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露,恰逢農(nóng)歷七月十六。天文上,太陽此刻行至黃經(jīng)165度,標志著孟秋的結(jié)束,仲秋的開篇。夏的熱氣漸漸收攏,寒氣開始露頭,一日涼似一日。你會發(fā)現(xiàn),午間依舊陽光暖融,但到了傍晚,風已帶著刺骨的冷意,得慢慢收起短袖,添一件薄衫。
白露不僅是一個節(jié)氣,更是一把鑰匙,輕輕轉(zhuǎn)動,便打開了秋天真正的大門。候鳥開始南歸,稻谷染上金黃,農(nóng)人忙著收割,灶臺上炊煙緩緩升起。從飲食到起居,從田間到爐火,中國人世世代代在這一天里,都有自己的一套“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不是束縛,而是和自然對話的方式,順時而行,也順心而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边@是杜甫的詩,也是每個漂泊在外的人在白露的心境。白露這個名字很形象——晝夜溫差大了,空氣中的水汽在清晨凝成晶瑩的水滴,聚在草尖、葉面,好似串串珍珠掛在大地的發(fā)絲上。
在古人的眼里,白露不僅代表著氣溫的轉(zhuǎn)折,也是一種氛圍。一年四季,秋屬金,金色為白,冷露凝霜,故名“白露”。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边@是天地陰陽流轉(zhuǎn)最直觀的體現(xiàn)。
白露還有“三候”的自然標志: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燕子返南);三候群鳥養(yǎng)羞(貯食過冬)。這幾候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你若早起到田邊走一圈,或許真能看見雁陣在天,或聽到雀子嘰嘰喳喳,把糧食一粒粒銜回來藏好。
更有趣的是,民間在白露有一些獨特的習俗——江南人喝“白露茶”,福建福州人“白露吃龍眼”,太湖漁家還會祭禹王求水路平安。每一地的習俗,都是當?shù)厝伺c氣候、物產(chǎn)對話的結(jié)晶。
白露“3多吃”——應(yīng)時而食,暖里生香
多吃之一:番薯
舊時農(nóng)家常說“白露吃番薯,不會胃酸苦。”這時候的番薯粉粉甜甜,蒸一籠,熱氣騰騰地剝開,像小太陽般暖手暖胃。
家常做法:番薯洗凈切塊,上籠蒸熟,可直接食用,也可加點蜂蜜搗成泥,做成小點心。
多吃之二:白露茶
白露時節(jié)采的秋茶,經(jīng)過夏季的烈日淬煉,帶著幾分火氣,卻不會澀,茶香醇厚綿長。
家常泡法:取5克干茶,用80℃左右的水沖泡,第一泡潤茶不飲,從第二泡開始,慢慢品,回甘悠長。
多吃之三:桂花米酒
江南人在白露往往釀米酒,也會在酒里加入新開的桂花,香氣馥郁。晚飯后小酌一口,全身都暖。
家常做法:糯米蒸熟,涼至手溫,拌入酒曲,裝入陶罐密封發(fā)酵,待酒色微黃,加入洗凈晾干的桂花,封存一夜即可飲。
白露“3不吃”——避一時之口福,換長久安穩(wěn)
不吃之一:過寒的冰凍食品
此時脾胃易受涼,冰鎮(zhèn)飲料、雪糕等入口雖爽,卻傷內(nèi)里暖氣。
不吃之二:油膩厚重的肉類過量
秋初不宜大魚大肉猛補,容易積滯不化,不如細水長流慢慢調(diào)養(yǎng)。
不吃之三:辛辣燥烈的食物
秋本就燥,大量食用辛辣干硬的食品,容易讓口舌喉嚨生澀,不利于順應(yīng)時氣。
白露“3不做”——古人的告誡,今人的安身
不做之一:夜臥露天
古人“白露身弗露”的勸告,實在有理。早晚溫差大,露水重,睡在戶外易受風寒。
不做之二:晨霧中鍛煉
白露后晨霧濃,空氣濕且涼,且可能帶塵,貿(mào)然在霧里跑步,對呼吸道是負擔。
不做之三:急忙添厚衣
“春捂秋凍”有其度,衣要一點點加,讓身體適應(yīng)氣溫變化,但老人、小孩或體弱者,應(yīng)先隨溫度添衣。
白露的生活提示
白露過后,是收斂的時光。夜長晝短,宜早睡,早起見日,少熬夜。傍晚時分,不妨煮一壺白露茶,配一碟蒸番薯,聽風過屋檐,露落芭蕉。
秋天,是一年里最適合思念的季節(jié)。杜甫寫“月是故鄉(xiāng)明”,白居易感嘆“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無論是羈旅之愁,還是田園之樂,白露總能喚醒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白露,是一把鑰匙,打開了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仲秋之門。順著節(jié)氣去生活,就像順水行舟,不急不緩,安然自得。古人的“3多吃3不吃3不做”,看似繁瑣,其實是與自然交流的禮節(jié),是生活的溫柔囑托。
季節(jié)不會說話,但露珠會告訴你冷暖;農(nóng)諺也不會騙人,它是歷代生活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愿你在白露之后,添衣添暖,更添幾分從容與詩意。
富貴說:
“節(jié)氣是四季的日記,讀懂它,便讀懂了生活?!?br/>“露珠教會我們,越是寒涼,越要溫柔對待自己?!?/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