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七夕,人們總先想起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但這千年佳節(jié)的熱鬧,更藏在古人代代相傳的習(xí)俗里。
七夕清晨,姑娘們會早早起身“乞巧”,對著月光將繡花針輕放水面,若針能浮起且影子成剪、成花,便寓意“得巧”,盼著自己的女紅技藝更精湛。午后陽光正好時,家家戶戶會把藏書、衣裳搬出來晾曬,既能防蟲蛀,又有“曬書曬衣不生蟲”的美好期許,連文人墨客也會借此時機(jī)曬出珍藏典籍,平添幾分雅趣。
到了夜晚,女子們會設(shè)案“拜織女”,案上擺著茶酒、水果與精心制作的巧果——那是用面粉做成的菱形花點,酥脆香甜,既是供奉的祭品,也是節(jié)日里分享的甜蜜。孩童們則圍著案幾,聽長輩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偶爾抬頭望向星空,試圖找到銀河兩端的牽牛星與織女星。
這些習(xí)俗沒有華麗的儀式,卻滿是生活的煙火氣,把對技藝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與浪漫的想象,都揉進(jìn)了七夕的日與夜,成為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節(jié)日記憶。
來源丨人民日報
北林發(fā)布
微信:beilinfabu
郵箱:blqwx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電話:0455-8315012
舉報郵箱:blqwxb@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