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中國前,金正恩視察了一處特殊地點,中美俄收到一個特殊信號
據(jù)朝中社9月1日報道,8月31號那天,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去了家剛正式投產的重要軍工企業(yè),專門看了新設計的流水線導彈自動化生產工序 —— 從工序流程到生產能力,問得那叫一個細。
有意思的是,這視察離他計劃訪華的時間就差幾天,這時間點選得,根本不是巧合。
一開始有人可能覺得,領導人看自家軍工企業(yè),不就是了解生產進度?
但稍微琢磨琢磨就知道,朝鮮這導彈生產工序可不是普通產能 —— 剛投產就敢讓最高領導人去視察,還特意提 “自動化流水線”,這明擺著是想亮家底。
要知道,東北亞現(xiàn)在啥局勢?
美國沒事就在日韓搞軍演、提 “威懾朝鮮”,俄羅斯跟朝鮮最近在軍事領域互動又頻繁,中朝又是傳統(tǒng)友好關系,這么敏感的時候亮導彈生產能力,怎么可能是 “單純看生產”?
說白了,這就是朝鮮在訪華前,給美俄遞出的“特殊信號”。
要搞懂這信號,先得看清這導彈生產工序的分量。
朝中社特意提 “正式投產”“自動化流水線”,這意味著啥?意味著朝鮮的導彈生產從“試制” 到“批量”,從“人工”到“高效”,產能和技術都上了個臺階。
之前就有消息說,朝鮮軍工企業(yè)完成了上半年戰(zhàn)術導彈生產計劃,還把發(fā)射架列裝給部隊;后來又試射了新型防空導彈,現(xiàn)在再加上自動化導彈生產線 ——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朝鮮的導彈實戰(zhàn)能力能漲多少?
不用多說也能想明白。
那對美國來說,這信號扎心不?
這些年美國對朝鮮的制裁、軍事威懾就沒停過,總覺得能靠壓力逼朝鮮讓步。
可現(xiàn)在呢?
朝鮮不光能試射導彈,還能搞自動化流水線批量生產 —— 這等于告訴美國:你越壓,我越要把“保命的家伙”造得更多、更快。
以后美國再想在東北亞搞軍事動作,不得多琢磨琢磨?
朝鮮的導彈產能上來得這么快,美國在日韓的軍事基地、航母編隊,還能像以前那樣“高枕無憂”嗎?
朝鮮這是明著說:想談可以,但別想用威懾壓我,我手里有足夠的籌碼。
再看俄羅斯,這信號又意味著啥?
現(xiàn)在俄羅斯在國際上不少地方得應對壓力,亞太多個有力的合作伙伴,對它來說太重要了。
朝鮮亮出導彈自動化生產能力,不光是給自己壯膽,也是給俄羅斯遞了個“合作信號”—— 你看,我能穩(wěn)定生產導彈,要是在技術、零部件上能互相幫襯,咱們跟美西方談判的話語權不得更足?
而且此前就消息說:朝鮮一直在向俄羅斯供應武器。
這一次,金正恩訪問中國,說不定還會跟普京舉行會面,如果雙方進一步達成合作,那么金正恩這番舉措,就是給俄羅斯準備好了大禮的信號。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跟訪華的關系。
金正恩為啥選在訪華前,亮出這張牌?
這其中或許也有一定的深意,那就是想亮出一點實力。
中朝是傳統(tǒng)友好國家,合作肯定是主流,但外交互動里,“自身實力”從來都是底氣。
朝鮮亮導彈生產能力,不是要跟中國談“軍事合作”,或許是想告訴外界:中朝合作不是 “一方幫另一方”,而是 “兩個有實力的國家互相支持”。
這樣一來,美國想挑撥中朝關系、說中國“庇護朝鮮”,就更沒底氣了;
同時也讓中國看到,跟朝鮮合作,能更好地維護東北亞的平衡 —— 畢竟一個有能力自保的朝鮮,能減少地區(qū)沖突的風險。
這么一捋就清楚了,金正恩視察導彈生產工序,根本不是簡單的“企業(yè)考察”,而是一步精準的“戰(zhàn)略棋”:
對美國,是“你壓我就強”的回應;
對俄羅斯,是“合作共贏”的暗示;
對訪華,或許也是“帶著底氣談合作”的鋪墊。
以后東北亞的局勢,能不因為這步棋變樣嗎?美國會不會調整對朝政策?俄羅斯會不會跟朝鮮繼續(xù)深化軍事合作?
中朝在金正恩訪華中,能達成哪些新共識?
這些都得看后續(xù),但有一點能確定:朝鮮再也不是美國眼里“能隨便拿捏”的國家,而這,就是金正恩想讓美俄最清楚的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