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8月11日傍晚,延安棗園的電報機“嗒嗒”作響,一份簽著“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密電發(fā)往晉察冀軍區(qū):請每月付白求恩一百元津貼,并全力支持其在前線的醫(yī)療計劃。這份電報語氣簡短,卻包含著中共中央對一位外籍醫(yī)生的深切關懷。
電報發(fā)出的三天前,白求恩剛剛把松巖口“模范醫(yī)院”的草圖遞交到司令部。他滿臉灰塵,手里仍握著手術刀。聶榮臻勸他先睡一覺,他擺擺手:“傷員等不了,我也睡不著。”一句半帶口語的話,讓在場軍醫(yī)有些羞愧——這位加拿大人比任何人都像八路軍。
很快,津貼的消息傳到五臺山。參謀為白求恩送來文件,他隨手塞進藥箱,一瓶青霉素壓在上面。等忙完手術,聶榮臻專門找他談話:“這是毛主席的指示,必須落實?!卑浊蠖髡驴谡?,額頭還帶血跡。他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搖頭:“我來這里不是為了拿特殊待遇。”
“這是組織決定?!甭櫂s臻語氣嚴肅,“延安對待每位專家都有補助,不能因為你是外國人就例外?!蔽萃獠耢楸伙L吹得吱呀直響,空氣中滿是碘酒味。白求恩擦了擦指尖,認真地反問:“難道因為我是外國人,就應當比中國同志多拿九十九元?”一句帶著火藥味的話,讓屋里安靜下來。
面對堅持,軍區(qū)只得退一步——津貼照開,但以白求恩名義存入后方醫(yī)院的“特別醫(yī)療費”賬簿。賬目公開后,護士們才知道,那一百元大部分被白求恩換成了紗布、止血鉗和手術燈泡。有意思的是,他還悄悄留下五元,理由也很直白:“戰(zhàn)士每月一元,我取五元,算是給自己訂個‘高級班士兵標準’?!?/p>
電報事件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白求恩已經靠頑皮的“硬脾氣”贏得尊重。三月上旬,他從漢口輾轉山西途中,遭遇日軍低空轟炸。運送醫(yī)藥的騾馬被炸死,他冒著彈雨沖回火車廂搶藥箱。有人吼他:“你別命不要了!”他卻大笑:“子彈認不出國籍!”那一次,他扛回了全部外科器械,也扛回了后來救活上千條生命的機會。
時鐘撥回到更早。1890年,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的牧師家庭,祖父是名外科醫(yī)生。戰(zhàn)爭、貧病和失業(yè),讓他早早認識到,僅靠手術刀難救所有人,于是投身西班牙內戰(zhàn)、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再到跨洋來華。一路走來,不得不說,他的理想逐步從“治病救人”擴展成“醫(yī)治社會”。
來到延安后,他發(fā)現(xiàn)八路軍醫(yī)療體系最大的短板不是藥品,而是系統(tǒng)訓練。于是他搞了個“五星期計劃”:早操講解衛(wèi)生、下午示范縫合、夜里集中討論病例。訓練結束第三天,部隊遭遇伏擊,學員們照樣能在野地里完成急救,這讓他興奮得像個孩子,連續(xù)兩夜寫工作報告給毛澤東。
晉察冀秋季“掃蕩”開始時,“模范醫(yī)院”被迫拆除。門框剛立起的消毒室只存了一個上午就撤離。有人說他折騰白費功夫,他擺手:“沒有嘗試,就不知道極限在哪?!笔潞蟀浊蠖髦鲃訖z討:正規(guī)病房在游擊區(qū)確實不現(xiàn)實。他能低頭,能改進,更能立刻重新上路,這股子勁對邊區(qū)醫(yī)生刺激很大。
拒收津貼后,白求恩更像把自己綁在了前線。十月,他率“流動醫(yī)療隊”在冀中平原穿行,四個多月行程七百公里,手術三百余次。晚上兩點查房成了慣例,馬燈照著土炕,他彎腰掖被角,動作輕得像怕驚醒嬰兒。許多老兵說,最怕的不是傷口疼,而是白大夫半夜突然出現(xiàn),盯著繃帶冷不丁來一句:“換得不夠干凈,再拆!”
1939年11月,東征回程途中,白求恩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劃破。為了趕工,他沒戴手套就繼續(xù)術式,丹毒順傷口入血。他自己切開排膿,仍然不肯后撤。與此同時,黃土嶺戰(zhàn)役打響,他一瘸一拐趕到最近的王家莊,再強撐兩日高燒才被抬下陣地。11日夜,他在擔架上還囑托護士:“頭部腹部的千萬別漏,我在這兒等。”
12日凌晨5點20分,心跳停止。那枚始終拒絕特殊津貼的心臟,終于也拒絕繼續(xù)跳動。聶榮臻親自為他選棺,五臺山下松濤陣陣。送行隊伍走一個村,村民就擺一鍋窩頭。有人哭著說:“他看病分貧富,可從沒分中國人外國人?!?/p>
同年12月21日,毛澤東寫下《紀念白求恩》。文章只有三千余字,卻把這位加拿大醫(yī)生的形象定格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八個字后來成了全軍醫(yī)務人員的座右銘,也讓那份“一百元津貼”的故事在戰(zhàn)士茶余飯后代代流傳。
至此,答案已經清晰:白求恩拒絕的不是關懷,而是不必要的優(yōu)待。他用行動回答了當年那句反問——“就因為我是外國人?”——在戰(zhàn)壕里,這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