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剛落地美國就吃到“下馬威”,特朗普對韓國開出了什么最新條件?李在明如果不答應,特朗普真的會取消美韓首腦會晤嗎?
當?shù)貢r間8月24日,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乘坐飛機抵達華盛頓,開啟了訪美之旅,并計劃在25日與特朗普舉行會晤。
外界也都很清楚,李在明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跟特朗普就美韓貿易協(xié)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按照此前美方發(fā)布的協(xié)議內容,韓國將承受美國征收的15%關稅,還要對美全面開放貿易,接受包括汽車、卡車和農產品在內的美國產品,并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采購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如果僅就這些條件來看,這完全就是一份不平等的協(xié)議,李在明顯然也希望再爭取一下條件,不然很難給韓國民眾交代。
不過李在明也清楚,以特朗普的性格,想要爭取他的讓步是非常困難的,與特朗普的溝通必須要講究方式方法。
因此就在前往美國之前,李在明還先去了一趟日本,在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會晤中,兩人就著重討論了對美關系及關稅協(xié)商等議題,而石破茂則向李在明分享了自己與特朗普的會談經驗和體會,既是給李在明傳授經驗,也是給他打一個預防針,畢竟日本自己爭取到的貿易條件,也并沒有比韓國更好。
然而李在明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系列準備都還沒派上用場,剛剛落地美國,便吃到了特朗普的“下馬威”。
據(jù)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就在李在明即將與特朗普舉行會晤之際,美國突然加大了對韓國在美投資的施壓。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牽頭推動韓國投資承諾的落地,此前韓國外交部長趙顯于8月21日突然訪美,就是因為這3500億美元投資的問題。
原來,盧特尼克提出,在美韓首腦峰會之前,雙方必須要將3500億美元投資的共識文件化,并且還明確寫上,3500億美元投資中90%的收益將用于美國民眾。甚至還有消息稱,作為增強談判籌碼的手段,美方已經發(fā)出了最后通牒,甚至提出了取消首腦峰會的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李在明現(xiàn)在遭遇的情況,實際上跟日本還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這之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韓國等國家都紛紛承諾要向美國投資數(shù)千億美元,但是這些錢具體要怎么投、什么時候開始投,卻并沒有一個具體的細節(jié),甚至可能會拖到特朗普任期結束后,這些投資就不了了之。
結果果不其然,日本方面很快就傳出消息,稱日本承諾將向美國投資的5500億美元中,自有資金僅占1%至2%,貸款和擔保占了絕大部分。
而韓國也有樣學樣,韓國總統(tǒng)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范聲稱,大部分投資將以貸款和擔保的形式進行,直接投資將只占一小部分。
這一下特朗普政府當然就坐不住了,哪里會容忍日韓玩這些小心思,因此這一次趁著李在明訪美,就是要逼他簽字,將3500億美元的投資文件化。而李在明如果扛不住這波壓力,接下來與特朗普的對話,很可能就會一讓再讓,再難守住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