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情緒裹挾了:艾克哈特·托爾《新世界》給你的內心自由指南
文 | 閱微
深夜,孩子睡了,或者手里的工作告一段落,癱坐在沙發(fā)上,你是否也曾感覺自己像個高速旋轉的陀螺,忙碌、疲憊,卻總隱隱覺得少了點什么,甚至被一股莫名的焦慮或煩躁抓住?
你努力工作,想要升職加薪,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你悉心照料孩子,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你經營家庭,渴望溫馨和睦??墒牵瑸槭裁丛诟冻隽诉@么多之后,內心卻常常感到匱乏、不安,甚至在關系中感到筋疲力盡?
我相信,很多姐妹都有過類似的體會。那種被生活推著走,被情緒左右,總感覺“不夠好”、“不夠多”的體驗,幾乎是我們這個時代職場女性和媽媽們的集體寫照。我們拼命向外抓取,向外證明,卻忘了向內探尋,忘了那個決定一切的“內心世界”。
前段時間,我重讀了艾克哈特·托爾的《新世界》。這本書不是心靈雞湯,也并非高深理論,它更像一面清澈的鏡子,照出了我們內心深處那個最隱蔽,也是最?!案愎怼钡摹靶∥摇保‥go),以及那個藏著陳年舊傷的“痛苦之身”(Pain-Body)。讀完它,我感覺很多困擾已久的“為什么”似乎都有了答案,內心也仿佛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空間。今天,閱微想和你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幾點最深的觸動。
你以為的“你”,可能只是“小我”在表演
《新世界》中,作者反復強調一個核心概念——“小我”。
書中提到,小我不是真正的你,而是一種我們從小到大形成的、基于思維認同的虛假自我感。它是由你的名字、身份、過往經歷、擁有的東西、頭腦中的想法、扮演的角色(比如“公司高管”、“全職媽媽”、“賢妻”)等等構建起來的。小我最根本的驅動力就是“我需要更多”以及“我不夠好”的恐懼。
【金句閃光】書中說:“小我始終在尋求某種東西來增加自我感,以便感覺自己‘更多’。”
讀到這里,閱微我簡直醍醐灌頂!想想看,我們多少焦慮和不安,是不是都來自于這種“更多”和“更好”的驅動?在職場,我們是不是常常通過比較薪水、職位、甚至是加班時長來定義自己的價值?作為媽媽,我們是不是會因為孩子的一點點“落后”而焦慮萬分,覺得是自己“不夠好”?在關系中,我們又是不是常常因為對方沒有滿足我們“應該如何”的期待而感到受傷或憤怒?
這些,很多時候都是小我在作祟。小我需要“問題”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它需要在“過去”和“未來”中尋找立足點,因為當下對它來說是危險的、不可控的。它不斷地制造想法、評判、擔憂,讓我們活在頭腦的噪音里,而遠離了真實的自己和寧靜的當下。
理解了小我的機制,閱微我才開始學著覺察:哦,原來那個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瞬間爆發(fā)的憤怒,那個看到別人升職加薪時心里泛起的酸澀,那個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苛責,很多時候都不是“我”本身,而是小我在利用這些情境表演和強化自己。這種覺察本身,就是走向內心自由的第一步。
那些揮之不去的情緒,可能是“痛苦之身”被喚醒了
《新世界》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痛苦之身”。
作者說,痛苦之身是我們過去未被全然接納和釋放的負面情緒能量的累積。它像一個沉睡的能量場,潛伏在我們體內,隨時可能被當下的某個情境觸發(fā)而蘇醒。一旦醒來,它就會試圖掌控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通過制造更多的痛苦來“喂養(yǎng)”自己。
書中描述了痛苦之身被觸發(fā)時的狀態(tài):“它想制造更多的痛苦,而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食糧就是痛苦。如果你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跟痛苦之身合一,你就會想要更多的痛苦?!?/p>
這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有時會陷入莫名的沮喪,為什么一個小小的爭執(zhí)會升級為軒然大波,為什么面對孩子的某種行為,我們會產生超出尋常的強烈情緒反應??赡懿⒉皇钱斚碌氖录旧碛卸鄧乐?,而是它碰巧觸發(fā)了我們體內累積的痛苦之身。
比如,一個媽媽可能在童年時經常被批評“不夠聰明”,當她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她可能會過度焦慮甚至對孩子發(fā)脾氣,這背后可能就是她的“不夠聰明”的痛苦之身被觸發(fā)了。一個職場女性可能在過去的人際關系中有過創(chuàng)傷,當她在公司遇到排擠時,痛苦之身被喚醒,讓她更容易陷入受害者模式或過度防御。
如何應對痛苦之身?《新世界》的答案不是去分析它、抗拒它,而是覺察它、接納它,并帶著臨在去觀察它。就像看著一團烏云飄過,你知道它在那兒,但你不必跳進去,也不必試圖推開它,只是靜靜地看著它,感受它在你身體里的能量振動。當臨在的光芒照進來,痛苦之身的力量就會開始消退。
【值得收藏】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比喻,痛苦之身就像一個寄生蟲,當你用意識的光(臨在)去照亮它時,它就無法生存了。
這個概念對我處理情緒有了很大的幫助。以前我總想“解決”負面情緒,把它們趕走?,F在我學著允許它們存在,不評判,不認同,只是單純地去覺察身體里的緊繃、堵塞感。奇妙的是,當我不再抗拒時,那些強烈的情緒反而更快地消散了。
走向“新世界”:活在當下,做“不思考”的自己
如果說小我和痛苦之身是問題的根源,那么《新世界》指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臨在”(Presence)和“活在當下”。
作者認為,超越小我和痛苦之身的關鍵,在于將意識從強迫性的思維流中撤離,將注意力全然帶回到此刻——當下。當下不是指時間上的“現在”,而是一種沒有過去和未來的維度,是生命本身展現的場域。
書中說:“當你完全臨在于當下時,你不再需要從過去尋找身份,也不再需要從未來尋找圓滿?!?/p>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可以從對過往錯誤的懊悔、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中解脫出來。意味著你的快樂不再取決于實現了某個目標(升職、孩子上名校)或擁有了某個東西(房子、車子)。真正的圓滿,就在你全然地體驗、感受此刻這一刻本身。
對于我們這些時間碎片化、壓力巨大的職場媽媽來說,“活在當下”尤為重要且具有挑戰(zhàn)性。我們一邊開會一邊擔心孩子有沒有按時吃飯,一邊陪孩子玩一邊想著工作郵件。我們的身體在這里,但心卻飄到了無數個“別處”。結果是,既沒有高質量地工作,也沒有高質量地陪伴,內心始終是分裂和焦灼的。
《新世界》教我們的,不是要我們什么都不想,而是要培養(yǎng)一種“不思考的能力”,或者說是超越思考的能力——即覺察到自己的思維,但不受其控制。當你意識到自己在擔憂未來或沉湎過去時,溫柔地把注意力拉回來,感受此刻身體的存在(比如呼吸),感受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洗碗時感受水流的溫度,聽孩子講故事時專注地看著他的眼睛)。
這并非要我們變得消極或不努力,恰恰相反,當你的意識臨在于當下,沒有小我的噪音干擾時,你反而能更清晰地思考,更高效地行動,更深度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你不是對挑戰(zhàn)視而不見,而是帶著一份內心的平靜和清晰去應對。
【金句閃光】艾克哈特·托爾說:“你生命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問題的世界,而是為了讓你能夠在問題中找到寧靜。” 這句話給了閱微我極大的力量和安慰。
活在當下,就是在混亂中找到內心寧靜的能力。它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錨定。當你學會將意識錨定在當下,你就能在職場的風浪中不被吹倒,在育兒的瑣碎中找到連接,在關系中保持清醒和慈悲。這個“新世界”,首先是在你內心誕生的。
找到內在目的,活出真正的力量
最后,《新世界》也深入探討了生命的“目的”。作者區(qū)分了兩種目的:外在目的(即我們通常說的目標,比如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等)和內在目的。
內在目的,并非你要去做什么,而是你的存在狀態(tài)。它關乎你活出覺醒的意識,無論外在環(huán)境如何,你都能與當下的生命本源連接,展現臨在、喜悅和寧靜。
書中提到:“你首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地活出你的內在目的,也就是活出你的臨在狀態(tài)……外在目的總是與未來有關,內在目的則關乎當下?!?/p>
這為閱微我?guī)砹丝创松繕说娜乱暯恰_^去我常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逐外在目標上,一旦達不到就焦慮,達到了也很快感到空虛?,F在我明白,外在目標固然重要,但它們只是我們內在目的的載體。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在追求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意識狀態(tài)去體驗和行動?是在焦慮、恐懼、競爭的小我模式下,還是在平靜、專注、充滿臨在的覺醒狀態(tài)下?
當你把內在目的——即活出覺醒的自己——放在首位時,你會發(fā)現,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扮演什么角色,你都能在其中找到更深的意義和力量。你在工作中不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或賺取金錢,而是帶著一份專注和投入;你在陪伴孩子時,不再是為了完成任務或比較,而是全然地去愛和連接;你在面對挑戰(zhàn)時,不再是抱怨或逃避,而是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你的外在生活不會因為活在當下而停止,反而會因為你內在意識的轉變而變得更加順遂和充滿創(chuàng)造力。因為你不再被小我的限制所束縛,而是與更廣闊的生命智慧連接。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配人生”——無關外在的擁有多少,而在于內在的豐盈與自由。
《新世界》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反復閱讀、深度體會的書。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藥,而是一條通往內心自由和覺醒的道路。這本書像一位智者,溫柔而堅定地揭示了人類受苦的真相,并指出了通往解脫和內在力量的清晰路徑。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被焦慮、疲憊、內耗所困擾,渴望找到一份持久的內心平靜與喜悅;如果你也想在復雜的關系中保持清醒,與孩子、伴侶建立更深的連接;如果你也希望不被外界的喧囂和小我的聲音所裹挾,活出那個更真實、更有力量的自己,那么,閱微強烈推薦你讀讀這本《新世界》。
讀完這本書,或許你不會立刻解決所有外在問題,但你會開始學會在問題中找到寧靜,你會發(fā)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就在你內心深處等待被喚醒。
此刻,讀完這篇文章,哪個觀點最讓你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感受到“小我”或“痛苦之身”在影響你?你有哪些對抗焦慮和內耗的實用小妙招?
歡迎在評論區(qū)和閱微以及其他姐妹們聊聊你的故事和感悟!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和這本書對你有啟發(fā),不妨也分享給你身邊可能需要它的朋友/姐妹吧,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