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烏克蘭那邊傳來消息,他們成功試射了一種叫Palianytsia的導彈無人機,澤連斯基在獨立日講話中親自公布了這事。
這玩意兒是烏克蘭自研的,射程能到700公里左右,主要是針對俄羅斯后方目標設計的。
澤連斯基說,這是為了回應俄羅斯的遠程打擊,烏克蘭得有自己的反制手段。
導彈試射的消息一出,全球的目光都轉向了俄羅斯那邊,大家好奇普京會怎么接招。結果不到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就表態(tài)了,說烏克蘭的這些動作只會延長沖突,不會改變戰(zhàn)場現實。
但有趣的是,普京沒直接回應導彈本身,而是重申了之前提出的停火框架。
早在2024年6月14日,普京就列出過條件,包括烏克蘭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個地區(qū)撤軍,承諾不加入北約,還得保證俄羅斯在那些地區(qū)的權益。
試射后,俄羅斯媒體報道說,這些條件依然有效,沒什么變化,但有分析認為,這時候重提舊條件,其實是普京在面對新壓力時的姿態(tài)調整。畢竟,烏克蘭有了遠程打擊能力,俄羅斯的供應線和后方基地就多了一層威脅。
烏克蘭軍工體系從蘇聯時代就是重頭戲,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羅那些工廠,本來就是導彈生產的基地。戰(zhàn)爭打響后,很多設施被毀,但工程師們轉入地下或分散生產,利用進口零部件和本土技術拼湊出Palianytsia。
這種導彈不是傳統(tǒng)彈道型,而是更像巡航導彈加無人機混合,成本低,容易量產。
俄羅斯的反應沒停在嘴上,他們發(fā)動了大批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針對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地區(qū),造成平民傷亡和基礎設施損壞。烏克蘭空軍說攔截了大部分,但還是有漏網之魚。
普京在一次會議上提到,俄羅斯會繼續(xù)推進“特別軍事行動”,直到目標實現。但外界注意到,俄羅斯在試射后沒立即升級核威脅或大規(guī)模動員,這跟以往有些不同。
一些西方智庫像ISW分析,普京可能在權衡,烏克蘭遠程能力增強,會讓俄羅斯的推進成本更高,所以?;饤l件被重新擺上臺面,作為一種談判籌碼。
戰(zhàn)爭拖到現在,雙方都疲憊。烏克蘭經濟受重創(chuàng),GDP掉了一大截,數百萬難民在外,國內電力系統(tǒng)頻頻被炸。俄羅斯也難受,制裁讓石油出口受阻,軍隊損失上萬,國內不滿情緒在醞釀。導彈試射像個轉折點,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多張牌。
普京在一次講話中說,俄羅斯不怕長期戰(zhàn),但希望“理性”解決。這話聽起來硬氣,但結合試射時機,有人覺得是間接承認壓力。西
方援助繼續(xù)流入,遠程武器給了烏克蘭反擊力,但使用限制一直是個問題。
戰(zhàn)爭不是抽象數字,是無數家庭的破碎。烏克蘭導彈工程師可能在家鄉(xiāng)被毀后,還在堅持研發(fā),為的就是保護親人。俄羅斯士兵家屬也盼著?;穑缛栈丶?。
試射成功,給烏克蘭人鼓勁,但也提醒大家,和平遙遠。
參考資料
烏克蘭首次公開“遠程海王星”導彈圖像 濟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