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 年,袁世海出生于北京的一個貧苦家庭,原名袁瑞麟 。在他不滿兩歲時,父親便因勞累成疾去世,一家人只能靠母親和大姐做針線活艱難度日。盡管生活困苦,但袁世海的童年依然充滿了對京劇的熱愛。袁世海與京劇的緣分始于兒時。那時,他常跟著愛聽戲的和尚四大爺?shù)教鞓驊驁@子聽戲,舞臺上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著年幼的袁世海,也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對京劇的喜愛愈發(fā)濃烈,只要有名角演出,他必定想盡辦法去觀看。
因大爺家開馬車行,包拉梨園界,袁世海便經(jīng)常跟著大爺?shù)能嚨胶笈_玩耍、看戲。此外,他還跟著給 “城南游藝園” 京劇場里的包廂賣茶的鄰居提前入場聽戲。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結(jié)識了裘盛戎,兩人同齡且都是戲迷,從此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蹭戲,貼在戲園子的柱子前,隨著臺上的表演或緊張或激動,看到精彩之處,還會互相對視、點頭,分享內(nèi)心的喜悅??赐陸蚝螅麄冇謺7屡_上的模樣,念著鑼鼓點子,一路唱回家。
對花臉戲的癡迷,讓袁世海不放過任何一個觀看侯喜瑞、郝壽臣演出的機會,只要聽說哪里有他們的戲,他必定前往。一次偶然的機會,袁世海路過梨園公會,聽到里面?zhèn)鱽硭L僮庸鲀旱穆曇簦M去一看,原來是著名武二花許德義在教把子,他被深深吸引,從此每天按時前來觀看。許德義見他專心,便收他為徒。不久后,袁世海迎來了自己的首次登臺,他在尚小云、王又宸演出的《汾河灣》中飾演薛丁山,盡管年紀尚小,但他的表演卻有模有樣,還得到了一片彩聲。
1927 年 12 月 25 日,11 歲的袁世海進入富連成科班,開啟了他的正式學藝生涯。初入科班時,由于他基礎差、人瘦且嗓子細,被分到了老生組。命運的轉(zhuǎn)折總是不期而至,一次練功時,蕭長華發(fā)現(xiàn)他虎頭虎腦,頗有京劇名家郝壽臣的神韻,便讓他改唱花臉,名字也調(diào)到 “世” 字輩,從此,袁盛鐘成為了袁世海 。
12 歲時,袁世海迎來了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一次戲班在廣和樓演出,裘盛戎的嗓子突然啞了,袁世海臨危受命,頂了上去。他憑借扎實的功底和出色的表演,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甚至比裘盛戎平時唱得還要出彩。從此,袁世海在科班中嶄露頭角,師父和師兄弟對他刮目相看。
1934 年,袁世海出科后,正式開啟了他在京劇舞臺上更為廣闊的藝術征程。他先后與尚小云、李盛藻等眾多名家合作,在不同的劇目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藝,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jīng)驗 。每一次與名家的合作,對袁世海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成長機會。他在與尚小云合作演出《九曲黃河陣》《玉虎墜》時,盡管只是飾演配角,但他卻全情投入,仔細觀察尚小云的表演技巧,學習如何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角色的魅力。在與李盛藻合演《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他深入揣摩角色的心理,將曹操的奸詐與豪邁演繹得淋漓盡致,與李盛藻默契配合,將這出戲演成了一時名劇。
1940 年,對于袁世海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他拜入郝壽臣門下,正式成為郝派藝術的傳人。郝壽臣是京劇界的一代宗師,他所開創(chuàng)的 “架子花臉銅錘唱” 風格,在京劇凈行中獨樹一幟 。袁世海對郝派藝術早已心儀已久,他在科班時就經(jīng)常觀摩郝壽臣的演出,對其表演技巧和藝術風格進行深入研究和模仿。
在郝壽臣的悉心指導下,袁世海不僅繼承了郝派藝術的精髓,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深入研究架子花臉和銅錘花臉的表演特色,將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 “架子花臉銅錘唱” 的獨特袁派風格。這種風格既保留了架子花臉的豪放、剛勁,注重身段、工架和表演,又融入了銅錘花臉的醇厚、圓潤的唱腔,使得角色的塑造更加豐滿、立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袁世海在角色塑造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方法。他深知,要想塑造出一個成功的角色,僅僅依靠精湛的技藝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 。因此,在每接到一個新角色時,他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劇本,分析角色的背景、經(jīng)歷和性格,努力尋找角色與自己的共鳴點。為了演好曹操這個角色,他不僅仔細研讀《三國演義》等相關書籍,還專程前往故宮,研究明代帝王畫像,從歷史資料和藝術作品中尋找靈感,揣摩曹操的神態(tài)、舉止和氣質(zhì)。
他通過對曹操復雜性格的深入挖掘,將曹操的奸詐、狡猾、多疑以及雄才大略等特點,通過精湛的表演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成功塑造了 “活曹操” 的經(jīng)典形象。無論是《群英會》中曹操的意氣風發(fā)、志得意滿,還是《華容道》中曹操的狼狽逃竄、悔恨交加,袁世海都能通過細膩的表演,將曹操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給觀眾,讓觀眾仿佛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曹操站在眼前。
除了曹操,袁世海還成功塑造了許多其他經(jīng)典角色。在《李逵探母》中,他將李逵的憨直、孝順和勇猛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他通過獨特的唱腔和生動的表演,將李逵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和愧疚之情,以及他得知母親被老虎吃掉后的悲憤和痛苦,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為之動容 。在《野豬林》中,他飾演的魯智深豪爽俠義、粗中有細,從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中,都能感受到魯智深的英雄氣概和正義之心。他的表演不僅讓觀眾看到了魯智深的外在形象,更讓觀眾感受到了魯智深的內(nèi)心世界,使這個角色成為了京劇舞臺上的經(jīng)典形象之一。
袁世海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xiàn)在他對傳統(tǒng)劇目的精彩演繹上,還體現(xiàn)在他對現(xiàn)代劇目的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上。在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參與現(xiàn)代劇目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為京劇藝術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中,他飾演的鳩山一角,運用傳統(tǒng)的表演技巧,遵循從生活出發(fā)的創(chuàng)作原則,并借鑒了話劇的表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京劇舞臺上從未有過的日本侵略者形象。他通過對鳩山這個角色的深入研究,將其陰險狡詐、兇狠殘暴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在與李玉和等人斗爭過程中的復雜心理變化,通過細膩的表演展現(xiàn)出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5 年的春天,電影《平原游擊隊》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熱潮,其扣人心弦的劇情和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了觀眾。受此影響,中國京劇院迅速行動起來,決心將這部經(jīng)典作品搬上京劇舞臺。于是,由張東川精心改編,阿甲親自執(zhí)導的京劇版《平原游擊隊》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排練 。這一消息傳出,立刻引起了京劇界和廣大觀眾的高度關注,大家都對這部融合了京劇藝術與經(jīng)典抗戰(zhàn)故事的作品充滿了期待。
在這部京劇版《平原游擊隊》中,袁世海飾演的老秦爺無疑是全劇的亮點之一。他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下足了功夫。從扮相上看,袁世海頭上蒙一塊白手巾,腰間系一條白色搭布,手中還拿著一根旱煙袋,將一個樸實憨厚的老貧農(nóng)形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人一眼望去,就仿佛看到了一位生活在戰(zhàn)火紛飛年代的普通百姓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老秦爺這個角色,袁世海不僅仔細研讀劇本,還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了解那個時期農(nóng)民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他還與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抗戰(zhàn)的老人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從中汲取靈感,力求將老秦爺?shù)拿恳粋€細節(jié)都刻畫得真實可信。
劇中有一段情節(jié)令人印象深刻。村民們被日本鬼子趕到村廣場,鬼子們威逼恐嚇村民,試圖讓他們說出八路軍和李向陽的去向。在這危急關頭,老共產(chǎn)黨員老秦爺挺身而出,與鬼子頭目松井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袁世海在表演這段戲時,充分展現(xiàn)了他精湛的演技 。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張力,將老秦爺?shù)膱远ā⒂赂液蜋C智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當松井用槍指著村民,威脅要開槍時,老秦爺眼神堅定,毫不畏懼地迎上松井的目光,大聲說道:“慢動手,你們把鄉(xiāng)親們都放了,糧食藏在哪我知道!” 這一句話,仿佛一道驚雷,打破了緊張的氣氛,也展現(xiàn)出老秦爺?shù)墓液蛽敗?/strong>
在與松井的對話中,老秦爺巧妙地周旋,為保護鄉(xiāng)親們爭取時間。他的語言簡潔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袁世海通過細膩的表演,將老秦爺內(nèi)心的想法和情感變化完美地呈現(xiàn)給觀眾。他時而憤怒,時而冷靜,時而機智,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緊張的場景之中,為老秦爺?shù)陌参D罅艘话押?。當松井要求老秦爺帶路去找糧食時,老秦爺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地答應了。他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任務,但為了保護鄉(xiāng)親們,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袁世海在表演這一段時,通過堅定的語氣和沉穩(wěn)的動作,展現(xiàn)出老秦爺?shù)挠⒂聼o畏和自我犧牲精神。
袁世海在這段戲中的唱腔設計更是別具一格。他安排了一段 [二黃] 唱腔:“鄉(xiāng)親們彼此對眼望,以為我為救親人舍公糧,老秦豈做糊涂事,在敵前不搖晃,兩腳站穩(wěn)如鐵樁,我調(diào)開鄉(xiāng)親離陷阱 ?!?這段唱腔節(jié)奏緊湊,旋律激昂,充分展現(xiàn)了老秦爺?shù)膱远ㄐ拍詈椭腔?。袁世海的演唱韻味十足,他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每一個音符之中,讓觀眾深刻感受到老秦爺?shù)膬?nèi)心世界。他的嗓音寬厚洪亮,既有花臉的豪邁大氣,又不失細膩的情感表達,將老秦爺?shù)男蜗笏茉斓酶迂S滿立體。
在表演帶領鬼子們走圓場的情節(jié)時,袁世海融入了不少 “麒派” 表演特色,猶如《徐策跑城》 。他的步伐穩(wěn)健有力,動作夸張而富有節(jié)奏感,通過快速的圓場和精彩的表演,展現(xiàn)出老秦爺?shù)臋C智和勇敢。他與 “鬼子們” 的互動也十分精彩,通過眼神和動作的交流,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在圓場過程中,他還巧妙地運用了 [水底魚] 鑼經(jīng)聲,使整個表演更加生動有趣。隨著鑼經(jīng)聲的加快,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仿佛在與時間賽跑,讓觀眾看得目不暇接。
當老秦爺看到小寶的尸首時,袁世海的表演更是令人動容。他悲痛地唱到 “只見小寶的尸體在坡旁,小孫孫你是我好榜樣”,聲音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他的表情痛苦,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哀傷,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他對小寶的疼愛和對日本鬼子的痛恨。在這一段表演中,袁世海充分發(fā)揮了他的表演天賦,將老秦爺?shù)那楦凶兓宫F(xiàn)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為之落淚。
最后,當老秦爺從腰間拔出一顆手榴彈,擰開蓋,咬掉導火線,將其拋向鬼子,并大聲喝道 “這就是咱李莊給你的公糧!” 時,整個舞臺氣氛達到了高潮 。袁世海的這一動作干凈利落,充滿了力量感。他的表情堅定,眼神中透露出無畏的勇氣,仿佛在向日本鬼子宣告: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此時,舞臺打出一道追光,直照著袁世海,將他的身影凸顯出來,使他成為了整個舞臺的焦點。觀眾們被他的表演深深震撼,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盡管這部京劇版《平原游擊隊》最終未能公演,但袁世海在劇中的精彩表演卻成為了京劇史上的經(jīng)典。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創(chuàng)新,為京劇表演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后來的京劇演員樹立了榜樣 。他的表演不僅展現(xiàn)了京劇藝術的魅力,也讓觀眾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的英勇無畏和愛國精神。
袁世海一生致力于京劇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他不僅在舞臺上留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的表演,還通過收徒授藝,為京劇界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人才 。他的弟子遍布全國各地,他們在袁世海的悉心指導下,不僅學到了精湛的技藝,更傳承了他對京劇藝術的熱愛和執(zhí)著精神。
袁世海先后收徒 20 余人,他的學生中不僅有京劇演員,還有評劇、漢劇、晉劇、河北梆子等其他劇種的演員 。他對藝術從不保守,對后學提攜不遺余力。他廣收門徒卻不收分文,傾囊相授卻不計回報。他常對青年演員說:“是把我揉碎了化成你,而不能把你揉碎了化成我 ?!?他希望弟子們能夠領會藝術精神和創(chuàng)作理念,而不是生搬硬套他的一招一式,鼓勵他們兼收并蓄、繼承發(fā)展,走出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
在袁世海的弟子中,楊赤是傳承袁派藝術的佼佼者和領軍人物 。1982 年 10 月,袁世海在大連收楊赤為徒,此后的 20 余年間,他嘔心瀝血,精心培育楊赤。楊赤也不負師恩,刻苦鉆研,深得 “人物派” 之神髓,終成大器 。他不僅在表演上繼承了袁世海的風格,還不斷創(chuàng)新,將袁派藝術與現(xiàn)代審美相結(jié)合,使其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活力。為了傳承袁派藝術,大連京劇院在楊赤的帶領下,先后排演了袁派經(jīng)典曲目《九江口》《黑旋風李逵》《西門豹》等,并在近年來新排了新編歷史劇《西門太守》 。這些劇目不僅展示了袁派藝術的魅力,也為京劇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楊赤,袁世海還培養(yǎng)了杜近芳、馮志孝、張學津、楊春霞、高牧坤、李寶春、于魁智、刁麗等眾多優(yōu)秀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他對每一位弟子都因材施教,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和優(yōu)勢,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他注重培養(yǎng)弟子們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同時也強調(diào)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在他的指導下,弟子們在各自的藝術道路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了京劇界的中堅力量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