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敢信嗎?
本來是讓市民安居的公屋,居然有人把它改造成了美甲店,還提供穴位按摩服務(wù)。
甚至有顧客柜臺、選款區(qū),跟商場里的美甲小店一模一樣。
(圖:香港01)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嚴(yán)厲打擊“濫用公屋”
近年來,港府一直在加大力度打擊“濫用公屋”的現(xiàn)象。
就在 8 月 24 日,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親自公布了一組數(shù)據(jù)——
過去三年,房署已經(jīng)成功收回9,000個公屋單位。
要知道,一個新公屋的成本大約是100萬港元,光是這批收回的公屋就節(jié)省了超過90 億港元!
(圖:香港01)
錢能省下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屋可以重新分配給真正需要的市民,縮短了他們的輪候時間。
舉報有獎,
人人都能當(dāng)“公屋偵探”
其實,今年有這樣的成果成績和一項新規(guī)分不開。
1月15日開始,香港房委會推出了一個新措施:“舉報濫用公屋獎”。
所有市民都能參與舉報,但必須實名。
(圖:香港01)
如果舉報屬實,房委會真的根據(jù)提供的資料發(fā)出遷出通知書,那舉報人就能獲得 3,000 元現(xiàn)金獎勵。
通仔覺得,這個設(shè)計還挺有意思的:
既堵住了公屋被濫用的漏洞,也讓市民有了參與感,算是實現(xiàn)“全民共同監(jiān)督”。
截至目前,房委會已經(jīng)收到3,500宗舉報申請,其中有700宗可以繼續(xù)跟進。
這項數(shù)字的背后,說明了濫用的現(xiàn)象確實存在,也說明不少市民都愿意站出來共同監(jiān)督。
(圖:香港01)
輪候時間縮短
那打擊濫用公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讓輪候時間縮短。
最新數(shù)據(jù)就顯示,隨著“簡約公屋”加入計算,綜合公屋輪候時間已經(jīng)從 6.1 年減到 5.1 年;長者單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也只需要3.1年。
這對基層家庭來說,意義真的很大。
要知道,有些人過去可能要等六七年才有機會搬進去,現(xiàn)在至少快了一年。
少等一年,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一整年的生活質(zhì)量提升。
(圖:香港01)
未來 5.5 萬個居屋,
年輕人有盼頭嗎?
當(dāng)然,公屋之外,大家最關(guān)心的還是:在香港買房到底難不難?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也給了一個“定心丸”:
未來五年,加上房協(xié)項目,將會有5.5萬個居屋單位供應(yīng)。
(圖:香港01)
簡單來說,居屋就是政府幫你壓低一點價格的“入門級私樓”,針對那些收入夠不上買房、又沒資格住公屋的市民。
目前居屋的售價中位數(shù)大約在270萬港元。
照局長的說法,年輕人如果工作個三四年,攢點首期,就可以考慮入市。
對于正在住劏房的年輕人來說,如果能先搬進簡約公屋,每個月至少能省下幾千元租金,攢個六七年,也差不多能湊夠首期。
(圖:香港01)
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通仔心里其實有點復(fù)雜。
按賬面上看,邏輯確實成立,但現(xiàn)實中,年輕人能不能真把錢存下來,還得看工資漲幅和消費壓力。
畢竟現(xiàn)在的物價和生活成本,也不是省吃儉用就能輕松上車的。
當(dāng)然,港府也放話了:
公屋是兜底,居屋是往上走的臺階,目標(biāo)是讓大家“有機會、有選擇”,一步步實現(xiàn)買房。
(圖:星島頭條)
如果這個“階梯”真能運作起來,那香港社會的氛圍肯定會不一樣。
大家都有盼頭,誰還會覺得一輩子被困在劏房里呢?
只是話又說回來,政策聽起來都挺好,落到現(xiàn)實里,還得看執(zhí)行得怎么樣。
那你覺得,以后的香港,會不會真的讓年輕人告別劏房,迎來自己的小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