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馳驟墨
青海草書書家臨古網(wǎng)絡(luò)展
青海大地,雪域遼闊,昆侖巍巍,三江浩蕩。其浩然磅礴、粗獷奔放的氣韻,正是草書藝術(shù)所追求的“驚蛇入草”、“飛鳥出林”之奔放境界的天然映照。青海省書法家協(xié)會草書委員會傾力推出 “心馳驟墨——青海草書書家臨古網(wǎng)絡(luò)展”。本次展覽薈萃我省31位代表性草書家,每人精臨一帖,心摹手追,匯成此高原書壇之盛事。
草書之經(jīng)典,乃時光長河淘洗出的永恒精粹。溯源而上,王羲之草書精妙絕倫,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奠定了法度與意趣的至高典范;王獻之草書暢達淋漓,似江流瀉地、一拓直下,開后世連綿奔涌之風尚。繼而張旭之狂放如雷霆萬鈞,懷素之圓轉(zhuǎn)若云水自由……這些矗立于藝術(shù)之巔的杰作,絕非僅是紙端墨痕,更是書家靈魂與天地萬象共振的生命凝結(jié)。它們以不可復(fù)制的磅礴生命力,化作后世仰望的巍峨高山與奔涌不息的長河,成為我們汲取不竭靈感的源泉。
臨摹,絕非亦步亦趨的簡單復(fù)制,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直抵心靈的神圣對話。我們心馳于古賢之境,手追其筆墨之蹤。體察的不僅是其外在的“形”——那疾走的線條、奇崛的結(jié)體、疏密聚散的氣韻;更要領(lǐng)悟其內(nèi)在的“神”——書者落筆時的呼吸吐納、胸中的萬千丘壑、生命深處噴薄的激情。每一次虔誠的臨寫,都是將自身心魄投入古人精神熔爐的冶煉,在反復(fù)揣摩與驟墨般的激情揮灑中,逐步喚醒沉睡于血脈的審美直覺與創(chuàng)造潛能。
本次“心馳驟墨”網(wǎng)絡(luò)展,正是基于對經(jīng)典意義與臨摹價值的深刻體悟,于雪域高原奏響的一曲時代強音。31件飽含深情的臨摹之作,是青海書家以敬畏之心向經(jīng)典作出的崇高致敬,更是高原草書力量一次熾熱而集中的藝術(shù)呈現(xiàn)。尤為可貴者,青海書壇德高望重的姚忠寶、蔡永峨、石力、陳治元等前輩名家亦傾情參與、鼎力支持,其墨寶華章,為展覽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與奪目的光彩。我們更借助網(wǎng)絡(luò)之力,突破時空藩籬,將古老深邃的草書藝術(shù)從廳堂樓閣解放,化作惠澤大眾的甘泉。無論身處雪域深處抑或江河之源,只需指尖輕點,便能跨越千年,領(lǐng)略草書藝術(shù)撼人心魄的無限魅力。
愿此“心馳驟墨”之花,在高原沃土上凌空綻放,以其跨越古今的對話與澎湃的激情,點燃更多心靈對草書藝術(shù)的熱愛與神往,照亮青海書法的傳承之路,譜寫新的時代華章。
參展作者
姚忠寶 蔡永峨 石 力 陳治元
李炳筑 馬發(fā)俊 王曉鵬 王興琦
李延昊 曹建臣 王 青 王煥章
劉維東 吳佩鷹 周起峰 藺 軍
吉正龍 王小明 劉志云 劉賢明
嚴國英 蘇明貴 李懷云 李政龍
李曉霞 李善元 李登甲 張翼翔
周少恒 周生軍 童守來 空空空
姚忠寶
釋文:中秋不復(fù),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王獻之《中秋帖》
蔡永峨
釋文:玄元九圣,丕承慕揚至道,真宮秘府,罔不擇建;況靈蹤可訊,道化在人,雖蕪翳荒頹,而奠禱云集。棟宇未復(fù),耆艾銜悲,誰其興之?粵因碩德。從叔父淮南節(jié)度觀察使禮部尚書、監(jiān)軍使太原郭公,道冠方隅,勛崇南服淮河,既蒸(烝)氓作而不朽,存乎頌聲。
---懷素《圣母帖》
石力
釋文: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過息巖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可別。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張旭《古詩四帖》
陳治元
釋文: 得都下九日書。見桓公當陽去月九日書。久當至洛,但運遲可憂耳。蔡公遂危(當為委)篤,又加(zhi )下,日數(shù)十行,深可憂慮。得仁。
---王羲之《都下帖》
李炳筑
釋文: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shù)。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帖》
馬發(fā)俊
釋文:葛叔忱家計如何?何人經(jīng)理?子弟長成不?莫且依邵氏過不?邵氏二子弟生事如故不?令人念之。白老住院隨小師在丹徒安否?久不得好矣。白沙有何舊人?子平所苦何疾?得宣城,佳郡也。然既以疾辭,莫難便拜命不?須且辭浼也。度過山陽,或入一見之。
---米芾《葛叔忱帖》
王曉鵬
釋文: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張顛俗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可懸之酒肆。訾光尤可憎惡也。
---米芾《論草書帖》
王興琦
釋文: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書,實疏。還報諸君,欲興善之會,當?shù)梅鲑病?/p>
---懷素《食魚帖》
李延昊
釋文:忽動小行多,晝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風不差。腳更腫,轉(zhuǎn)欲書疏,自不可已。唯絕嘆于人理耳。二妹復(fù)平平,昨來山下差靜,岐當還。
---王羲之《勿動帖》
曹建臣
釋文:公權(quán)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閑冷。親情囑托,誰肯響應(yīng),深察感幸,公權(quán)呈。
---柳公權(quán)《蒙詔帖》
王青
釋文:律公好事者,前后數(shù)度,遂發(fā)懷素小興也,可深藏之篋笥也。
---懷素《律公帖》
王煥章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珊尬岵?,不辨行動,潛不可耳。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fù)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
---張芝《冠軍帖》
劉維東
釋文: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鱗潛羽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發(fā)殷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徊菽?,賴及萬方。蓋此身發(fā),四大五常。恭惟鞠養(yǎng),豈敢毀傷。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圣。
---智永草書《千字文》
吳佩鷹
釋文:吾當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當具東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當自力無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諸謝當有,有便是見。今當語之,大理盡此。信可一一(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以)作書紀(殆)若不可識。
---王獻之《江州帖》
周起峰
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王羲之《初月帖》
藺軍
釋文:則有從父司勛員外郎吳興起錢起詩云。遠錫無前侶。孤云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皆矢旨激切。
---懷素《自敘帖》
吉正龍
釋文: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方復(fù)及此,似夢中語耶!無緣言面,為嘆,書何能悉。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 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 官諸理極差頃比復(fù)匆匆來示云與其婢問來信 ,不得也。
---王羲之《十七帖》
王小明
釋文:委曲前書,且想勝常也,諸人悉何如,承冠軍定入,計今向達都,汝奉見欣慶。但恐停日不多耳。
---王獻之《委屈帖》
劉志云
釋文:汝比可也,定以何日達東。想大小并可行遲。陳賜還。知汝劣劣,吾常耳。即具。
---南朝王慈《汝比帖》
劉賢明
釋文:惠,說感武丁??V密勿,多士寔寧。晉楚更霸,趙魏困橫。假途滅虢,踐土?xí)?。何遵約法,韓弊煩刑。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九州禹跡,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禪主云亭。雁門紫塞,雞田赤城。昆池碣石,鉅野洞庭。曠遠綿邈,巖岫杳冥。治本于農(nóng),務(wù)茲稼穡。俶載南畝,我藝黍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庶幾中庸,勞謙謹敕。聆音察理,鑒貌辨色。貽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譏誡,寵增抗極。殆辱近恥,林皋幸即。兩疏見機,解組誰逼。索居閑處,沉默寂寥。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欣奏累遣,戚謝歡招。渠荷的歷,園莽抽條。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陳根委翳,落葉飄搖。游鹍獨運,凌摩絳霄。耽讀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屬耳垣墻。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飽飫烹宰,饑厭糟糠。親戚故舊,老少異糧。妾御績紡,侍巾帷房。紈扇圓絜,銀燭煒煌。晝眠夕寐,藍筍象床。弦歌酒宴,接杯舉觴。矯手頓足。
---懷素小草書《千字文》
嚴國英
釋文:知賢室②委頓③,何以使爾,甚助,耿耿,念勞心。知得廿四日問,亦得叔虎廿二日書,云新年乃得發(fā)。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
---王獻之《賢室帖》
蘇明貴
釋文:近聞劉中使至瀛州,吳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聞磁州為盧子期所圍,舍利將軍擒獲之。吁!足慰也。
---顏真卿《劉中使帖》
李懷云
釋文:薈頓首,□□□□,為念。吾癤腫□□,甚無賴,力不次,□頓首。
---萬歲通天帖王薈《癤腫帖》
李政龍
釋文:懷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與張顛長史相識。近于洛下偶逢顏尚書真卿,自云頗傳長史筆法,聞斯八法若有所得也。
---懷素《藏真帖》
李曉霞
釋文:一日無申,只有正屬雨氣方昏,得告,深慰。吾夜來患喉痛,憒憒,何強,晚當故造遲敘談。惟反,不多。
---萬歲通天帖王志《喉痛帖》
李善元
釋文:獻之等再拜:不審海鹽諸舍上下動靜,比復(fù)常憂之。姊告無他事。崇虛劉道士鵝群并復(fù)歸也。獻之等當須向彼謝之。獻之等再拜。
---王獻之《峨群帖》
李登甲
釋文:真以點畫為形質(zhì),使轉(zhuǎn)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草乖使轉(zhuǎn),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故亦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若毫厘不察,則胡越殊風者焉。至如鐘繇隸奇,張芝草圣,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轉(zhuǎn)縱橫。自茲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專精也。雖篆隸草章,工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wù)檢而便。然后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
---孫過庭《書譜》
張翼翔
釋文:省前書故有集聚,意當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聞官前逼,遺足下甚急想以相,體恕爾足下,兄子以至廣州耶,當有得集理不念,懸心也耳。
---王獻之《集聚帖》
周少恒
釋文:玄度何來遲,深令人憂懸耶。常復(fù)(謂)有理,因祠監(jiān)多。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極難。想足下每思先后,卿豈須言親親,不已意耳。安石停此過半日。猶得一宿。送所道,所以致嘆。何物喻之。十一當浦陽。諸懷兒不可言。且不復(fù)得卿送,有此嘆。令此弈上道。
---王獻之《玄度何來帖》
周生軍
釋文:仆自四月以來,輒得腳氣發(fā)腫,入秋乃減,所以不辭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書,無便,不時還答,慚惕慚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當行,襄又上。
---蔡襄《腳氣帖》
童守來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珊尬岵?,不辨行動,潛處耳。終年經(jīng)此,當議何理耶?且方友諸分張,不知以去復(fù)得一會。不講忘不忘,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游迷,誰同故數(shù)往虎丘,不此甚蕭索,看過還議,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云見左軍,彌若臨聽故也。
---張芝《冠軍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