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馬上要紀念什么事件。所以最近筆者的號也會側(cè)重于多寫一些這類的內(nèi)容,如果看到的讀者朋友喜歡的話,可以捧個人場。
關(guān)于其他專業(yè)系列的內(nèi)容,放在過一段時間另外集中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關(guān)注留著,過幾天看。
筆者提到過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有的是全民超級好評,也有的是投降主義和諂媚外國被人罵趴窩了。關(guān)于全體群眾都說好的那個,有不少朋友從里邊看出了很多歷史細節(jié),是有據(jù)可查的。郵差的工號是1213,照相館的門牌號是1937……這些比較明顯的就不用說了。
熱播的電影南京照相館中的邪惡攝影師伊藤秀夫的形象靈感,有人說是來自愛攝影的名導演小津安二郎(おづ やすじろう)。有些年紀的人都會對這個人特別有印象,而且還有一些人會喜歡他作品當中的那種小兒小女式的,清淡的小情調(diào)。
當然藝術(shù)是來源于生活的,電影形象還要經(jīng)過一些藝術(shù)加工,并不完全是一個人特點的提煉。導演也說這形象來源是不止一個人的。
很多人都看過《菊與刀》,還有些天真善良的人經(jīng)常會說日本人講究禮儀,成天彎腰鞠躬,為什么出了國就變成了那個惡魔樣子?因為彎腰鞠躬是對他自己人,欣賞慢慢轉(zhuǎn)著圈喝茶的茶道也是藝術(shù),欣賞物哀與幽玄的日式美感也算藝術(shù),但并不影響他們把武士刀劈死人之后滴下來的血也當成藝術(shù)來欣賞!
先給大家捋一捋真實的小津安二郎的“戰(zhàn)斗履歷”。
提到他,誰都會想到《秋刀魚之味》這樣的電影,就是那種家里頭有一個人得做出犧牲的擰擰巴巴的日式倫理片。
所以秋刀魚(學名Cololabis saira,日語叫サンマ)??赡軄碜约o伊半島方言,別名叫做竹刀魚,或者山瑪魚——就是日語譯音。這種又不大又不鮮美的魚,在日本為什么是好東西呢?因為它比較纖細狹窄,確實有點兒像日本短刀,主要也是“物不美價廉”,產(chǎn)量比較多,在秋季的時候會豐收。一般簡單的煎一下,撒點檸檬汁或者酸橙汁之類的東西。它有一種自然微苦的味道,很適合那種所謂日本人說大人的口味,也就是下酒菜。這種東西很符合影片當中老鰥夫的形象設(shè)計。也很像導演這種終生老光棍的感覺,因為在當時他那個社會環(huán)境下,男的打光棍是被迫剩下的。所以在發(fā)揮才華的同時,也帶著那種骨子里的傲慢和扭曲殘忍。
在他自己的散文日記當中自稱是一個高個子,當然他比1.8米的石井四郎要少,根據(jù)官方資料約有1.69米,可是在當時的一堆日本兵當中也不算小了。不知道是故意“凡爾賽”炫耀還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居然說他趕不上換冬裝(有物流的因素),就是因為沒有他合適的軍服。這可真是那啥里拔將軍,真好意思啊!所以說從里到外都透著小氣,他的品味當然是會把秋刀魚當成好東西。
以下是小津安二郎自己的文字。?
【“戰(zhàn)爭期間最煩擾我的是我的大個頭。軍服是特大號的,在戰(zhàn)地卻沒得替換。又沒有縫紉師傅,只能四處尋找。就因為這個,前年直到除夕我仍身著夏服?!?/blockquote>“初次體驗敵人的子彈是在滁縣,說來汗顏,我嚇得直哆嗦。不過后來漸漸習慣了。一開始不知怎么總愛喝酒,想來大概也因為在那種狀況下的精神作用吧,到后來我就無動于衷了??橙说臅r候也和古裝劇里一模一樣,砍下去之后,暫時會一動不動,然后才終于倒下。戲里做得真是巧妙!我也從容到可以去注意這樣的事了。”“……看到這樣的中國兵,一點也沒有把他們當做人。他們是無處不在的蟲子。我開始不
承認人的價值,他們只不過是傲慢地進行反抗的敵人,不,是個物件,不管怎么射擊,都顯得心平氣和。”】
他這就是屎殼郎化妝,臭美呢。在影片當中,日劇的軍官在寫中國書法“仁義禮智信”,他們還對俘虜說,日軍會遵守《日內(nèi)瓦公約》,真是騙鬼玩的。就像不使用毒氣和化武的《海牙公約》,他們也當廢紙了。這些都是欺騙和偽善的表現(xiàn)。
小津安二郎在中國每個地方經(jīng)常感嘆真是漢詩的故鄉(xiāng),然后經(jīng)常詩興大發(fā),想起一些古詩來。這并不影響他和戰(zhàn)友們把我國人民當成蟲子一樣,隨便殺掉。
【“既然已經(jīng)來到戰(zhàn)場,當然不會期許生還……體驗了戰(zhàn)爭后,我第一次有自信拍出鮮活的戰(zhàn)爭電影。此前,一直通過導演的話筒描繪未知世界。從現(xiàn)實的戰(zhàn)爭來看,那段經(jīng)歷簡直是敷衍了事、不值一提。實際參加戰(zhàn)爭之后,我得到了非常珍貴的體驗。我想,如果能迎來生還的黎明,我愿以此體驗為基礎(chǔ),創(chuàng)作寫實的電影?!薄?/blockquote>他把非正義的戰(zhàn)爭體驗當成自己的電影工作的素材來積累,那些活生生的人命在他眼里就是什么?都是蟲子和一些物體……
這個和電影當中的角色確實也有相似之處。只要能拍出好鏡頭,把其他人都當成道具,利用的時候就說是朋友,沒用的話就把他們都殺掉。
另外就是小津安二郎在入伍的時候已經(jīng)步入中年,不是一個頭腦容易發(fā)熱的小伙子,所以說,在那種激情的整體軍國主義教育的環(huán)境下,要說是被逼無奈去害人,那就是高抬他了,他已經(jīng)是有他自己的一套思想了。
日本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從七七事變開始,那么小金安二郎在9月進入中國,他所在近衛(wèi)步兵第二連隊,是步兵伍長,他的所在作戰(zhàn)單位森田化學防水給水部隊就是搞毒氣作業(yè)的。該單位自1937年9月24日登陸上海,一路罪行累累,例如小津所在的部隊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窒息性毒氣彈,導致寶山、羅店守軍成片窒息死亡;也在各處作戰(zhàn),也包括南京這一片,在12月20日進入安徽滁縣,這就是他說的那個地方。
根據(jù)記載,他當時由于只是不起眼的位置,也沒有人去記錄他是不是真正的參加了南京大屠殺,他的日記也有很多不公開的內(nèi)容,他也不會直說。
但是根據(jù)書信來講,中秋節(jié)之后他在上海停留,說“最近連日天氣晴好。這里同樣開著波斯菊,也聽到伯勞啼叫。若能吃上秋刀魚,就更加無話可說了……”
1938年12月2日他寫信對人說,正在向南京發(fā)起總攻,他的原話是“將遭遇數(shù)以萬計的敵人,然而也希望邂逅哪怕只一位蛾眉青黛的美女”。那些黑暗的欲望就躍然紙上了。
1938年1月,他說這里(南京)局勢漸漸平息了,也就是說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他是在南京親歷這些事情。自己上手到什么程度?他是不會明說的。電影里總是講有些人做了惡,晚上良心會讓他睡不著,關(guān)鍵這玩意兒沒良心。
再后來參加過徐州戰(zhàn)役,在部隊升為中士,又駐扎在南京……
之后到函谷、南昌等地參戰(zhàn),都使用過毒氣作戰(zhàn)。比如1939年的修水河戰(zhàn)役,放代號赤筒的毒氣,造成了4萬多人以上死亡,也危害很多平民。但是這個混蛋在蚌埠給人寫信的時候,他污蔑中國軍在水源里下毒。其實是他的單位在一路走一路下毒。諷刺的是,日軍在水溝里打水用飯盒燒,發(fā)現(xiàn)水里確實還有水蚤和蝌蚪這樣的小生物,這也說明水里沒有毒。
過了一段時間,他返回日本繼續(xù)電影的工作。仍然是拍攝那些有軍國主義宣傳色彩的東西。比如說《茶泡飯的味道》,原名就是《男朋友去南京》,大家都聽懂了吧。
后來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了,陸軍新聞部就策劃了一部所謂的大東亞電影,這個有三大公司在參與,就屬于那種戰(zhàn)爭紀錄片。松竹映畫應(yīng)該去做緬甸行動,小津安二郎是做了一個片子,但是當局又給取消了。再后來他二次入伍去了新加坡等地方負責報道,由于日本已經(jīng)后手不接了,他等于有兩手準備。戰(zhàn)敗之后他并沒有被當成一個戰(zhàn)犯,也就是前軍人來上庭受審判。他還在電影公司領(lǐng)著薪水,被當成平民,過一段時間被遣返了。出生在一個罪惡的時期,本身并不是罪過,但把這種罪惡染得滿身都是,從里到外都浸透還覺得很自然,才是真的罪過。
他的晚年階段也在提攜業(yè)界的后人,比如后來的石原慎太郎(いしはら しんたろう)的弟弟石原裕次郎(いしはら ゆうじろう)。我就說吧,右翼都是抱團兒的!
現(xiàn)代的很多人喜歡小津的小資情調(diào),說他是真性情又可愛,但是這個所謂真性情又可愛的名導演一直都肯定戰(zhàn)爭,一直都認為他們掃射和毒氣致死的中國士兵和平民,就像蟲子和物體一樣,就活該被殺死。
但是小津這樣一個殺中國人不眨眼的人,跑到南京的雞鳴寺居然還要問禪,要去欣賞那種內(nèi)心寧靜的美感了……這是何等的偽君子……這個情節(jié)和電影當中的一樣,雙手帶血跑到佛門清凈的地方求“無”字。小津的墓碑也有“無”字,也許是一種逃避,或者是不敢總結(jié)。我們不信唯心主義,但是為了這種人,希望還真有個地獄等著他!
要知道他們那個時候在街上燒殺搶掠,僧侶也躲不過,他們在中華門外對婦女實施暴行之后,找來僧侶強迫一起發(fā)生行為,他們好看樂子!由于僧侶拒絕,日軍殘忍的切掉了生殖器致死……還有一些居民已經(jīng)逃到了所謂的租界安全區(qū),也像電影里演的那樣,他們會欺負修女,強奸護士,不管那一套,仍然進去想干什么干什么……
除了小津安二郎,還有另一位很像劇中人的真實存在的攝影師?,就是佐藤振壽。
這位是戴個眼鏡,瘦小個子文質(zhì)彬彬的,不是正規(guī)軍人,是《大阪每日新聞》的隨軍攝影師,他的任務(wù)就是攝影。他狂熱追求最早入城報道,要追求做大新聞,就是想上頭版頭條,他揣著香煙和點心,見到日軍的軍官,就會請求攝影報道他們。遇到著名的百人斬兩人,這兩名軍官主動要求報道自己。佐藤拍攝了如“百人斬”競賽和南京入城等照片。但回憶錄中也記述了所見的日軍暴行,他喜歡工作方式叫做“真實”,就是有什么他就記錄什么。他們這種人欣賞的只是照片。日軍特約攝影記者河野公輝在看到南京尤其下關(guān)的慘狀之后,大大贊賞,說那是美景。他看到染紅的血色江水,就說這要是有彩色膠片就好了……
所以說日本人經(jīng)常會欣賞一種叫暴力美學的東西,這是深藏在民族審美當中的一種底色吧?
如果普通人會遇到這樣的慘狀,會說我不忍心看,我?guī)椭窳税?,他們可不是,他們直接會拍出來,沒素材的話,還會直接殺人,制造鏡頭。
一直到2008年死去,他仍舊從事老工作,佐藤振壽到死也沒有討論戰(zhàn)爭罪惡和懺悔。另外就是由于他故意說只看到鏡頭里的東西,也就是拍到什么就算什么,甚至左右兩派都認同他。他尤其不得罪右翼,比如說他就講,拍下了著名的殺人比賽,只是過后拍照片,并沒有看到實施砍頭的鏡頭??墒悄菨M地的血都能把人的鞋粘住……他甚至表示對那兩個殺人惡魔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受審判執(zhí)行死刑感到很抱歉。
第三位原型就是有名的石川達三,《中央公論》社駐華中記者,去過南京等地報道。他的態(tài)度是日本記者當中的一部分重要代表,叫做“有限的承認事實”。
也就是說站在他的民族立場出發(fā),他肯定不敢也不愿意說“皇軍是壞人”。但是鏡頭無論如何沒辦法再美化了,拍出來就是這樣了。石川寫出來的東西甚至受到了一些我國社會的好評,他也確實記錄一些真實情況,并且在和平年代多次訪問,甚至因為寫的東西被日本當局判過刑。?這是石川書里的文字。
→他們邁開大步在街中走來走去,像獵犬追兔子那樣到處尋女人。……他們每個人都像帝王或暴君那樣恣意妄為。而且,如果在大街上達不到目的的話,也會到城外的民家去?!鹩怪靡?,在這樣的感情支配下,什么道德、法律、自省、人情,都不起作用了。士兵的左手小指都戴著銀制的戒指歸來。“從哪兒弄來的?”戰(zhàn)友們問。他們會笑著回答道:“死去的女人的紀念品呀。”遭日軍輪奸后的婦女又被日軍強迫拍攝裸照……
但是就這樣說了一些實際情況的人,仍然在面對南京大屠殺這種事情的時候,把嘴又給縫上了。他堅決不承認。他說他去報道的時候,城里就是一片廢墟,沒有看到實際的殺人。按照有些人美化日軍的說法也無法成立,這些人總不會是跑到首都去自殺的吧。
電影拍攝尤其透露出中國人的善良,而且也不會去渲染那些虐殺和過分的鏡頭,非??酥疲c到為止,讓大家明白鏡頭外邊什么意思。比如給大家留了點希望,故事當中,毓秀帶著一個孩子逃出去了……在事實上,日軍進入南京開始用了一種極其殘酷的管制,他們?yōu)榱丝刂迫罕姷娜丝诹鲃?,只要有孩子出生三天以上,不進行登記的話,找到就是殺全家……更別提在提包里頭,那么點孩子不受控制,如果在關(guān)卡哭起來……因為故事需要把底片傳出去,如果一個都出不去的話,觀眾就要砸電影院了吧。就是給大家留著一點希望,故事到日本投降之后,看兇手被處死刑。女演員也穿上了新式的類似列寧服的外套,而不是當戲子時候的那種旗袍。暗示很可能她接受了新的思想,變成了進步的,甚至有可能參與了革命,參與了真正的反抗……根據(jù)資料講,幸存者的證言是這樣的——某人帶沒滿十二歲的女兒出城門,聽說別人都是像電影那樣剪頭發(fā)戴帽子,往臉上抹臟土假裝男孩,但是這樣根本不管用。有些十七八歲的日本小兵可能沒經(jīng)驗,只要看通行證,他們就會狐假虎威嚇唬一下,可能還能過去,但是歲數(shù)大點的人可就不是這樣的。有人看到城門口一個歲數(shù)大的日軍,臉上帶著猥瑣的笑教別人怎么搜身的……看見半大的小孩,他們上來就摸褲子,這樣就知道男女了……然后就全看他們的心情了……所以那孩子的遭遇沒法提了……
電影也讓觀眾感覺到善惡有報,壞人要受懲罰。一開始伊藤不會洗相片,他只是喜歡攝影,他家有下人幫著做,所以他不會擺弄顯影液。這里留下了一個伏筆,再后來果然潑了他一臉,那燒傷的皮膚,等于就是洗掉了魔鬼偽善的偽裝,這是一種暗喻,意思是鬼子終于現(xiàn)出了真面目。
至于漢奸翻譯不用說了,有人辯護他的理由就是為了家人活命,其實他的家人都沒活下來,投機分子就是敵人也瞧不上,用完了就得扔,連狗都不如。所以還是那句話,抵抗不完全,就等于完全不抵抗。
那個時候就連唱戲的歌女和小生意人,大家全都搞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絕對不能屈服!
有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最起碼有三個直接的兇手!在日本的昭和天皇不用說,還有天皇的姑父朝香宮鳩彥王陸軍大將,沒有受到審判,活到自然壽命,他是天皇家族當中為數(shù)不多的職業(yè)軍人之一。
兩個著名的百人斬兇手,也是他手下的師團當中的人。他的部隊在南京殺人的時候,就連當時日本的外務(wù)大臣廣田弘毅都發(fā)電報說暴行如同匈奴王阿提拉,還說平民死亡不少于30萬……這也是一個側(cè)面的例子。
另一個是松井石根,這個大家都知道。他當時在中國作戰(zhàn)已近花甲之年,還想建功立業(yè),所以在南京投入了極大的“熱情”!
當時頭發(fā)還在的那一位,名字還叫志清,年輕的時候就跟松井石根有來往。一直以來,日蔣之間和日汪之間是有多種眉來眼去的。所以某人抗日不堅決,就是因為一直對他們抱有一絲希望!
當然因為沒有貴族身份的保護傘,后來他在巢鴨監(jiān)獄受了審判,并且被判了絞刑,這太便宜他了。
第三個直接罪犯是谷壽夫,他是乙級戰(zhàn)犯,被盟軍司令部逮捕之后,從巢鴨監(jiān)獄移交給中國,他在南京受審判,被執(zhí)行槍決,死得很痛快,也是太便宜他了。
所以說電影當中的攝影師是當時日本社會那種出身還好的知識分子階層的一個寫照,他們受了軍國主義的教育變得偽善冷血和自私,并自覺充當戰(zhàn)爭的幫兇或者直接兇手。
在戰(zhàn)后他們對于行為都是集體逃避和失聲的,對受害國家的民眾,他們采取漠視和否認的態(tài)度。他們曾經(jīng)用所學的知識為侵略和暴行種種罪惡涂脂抹粉,把殺人兇手偽裝成為優(yōu)雅的殘酷暴力美學,但是,不論何時,燒殺搶掠就是燒殺搶掠。對于這些軍國主義分子我們就要像用顯影液洗照片那樣,揭露他們的真面目,讓他們現(xiàn)原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