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發(fā)布的視頻顯示:我國第一艘全國產(chǎn)設計、建造的搭載“電磁彈射器、阻攔裝置、直通甲板”的超大型航母正在準備入列——多位學者推測:服役時間點可能就在今年9月份。
官方釋放的信息,耐人尋味
中央電視臺近期發(fā)布的視頻中,先展示了福建艦的建造地——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廠,隨后切換至航母在海上航行的雄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視頻解說詞:“2025年8月,我國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正準備列裝儀式”。
視頻中還提到:“88年前,日本帝國海軍出云號旗艦曾在這片海域游弋”。這段敘述將當今的中國海軍建設與歷史記憶形成了深刻呼應,既彰顯了中華民族從任人欺凌到自立自強的歷史性跨越,也暗喻著中國海軍已然實現(xiàn)從近海防御到遠海護衛(wèi)的戰(zhàn)略轉型。
多家社交媒體分析,福建艦可能選擇在兩個重要歷史紀念日之一正式列裝: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9月18日則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后者是日本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開端。
這種時間選擇彰顯了從屈辱到自強的歷史跨越。作為繼遼寧艦、山東艦之后的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創(chuàng)造了多項新紀錄。該艦自2024年5月首次下水以來已經(jīng)完成了8次海上試驗,累計在海上航行117天。
這個測試強度超過了前兩艘航母——遼寧艦109天的測試周期和山東艦84天的測試周期,反映出新航母系統(tǒng)更為復雜,測試項目更加全面。
近期拍攝的影像資料顯示,福建艦正在江南造船廠進行最后階段的準備工作。船廠工作人員已經(jīng)拆除了飛行甲板上的施工架,并清除了試航期間艦載機起降訓練留下的輪胎痕跡。這些細節(jié)表明航母已進入服役前的最后準備階段。
這艘戰(zhàn)艦的技術參數(shù)令人震撼:8萬余噸的排水量使其成為亞洲噸位最大的戰(zhàn)艦——請注意這個“余”字。按照福建艦的尺寸推算,滿載排水量很可能會超過9萬噸,不低于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我國福建號航母配備的三套電磁彈射系統(tǒng)更是關鍵技術突破——該系統(tǒng)采用先進的“全球首創(chuàng)”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tǒng),由馬偉明院士團隊研發(fā)。據(jù)傳,單次彈射耗電僅40度,能量轉化率高達90%。
遠超美國福特級航母的60%,能大幅提升了航母的作戰(zhàn)效能——與美國同類型產(chǎn)品相比,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維護成本低、可適配各型艦載機的顯著優(yōu)勢,標志著我國航母核心技術已躋身世界最先進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