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相當聳動的標題:“議員們知道,如果明年還是Luxon就輸定了”。
這里的“議員們”是指國家黨的議員們。
這篇分析來自Matthew Hooton,新西蘭一位著名政評員,立場為中間偏右。
我們來看看他講的是否有道理。
01
Luxon開始風雨飄搖
最近幾周,新西蘭總理Christopher Luxon漸露風雨飄搖之相。
最近的1 News-Verian民調中(*8月11日發(fā)布),新西蘭總理、國家黨黨魁Christopher Luxon的聲望遭遇重挫。
其“最受歡迎總理人選”支持率跌至20%,創(chuàng)下兩年來最低,僅比工黨領袖Chris Hipkins高出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國家黨整體支持率34%,也只領先工黨1個百分點。
批評者指出,Luxon近期有多場“拙劣”的政治表現。
其中包括:試圖蹭Taylor Swift的熱度——
干預貨幣政策——公開承認在央行宣布利率決定前,會給央行行長“建議”:詳見
以及本周吹噓一項早在四年前就由Ardern政府簽下的亞馬遜投資協議,讓公眾更加失望。詳見:
況且該項目1000崗位為漸進提供、包含周邊行業(yè)的統計方式。而且工地實際狀況為接近停工狀態(tài)。
工地實際狀況:看不到太多動工跡象
亞馬遜奧克蘭西區(qū)工地實際上近年來進展不順,目前傳言會租用服務器的方式運營AWS,而非在這個工地上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
Luxon或許本希望用為亞馬遜站臺,拉抬對其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結果再次弄巧成拙,還不如不去。
以上這些事情中,均包含了Luxon一種時隱時現的政治誤判。
而這些“最后的稻草”可能徹底動搖他的領導地位。
02
逼宮聲漸起
在這連番挫折之中, Matthew Hooton已看到逼宮聲漸起。
Matthew Hooton今天提出: Luxon擔任新西蘭國家黨領袖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
Matthew Hooton的分析認為,國家黨內多數議員已不再對Luxon抱有信心。
“預計數周內,黨團代表就可能正式要求他下臺?!彼麑懙?。
根據 Matthew Hooton的分析, Luxon對現在的處境應該是心知肚明。
Hooton認為,Luxon或會在下周二主動發(fā)起一次秘密信任投票。
什么是秘密信任投票
這一黨團規(guī)則是更換黨魁的關鍵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黨團議員(caucus MPs)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繼續(xù)信任現任領袖。
新西蘭沒有固定的黨魁任期,黨魁完全依靠黨團支持來維持地位。
這一投票的觸發(fā)機制是議員們對領袖失去信心,就可以推動召開黨團會議(通常由黨鞭或一定數量的議員提議)。
無記名投票(secret ballot),避免議員因表態(tài)而遭到報復。若現任黨魁獲得過半數票數,則繼續(xù)留任。
若未獲多數支持,則黨魁職位自動空缺,隨即進行新的領導人選舉。
典型案例:
2020年5月:Simon Bridges在黨團信任投票中敗北,由Todd Muller接任。
2018年2月:Bill English辭職后,國家黨黨團舉行秘密投票,選出 Simon Bridges。
2016年12月:John Key突然辭職,黨團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Bill English。
Matthew Hooton認為,在黨團投票中,但除了副黨魁Nicola Willis 出于禮節(jié)性支持外,“Luxon幾乎無法指望任何票數”。
03
可宣稱的政績:團結了國家黨
國家黨內資深人士雖不愿“太過無情”,但也承認,盡管從未真正認同Luxon,卻多少認可他在四年內斗爭不斷的背景下勉力團結了國家黨。
如果Luxon選擇體面退出,他可以宣稱自己成功統一了國家黨、組建了聯合政府并提拔了新領導人,維護了國家黨的聲譽。
不過,“bloodletting(流血清算)”在政治上往往難以避免。
即便Luxon選擇自行宣布退出,一般也會被視為黨內給予的“寬容”。
若拒絕面對現實,強行拖延,反而可能讓過程更混亂。
新西蘭歷史經驗顯示,即便黨魁更替過程激烈,政黨的民調也往往會短期上升。無論是Ardern → Hipkins,還是Bridges → Muller,或是更早的Bolger → Shipley,這些“宮廷政變”都有其必然原因。
04
最大詬病:不懂用權
Matthew Hooton說,Luxon的問題不止在于個人聲望低迷,更在于選民已開始認為——在幾乎所有關鍵議題上,工黨比國家黨更有能力。
雖然這一判斷未必符合事實,但足以說明公眾對Luxon的反感已成國家黨的最大風險。
黨內人士普遍預期,即便勉強在2026年贏得大選,Luxon也會在聯合政府中更加依賴Winston Peters(新西蘭優(yōu)先黨)與David Seymour(行動黨),從而喪失權威。
事實上,在上一次組閣談判中,Luxon就被指“拱手讓權”,未能掌握談判主動。
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他甚至把領導權“拱手交給了Winston Peters”。
如今,行動黨David Seymour也在推動重寫住房政策。
聯合政府的兩個小黨領袖都比他更為強勢。
這種趨勢若持續(xù),哪怕聯合政府得以連任,Luxon也可能成為“空殼總理”。
05
民間不滿:經濟表現不給力
回顧歷史,1990年代國家黨在民調低迷時,尚可依靠激進改革換來經濟快速復蘇。 而如今,在Luxon領導下,既沒有雄心勃勃的政策,也沒有強勁的增長前景
最新的央行預測顯示:截至2026年3月的經濟增長率僅1.1%,到2027年3月也不過2.7%。
樂觀主義者提到1992-93年,當時1990年的福利削減、1991年的預算和全球經濟放緩使國家黨的支持率降至34%。國家黨在選舉年3月跌至28%,5月仍為29%。
但那是在新西蘭歷史上最激進的改革之后,國家黨接受了民調暴跌的現實,但有信心這些改革很快會帶來強勁經濟增長。
果然,到6月季度,年經濟增長率達到4.4%,到選舉日更是驚人的7.3%。
然而,相比之下,Luxon政府沒有任何理由解釋國家黨民調低至30%,也沒有任何措施可能在選舉年帶來如此強勁的增長。
這讓人更加懷疑,Luxon是否還有機會帶領國家黨取得勝利。
06
接班人可能是誰
在潛在接班人方面,副黨魁Nicola Willis因過度忠誠而未能展現領導力。
保守派寵兒Simeon Brown被視為過于年輕,且在社會議題上立場偏激。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兩位:
Erica Stanford:在教育政策上表現突出,擁有奧克蘭北岸的安全選區(qū)“East Coast Bays”,與國家黨前傳奇戰(zhàn)略家Murray McCully淵源深厚。
Chris Bishop:在交通、基礎設施、住房與資源管理法改革方面成績顯著,被認為是黨內“最強表現者”。他成功拿下傳統工黨票倉Hutt South,展現了跨黨派的選票號召力。他的賣點包括他知道如何讓工黨選民投票給國家黨。
這篇分析認為,無論是Stanford還是Bishop,都比Luxon更了解新西蘭社會現實,也更有能力應對多重挑戰(zhàn)。
Luxon希望新西蘭經濟自行好轉的愿望,
看起來正在落空,
他很可能等不到經濟指標恢復的日子。
根據這篇分析,
國家黨內部預計會在圣誕節(jié)前完成權力交接,
以避免2026年大選前局勢進一步惡化。
“Luxon必須面對現實——在他的帶領下,國家黨明年沒有勝算?!蔽恼抡f。
ref:
https://www.nzherald.co.nz/business/economy/christopher-luxon-faces-leadership-crisis-as-national-mps-lose-confidence-matthew-hooton/MM7G2Q7XVJBUPCI7AHRVWBJMYQ/?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