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文 顧聞/攝)“因為一條流淌了兩千五百年的古老河流,我寫出了這部長篇小說?!毙靹t臣在《北上》的序言里這樣寫道。8月24日,“歲月浩蕩,大水湯湯——徐則臣《北上》分享會”在南京圖書館舉辦。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與讀者分享《北上》的創(chuàng)作故事,探討大運河作為歷史見證者與文學符號的深刻意義。
分享會一開場,南京圖書館館長陳軍致辭:“非常榮幸邀請到熱播的電視劇《北上》的原著作者,也是江蘇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徐則臣先生。”作為江蘇人,徐則臣表示,《北上》在他個人的寫作歷程中,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jié)果。
“江河湖海,咱們江蘇都有,這些都是我們?nèi)粘I钪蟹浅V匾谋尘?,它們深度地參與了我們的生活。我小時候在蘇北,水是我這樣農(nóng)村孩子的‘小伙伴’,無論春夏秋冬,總能在河里、在水邊兒上找到樂趣。所以,它是我人生成長歷程中非常重要的參與者,跟我的生活關(guān)系非常緊密。我對水是很有感情的?!毙靹t臣說,后來他碰巧生活在京杭大運河邊上,因為有之前的對水的情感、跟水的關(guān)系,所以對大運河有了更多與眾不同的關(guān)注和理解。
徐則臣寫運河,已經(jīng)寫了20多年。自從1997年開始寫小說,運河就已經(jīng)進入了他的作品,成為很多小說故事的背景。后來慢慢地寫得多了,他覺得對這條河理解得更深入,也更全面了,于是希望有機會能讓這條作為故事背景的河流,走到前臺來,變成“主角”,所以就有了《北上》這部小說。
分享會上,徐則臣不僅講述了《北上》的創(chuàng)作緣起、歷史背景與文化情懷,還回顧了自己與南京的深厚淵源。他提到,自己在南京師范大學求學期間,圖書館成為他文學啟蒙的重要場所,大量的閱讀為后來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天上午,首屆“百館薦書 全省共讀”江蘇省全民閱讀挑戰(zhàn)活動在全省范圍內(nèi)開展。13個設區(qū)市、17家公共圖書館的700余名讀者共同打開《北上》,完成集中閱讀與線上答題。徐則臣與南京圖書館副館長黃世剛共同為南京圖書館獲獎團隊及個人頒發(fā)獎杯、獎牌?;顒铀袇⑴c者均獲得徐則臣簽名版《北上》,全省前十名的隊伍和個人也收獲了南京圖書館頒發(fā)的榮譽獎牌。
為加強中西部文化合作交流,本次活動還特別聯(lián)動新疆伊犁州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將“百館薦書 全省共讀”江蘇省全民閱讀挑戰(zhàn)活動的內(nèi)容同步推送至伊犁州圖書館,讓伊犁州圖書館的讀者得以實時參與這場文化活動。
(南京圖書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