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這事兒在中國早就不是新鮮玩意,早從兩千多年前的都江堰就開始了,那時候古人就靠著巧妙的工程調節(jié)水流,防洪灌溉兩不誤?,F在呢,發(fā)展到現代發(fā)電階段,中國水電規(guī)模已經是全球頭把交椅,可有些美國工程師總覺得中國人太猛了,大建水壩卻沒考慮環(huán)境隱患。
水利興邦,能源惠民
中國水電起步雖說不算早,但后來居上,發(fā)展速度那叫一個快。1912年,云南石龍壩水電站建成,這是國內第一座現代水電站,當時容量小得可憐,只有幾百千瓦,可它開了個頭兒。
1949年后,國家開始重視這塊兒,從五十年代起零星建站,到六十年代大規(guī)模上馬,像新安江水電站1957年開工,1960年投產,成了當時亞洲最大。七十年代,三峽大壩開始論證,1994年正式動工,2003年首次發(fā)電,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上千億度,相當于省了好幾座火電廠的煤。
中國地大物博,水資源豐富,總可開發(fā)量達6.76億千瓦,占全球第一。2004年,中國水電總裝機超美國,躍居世界首位。到2023年,裝機容量達4.17億千瓦,發(fā)電量1.3萬億千瓦時,占全國電力三成多。白鶴灘水電站2022年全投產,容量1600萬千瓦,單機百萬千瓦級機組全球領先。
2024年,又新增1400多萬千瓦,占全球水電增長大半。這些成就不是白來的,國家從規(guī)劃到建設都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比如抽水蓄能電站,現在總容量超5000萬千瓦,幫助電網調峰,穩(wěn)定可再生能源。
水電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是清潔,不燒煤不排廢氣,幫中國減排溫室氣體上億噸。其次,成本低,一座壩用上幾十年,發(fā)電效率高,還能防洪抗旱。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中下游洪水威脅大減,2010年和2020年大洪水時,攔洪超700億立方米,避免了成災。
海外也沾光,2024年8月,柬埔寨富南德喬運河開工,中國企業(yè)承建,長180公里,連接湄公河和泰國灣,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不過,中國水電不是一味蠻干,從選址到運營都融入環(huán)保要求,比如白鶴灘項目避開珍稀物種棲息地,建設中控制噪聲和粉塵。相比傳統(tǒng)能源,水電讓空氣更干凈,百姓用電更穩(wěn)當,這不就是利國利民嘛。
當然,發(fā)展中也有挑戰(zhàn),水庫淹沒土地,影響周邊生態(tài),但中國通過政策緩解,比如三峽庫區(qū)遷建新城,改善民生??傮w上,水電推動經濟騰飛,工廠運轉,鄉(xiāng)村通電,生活水平上臺階。全球來看,中國經驗輸出到亞洲和非洲,幫助他國建壩發(fā)電,共享技術紅利。這么看,中國大力發(fā)展水電,是基于國情,著眼長遠,不是盲目的。
美方質疑,實則雙標
有些美國工程師和環(huán)保組織,總愛拿中國水電說事,覺得大壩建多了,對環(huán)境危害大。比如三峽大壩,他們指出壩體阻擋魚類遷徙,導致某些種群數量下降,還可能誘發(fā)滑坡和地震。
確實,三峽2003年蓄水后,四大家魚等魚苗總量一度減九成,水位變化影響河道生態(tài)。壩高攔江,魚群習性被打亂,繁殖受阻。另外,水庫蓄水增加周邊土地壓力,滑坡事件增多,2008年后記錄上千起。
但這事不能光看問題,中國早有對策。從設計起就留魚道,寬敞通道讓魚通過。2003年起實施禁漁期,長江十年禁捕,巡查嚴格,避免過度捕撈。人工繁殖技術上馬,實驗室孵化魚苗后放歸江中,恢復種群。
監(jiān)測顯示,水質改善,污染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反而下降,因為水電取代了煤電。研究表明,三峽庫區(qū)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年均排放顯著降低?;路矫?,地質監(jiān)測站實時跟蹤,治理工程投入上百億,穩(wěn)定坡體。相比預想,生態(tài)影響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國家層面把環(huán)保提升到戰(zhàn)略高度,從源頭把關。
反觀美國,他們的歷史案例更嚴重。埃爾瓦河兩座壩,1913年和1927年建成,沒設魚道,三文魚數量暴跌99.7%,某些魚種滅絕。河道淤積,生態(tài)鏈斷裂,漁業(yè)崩盤。直到2011年拆除,過程到2014年結束,河道才慢慢恢復,但滅絕的物種回不來。
類似例子不少,上世紀初環(huán)保意識弱,資本推動建壩,無視生態(tài)。胡佛大壩1936年建成時,也淹沒大片土地,影響下游水流?,F在美國江河水力利用率達80%,遠超中國30%,因為他們早建,早吃虧。
這些美國人批評中國時,忘了自家后院。數據顯示,美國現有8萬多座壩,平均壩齡超60年,隱患多。2019年報告顯示,私營壩占半,整體評級D級,1.55萬座高風險。他們的質疑,其實有點兒酸葡萄心理,中國水電領先全球,他們就借環(huán)保說事。但事實是,中國項目從規(guī)劃到運行,都在最小化影響,而美國早期壩帶來的破壞,遠超宣傳的環(huán)保形象。
拆壩真相,老本難吃
美國近年拆壩風頭正勁,從2011年起拆除上千座,他們宣稱是為恢復生態(tài),但實情沒那么簡單。主要原因是壩老了,用了幾十年,維護費高得嚇人。
胡佛大壩1931年開工,1936年完工;大古力壩1942年投用;中央谷地工程從1930年代到1960年代。這些壩建于大蕭條期,拉動經濟就業(yè),但現在步入高齡,功能落后,年久失修,潰決風險大。埃爾瓦壩拆前,發(fā)電量低到撐不起中等工廠,經濟價值沒了,繼續(xù)留著反成負擔。
權威報告顯示,美國拆壩四成以上因安全和經濟因素。2023年,拆除記錄創(chuàng)高,因為極端天氣增多,老壩扛不住洪水。2025年報告評級D+,七成壩超50年使用期,投資不足導致裂縫滲水,閘門銹蝕。拆除不是浪漫的環(huán)保行動,而是無奈之舉,爆破后清理殘渣,河道恢復需時,但避免了更大災難。
相比,中國水電正值壯年,2023年新增800萬千瓦,2024年1400萬千瓦,平衡發(fā)展與保護。白鶴灘等項目技術先進,效率高,環(huán)保措施到位。美國歷史曾大建水壩,現在吃老本難以為繼,卻拿環(huán)保當借口指責別人。
這事細想,挺諷刺的。中國水電之路,堅持可持續(xù),未來潛力大,而美國需反思自家基礎設施??傊?,水電是清潔能源,發(fā)展得當,利大于弊,中國這方面走在前頭,沒道理被誤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