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頭蹲在田埂上,攥著剛領的187元養(yǎng)老金直嘆氣。 這點錢連一袋面粉都買不起。
全國農民月均養(yǎng)老金僅234元,不到城鎮(zhèn)職工的6%。 為啥差距這么大? 第一刀砍在制度設計上。
城里上班族有單位交16%的養(yǎng)老保險,農民全靠自己掏腰包。 黑龍江農民每年最高交5000元,七成老鄉(xiāng)卻只能選300元最低檔。 交得少自然拿得少。
第二刀是歷史欠賬。 城里人從1951年就有養(yǎng)老保險,農民2009年才剛起步。
整整差了58年! 上海老人每月領1490元,河南老鄉(xiāng)只有123元。 財政補貼這塊蛋糕,分得實在不均勻。
第三刀來自人口壓力。 農村老齡化比城里嚴重得多,17.7%的老人等著領錢。
年輕人全跑城里打工,繳費的人越來越少。 有地方已經收不抵支了。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江蘇把省級補貼提到40%,黑龍江給多繳費的發(fā)140元獎勵。 要是全國都這么干,老李頭們日子就能松快點。
專家算過筆賬:農民養(yǎng)老金漲到500元,每年能多花6000塊。
這得帶動多少賣糧食賣家電的? 可錢從哪兒來是個難題。
有人建議中央財政多補貼中西部,東部自己扛一半。
還有人說該把城里養(yǎng)老金勻點出來。 您覺得哪個法子靠譜?
別忘了老輩人靠“剪刀差”給國家攢下6000億家底。 如今該不該反哺農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