是你種下的種子?!?/strong>
都說,言行見人心,分手見人品。
作為胡歌的前女友,而且還是被辜負的那一個,薛佳凝本有太多的機會可以炒作。
尤其是在她不火了之后,其實只要稍微爆一點胡歌的料,便能收獲巨大的流量和利益。
但她沒有這么做。
她沒有不甘,沒有糾纏,更沒有捆綁炒作,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福和從容的放下。
她信的不是因果,而是本心。
她念的不是舊情,而是慈悲。
有些人的存在,不是為了被記住,而是像一縷清風——
經(jīng)過時,你只覺得清靜,回頭時,卻已萬物生長。
03
沒有了愛情,但她并沒有沉淪,反而選擇在萬丈紅塵中,獨自修行。
2015年,是薛佳凝生命中一段幽暗的歲月。
整夜整夜的失眠,整個人特別焦躁,但又不知道憂慮什么。
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于是,她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朝圣之旅。
走進佛學院的那一刻,她看見許多當?shù)厝?,臉上都掛著質樸而明亮的笑容——
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安寧,讓她深受觸動。
餓了,就吃簡單的糌粑和酥油茶;
渴了便,以清茶潤心,隨處安然坐下。
陽光灼傷了她的皮膚,她卻說,那是她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不覺疲憊,只有充盈。
在這片離天空更近的土地上,她似乎聽到了內(nèi)心的回響。
在這段旅程中,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光亮與方向。
“那些人里沒有任何一個是皺著眉頭的,那時候突然覺得,我的環(huán)境可能帶給了我太多的負擔和壓力。”
2016年,薛佳凝正式皈依佛門,以帶發(fā)之身,步入修行之路。
外界紛紛擾擾,她卻獨守一方清靜。
她潛心研讀經(jīng)書典籍,每年都會前往藏地,在高原的風與云之間,尋回內(nèi)心的安寧。
不拍戲的日子里,她常常清晨八點便起身打坐,直至午時方休。
有人說她在表演,也有人指責她借勢炒作,但這些聲音從未真正觸及她。
她早已懂得,喜悅不必外求,安靜生長于自己的深處。
而對于那段全網(wǎng)意難平的感情,她早就放下了。
2021年,胡歌意外現(xiàn)身薛佳凝主演的音樂劇《趙氏孤兒》現(xiàn)場。
演出結束后,他上臺與主創(chuàng)人員合影。
照片中,胡歌戴著黑色帽子,顯得有些許拘謹,安靜地站在薛佳凝身后。
反倒是薛佳凝,笑容燦爛坦然,全無避嫌之態(tài),眉眼間盡是溫和與自若。
仿佛站在身后的,只是一位舊友,一段無需隱藏的過往。
盡管臺下人潮涌動、猜測紛紜,她卻依舊從容如常。
在許多人眼中,修行似乎總與“避世”、“苦行”相連。
因為那是一種近乎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清冷、孤寂,甚至帶點悲劇色彩。
也因此,不少人認為薛佳凝過得“很不如意”。
仿佛她的安靜,就是落寞;她的放下,就是失去。
但其實,真正的修行,從來不是苦差,而是一場向內(nèi)行走的豐盈之旅。
只有那些內(nèi)心有悟性、有慧根的人,才有緣分踏上這條道路。
修行,也并非意味著徹底脫離現(xiàn)實生活。
薛佳凝依然是一名演員。
2018年,她便站上《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依舊從容專注、不爭不搶,卻扎實地演好每一個角色。
而在去年底,她更是被拍到了有了新戀情。
對方一路細心呵護,步步不離。
她走在他身旁,笑意溫和如初春的日光。
今年,薛佳凝已經(jīng)47歲,一直未婚未育,無兒無女。
可你若問她是否孤獨?
答案早已在她每日清晨點燃的那炷香里,在那一頁頁被溫柔翻過的經(jīng)書里。
她并未走上世人眼中“圓滿”的標配人生。
但她卻以自己的步調,走出一條清醒而自在的小徑。
所謂幸福,從來不是活成別人眼中的模板,而是忠于自己的節(jié)奏。
她沒有活在任何人的期待里,卻真正擁有了自己。
祝福她。
愿她往后余生,在自己的晨昏里,始終寧靜、豐盈,被歲月溫柔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