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紅是全球皆知的,而中國白亦曾讓癡迷不已,那你可知道中國還有一個顏色享譽全球么?那就是古今中外都難以抗拒的中國藍。
說起中國藍,估摸著大家印象最深的便是那青花瓷的那晶瑩明麗的藍色。16世紀初,意大利畫家將青花瓷畫入他的名作《諸神之宴》足以見當(dāng)時青花藍的國際地位。
然而,中國人對藍色的關(guān)注或許比我們所了解的還要早。
我們知道,先秦時期五行熱潮興起時,凡事皆要湊個“五”,因此便為我們流傳下了五正色之說,所謂的五正色便是:青、赤、黃、白、黑。而這其中,的“青”便是一種藍色。但“藍”這個漢字,最開始描述的并非一種特定的顏色,它指代的是一種稱作“藍草”的植物,正如《詩經(jīng)·采綠》中所云: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
予發(fā)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
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這其中“綠”與“藍”皆是植物的名稱,而“藍”便是一種提取靛藍色染料的植物。《荀子·勸學(xué)》中的名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其中“青”是顏色,而“藍”則是藍草,可見當(dāng)年的青色是由藍草提取而來的,多用于染布做衫袍。舊時學(xué)子常穿的“青衫”由藍草染制的靛藍色衣袍。宋代趙令畤有詩云:“白發(fā)青衫晚得官”便是對時運不濟,老來未能得功名依然只是個青衫學(xué)子的感嘆。在唐朝,八九品的文官亦是著青衫,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敝械那嗌辣闶乔嗌倥?。
可見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藍色,在早期皆歸于“青”字。相對來說,“青色”是個范圍相當(dāng)廣的顏色,從草木鮮嫩的顏色到晴空萬里的顏色皆可歸為青色。而“藍”這個顏色要到唐朝,才開始逐漸從“青色”這個范圍中獨立了出來。
但早期古人所愛不管是青色,或是藍色大多相對委婉帶些或灰或白的色調(diào),如清冷月白,朦朧的東方既白,或是宋徽宗最愛煙雨天青色皆是相當(dāng)清新雅致的色調(diào)。遠不似青花瓷藍得那般直截了當(dāng)。
其實,青花瓷最早出現(xiàn)在唐朝。唐朝以鈷藍彩繪陶瓷可惜工藝上不成熟,且并非主流審美因此備受冷淡。直到蒙古人入住中原,以他們那獨特的審美一眼便愛上了那藍白分明的青花瓷。蒙古人馳騁大漠,最是崇敬藍天白云,青花瓷那白的純粹,藍的明晰的顏色勾起了他們對自由的向往,自此中國的傳統(tǒng)色調(diào)中便又多了一筆青花色。
蒙古人為了追求那藍天的極致色彩,還特地從特地從如今的中東地區(qū)進口“蘇麻離青”,有頂級原料的加持,使得元朝時期的青色調(diào)越發(fā)的濃麗明艷,大方灑脫,且自帶那如寶石般動人的色澤。
只可惜明代海禁后,頂級原料“蘇麻離青”便被國產(chǎn)色料所替代,自此青花色值便遜色了不少,但依舊阻止不了這一抹中國藍風(fēng)靡全球。
而今,數(shù)百年過去,這一抹清華藍依舊是獨屬于中國的傳奇色調(dià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