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郭健 李增浩
2025年8月28日晚,夜幕籠罩著寧陽縣泗店鎮(zhèn),靜謐的田野間即將迎來一場特殊的“狩獵”—— 捉蟋蟀。
自打立秋過后,蟋蟀開始活躍,這也意味著泗店鎮(zhèn)一年一度的蟋蟀季已經(jīng)拉開帷幕。
晚上8點左右,記者跟隨泗店鎮(zhèn)的村民們一同前往田間,探尋這場夜間 “獵蟲” 的奧秘。
田間 “尋蟲術(shù)”:礦燈下的經(jīng)驗與技巧
47歲的王志剛帶著同村2名“撬子手”,踩著雨靴,鉆進比人高的玉米地。礦燈的光柱在黑暗中來回掃過,村民們的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生怕驚擾了藏在土里的“獵物”。
夜色漸濃,玉米地里的蚊蟲愈發(fā)密集,圍著礦燈嗡嗡打轉(zhuǎn)。可“撬子手”們都穿著長衫長褲,誰也不敢抹風油精?!跋x兒怕那味兒,身上沾了風油精,方圓幾米都抓不到好蟲,可不能因小失大?!蓖踔緞傉f。
隨著夜深人靜,玉米地里的礦燈也漸漸多了起來。三三兩兩的撬子手分散在田間,光柱在地面上細致地掃來掃去,不放過任何一處可疑痕跡。王志剛蹲下身,手指輕輕撥開地面的麥秸稈,礦燈的光精準聚焦在一處微微凸起的土塊上:“看好了,這土塊邊緣有蟲爬的痕跡,說明下面肯定藏著蟲?!痹捯魟偮?,他抬起右腳,輕輕踩在麥秸稈上,力度控制得恰到好處—— 既能讓秸稈發(fā)出輕微聲響,又不會震得泥土松動?!斑@叫‘引蟲法’,蟲兒聽見動靜會以為有天敵,一慌就會往外蹦?!?/p>
果然,沒過幾秒,同行的“撬子手”薛之韻突然低喝一聲:“在這!”礦燈迅速轉(zhuǎn)移焦點,一只通體黑亮的蟋蟀正從麥秸稈下竄出。薛之韻反應極快,手腕一揚,扣網(wǎng)穩(wěn)穩(wěn)罩住蟋蟀,緊接著將竹筒對準網(wǎng)口輕輕一抖,蟋蟀便乖乖落入筒中。“你看這蟲,頭圓、牙寬,腿上的絨毛還密,絕對是塊斗蟲的好料子!”
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筒蓋,用指尖輕輕碰了碰蟋蟀的觸角,語氣里滿是自豪,“泗店的蟲就這點好,斗性足,一旦咬上就不松口,客商就愛要這樣的?!?/p>
村民的 “蟲季” 生計:夫妻配合,鄰里交流
據(jù)薛之韻介紹,在泗店鎮(zhèn),像他這樣靠捉蟋蟀增加收入的村民不在少數(shù)。“我們村大部分人都參與捉蟋蟀,每年這一個多月,要是運氣好,能有一兩萬的收入。” 薛之韻提到,立秋后田間農(nóng)活清閑了,不少村民和老伴結(jié)成“搭檔”—— 晚上男的去捉蟋蟀,白天女的帶著蟲就到市場上賣,一捉一賣配合得格外好。
田間的 “獵蟲” 間隙,大家偶爾會湊在一起交流收獲。王志剛和同村的薛之韻坐在田埂上休息,帆布包里已經(jīng)裝了 4只蟲,其中 2 只還被王志剛放在了有標記的罐子?!斑@兩只都是好貨,你看這只?!蓖踔緞偺统鲆恢幌x筒,對著礦燈輕輕晃了晃,“牙是淡紫色的,在泗店的蟲里,紫牙蟲最受歡迎,斗起來又狠又有耐力,客商愿意出高價。去年我就抓過一只紫牙蟲,賣了幾千塊?!闭f到這兒,王志剛的臉上笑開了花,眼里滿是對生活的滿足。
礦燈的光柱重新照亮了幽深的玉米地。夜色中,幾人的身影在田間穿梭,腳步聲、蟲鳴聲與偶爾傳來的撬子手們的交流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泗店鎮(zhèn)前半夜最鮮活的“獵蟲圖”—— 每一盞礦燈背后,都藏著撬子手對好蟲的期待,更藏著莊稼人靠泥土謀生的踏實與希望。
清晨交易忙:市場里的 “蟲經(jīng)濟”
捉了一夜的蟋蟀,天還未亮,村民們便帶著滿滿的收獲,趕赴泗店鎮(zhèn)的蟋蟀交易市場。市場里,一個個攤位整齊排列,裝滿蟋蟀的瓶瓶罐罐擺滿了桌面,空氣中彌漫著期待與熱鬧的氣息。
收購蟋蟀的客商們操著各地口音,手里拿著芡草,仔細地逗弄著蟋蟀,一邊觀察它們的形態(tài)、動作,一邊低聲討論,以此判斷蟋蟀的品質(zhì)?!斑@只頭大牙尖,看著挺厲害,就是腿稍微弱了點,價格得再商量商量?!币晃粊碜陨虾5目蜕棠闷鹨恢惑巴?,對著光反復查看,語氣認真。
在市場一角,記者遇到了正在售賣蟋蟀的王大娘,今年68歲,她面前的竹筒里裝著昨晚剛捉來的蟋蟀,幾只蟋蟀偶爾發(fā)出清脆的叫聲。“這是老公和兒子昨晚逮的,今天帶來的這些都還不錯,已經(jīng)賣出去幾只了?!蓖醮竽镄χf,臉上滿是淳樸的笑容,“今年的價格和去年差不多,普通的一只十幾塊錢,好點的能賣到幾百塊,要是運氣好碰到極品,還能賣得更高?!?/p>
“蟲經(jīng)濟” 輻射:餐飲、民宿、手作齊受益
蟋蟀季的火熱,不僅帶活了蟋蟀交易,更像一顆 “致富石子”,在泗店鎮(zhèn)激起了一連串經(jīng)濟漣漪,餐飲、民宿等行業(yè)紛紛受益。
集市一邊,老王忙得腳不沾地,拽面,炸油條。“一到蟋蟀季,我就來集市這邊,凌晨四五點就有客商來吃油條,有的吃完直接去選蟲,有的在地里捉完蟲,回來補充能量,有時候忙到上午10點都停不下來?!崩习逡贿呑嬉贿厴泛?,“這一個月的收入,比平時多個幾千塊錢,多虧了這‘蟲季’。”
民宿行業(yè)更是借勢 “起飛”。不少村民瞅準商機,將自家閑置房屋重新整備,打造成干凈整潔的民宿。家住市場附近的徐大姐,今年把自家兩層小樓改成了8間小屋,從 8 月中旬開始,基本就天天滿房?!皝淼亩际翘旖颉㈥兾鞯目蜕?,一住就是十幾天,有的還提前半個月預訂?!毙齑蠼阈χf,“一間房每晚60元起,這一個多月下來,能賺兩三千?!?/p>
旁邊一家售賣蟋蟀用具的店鋪里,蟋蟀罐、網(wǎng)罩、竹筒等用品一應俱全,貨架上擺滿了各式物件。店主一邊整理貨物一邊介紹:“蟋蟀季期間,這些用品銷量翻了好幾倍,尤其是耐用的竹制蟲筒和透氣的紗網(wǎng)罩,天天都要補貨,精品蟋蟀罐更是成了客商的‘搶手貨’。”
政府助力:讓 “小蟲” 奏響致富曲
近年來,泗店鎮(zhèn)政府也十分重視蟋蟀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將其作為帶動村民增收、推動鄉(xiā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政府不僅加強對蟋蟀交易市場的管理,規(guī)范交易秩序,打擊哄抬價格、以次充好等行為,還設立舉報信箱,鼓勵所有蟋蟀愛好者和從業(yè)者成為“誠信合伙人”,共同維護市場的純凈與繁榮。針對民宿、餐飲等配套產(chǎn)業(yè),政府也主動搭臺:指導大家規(guī)范定價、提升服務;幫助餐飲店鋪辦理相關(guān)手續(xù),還推薦優(yōu)質(zhì)食材供應商,讓客商吃得放心。
如今,在泗店鎮(zhèn),小小的蟋蟀早已不是簡單的 “斗蟲”,而是變成了帶動經(jīng)濟的 “致富蟲”、傳承文化的 “文化蟲”。它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讓鄉(xiāng)村的特色亮了起來,在泗店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奏響了一曲熱鬧又扎實的致富樂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lián)系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