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介紹一個二婚婆娘還有四個娃娃,現(xiàn)在不想走了,我要不要留她下來?”
32歲的王浩發(fā)出這句話時,網(wǎng)友們瞬間炸開了鍋。
有人罵他傻,自己都養(yǎng)活不起了,還要搭上一個婆娘四個娃!
還有人說當(dāng)年多爾袞帶一個娃的都玩不明白,你一個四川窮小伙居然敢試四個娃的?
可王浩哪有心思再去管網(wǎng)友,因為那帶四個娃的女人,已經(jīng)賴在他家不走了!
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jié)尾
相親變故
事情得從頭說起。王浩是四川眉山農(nóng)村的,32歲了還是光棍一條。
家里窮得叮當(dāng)響,住的房子漏風(fēng)漏雨,一到下雨天就得滿屋子放盆接水。
就這條件,哪個姑娘愿意嫁?
他托遍了關(guān)系找媒人,好不容易村里的潘阿姨答應(yīng)給介紹一個,可等了大半個月也沒動靜。
直到8月的一個下午,王浩正在家里愁眉苦臉,突然聽見敲門聲。他打開門,整個人都傻了。
門口站著個三十來歲的女人,長得倒是清秀,可懷里抱著個娃,背上還背著個大竹簍。
女人怯生生地開口:“你好,這是王浩家嗎?”王浩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是…是的,你找誰?”
得到肯定答復(fù)后,女人松了口氣,直接表明來意——她潘阿姨介紹來,給王浩當(dāng)媳婦的。
聽了女人的話,王浩愣愣地點了點頭。雖然女人是二婚帶娃的,但自己這條件也沒得挑了。
于是,他趕緊把人讓進(jìn)屋,還幫著把竹簍放下,倒了杯水。
女人叫玉珠,她沒喝水,先喂懷里的娃。王浩看那孩子不到一歲,心里覺得還能接受。
可正當(dāng)他想跟玉珠好好聊聊時,旁邊突然蹦出來三個孩子!
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大的看著都快上初中了。
王浩以為是鄰居家的孩子來搗亂,趕緊攆:“小朋友,去別處玩!”
玉珠卻攔了下來,解釋說,他們是跟她一起來的。
王浩心里咯噔一下,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三個也都是玉珠的孩子。加上懷里的,一共四個!
四個孩子!王浩當(dāng)時腦子嗡的一聲,差點沒站穩(wěn)。
潘阿姨明明說只有一個孩子,怎么變成四個了?他立馬掏出手機給潘阿姨打電話。
電話那頭潘阿姨也嚇了一跳:“四個娃娃?她沒跟我說??!”
聽著電話那頭媒人著急的聲音,王浩本以為這相親能算了。
沒想到,媒人反倒開始和稀泥,說這樣正好,王浩還沒孩子,這下子直接兒女雙全了。
不僅如此,她還讓王浩別嫌棄,畢竟就他那條件,有人愿意嫁就不錯了。
王浩一聽這話,立馬急了,一個他還能接受,四個他得怎么樣?
何況另外三個都那么大了,俗話說“半大小子,餓死老子”,他想留也得能養(yǎng)得起?。?/p>
可媒人卻不管這些,表示自己還有事要忙,直接掛了電話。
趕客拉鋸戰(zhàn)
聽著電話里的忙音,王浩是天都塌了。
他轉(zhuǎn)身直接對玉珠下了逐客令,問玉珠來的路費多少,他給報銷讓她回去。
玉珠眼珠一轉(zhuǎn),表示要八百,王浩咬咬牙:“我給你一千,你帶著孩子回去?!?/p>
可玉珠就是不走。她找各種理由:路途遙遠(yuǎn)不知道怎么回去,天快黑了,孩子衣服打濕了,人生地不熟買不到票。
說著說著,聲音里還帶上了哭腔。
男人最怕女人哭,看著玉珠這樣,王浩瞬間心軟了,同意讓她們住一晚,但明天必須走。
他以為這事就這么完了,誰知道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被廚房里的聲音吵醒了。
推開門一看,玉珠已經(jīng)在做早飯了,那架勢就跟在自己家一樣。
幾個孩子則圍在灶臺邊上,吵著要吃大碗。
看著玉珠的架勢,王浩氣不打一處來:他昨天剛買的雞蛋全被玉珠打了做面條,連他舍不得吃掛在房梁上的香腸都切了。
雖然心疼自己的糧食,但他到底心軟,只讓玉珠和孩子們吃完趕緊走。
然而,玉珠就像沒聽見一樣,還招呼他幫忙端鍋。
那幾個孩子吃飯跟打仗似的,滿滿一大盆面條,眨眼就見底了。
吃完了飯,王浩又開始趕客,可玉珠就是賴著不走,一會說下雨了,一會說路不好走。
不僅如此,她還厚著臉皮說:“我除了孩子多點,其他都挺好的。”
王浩滿心無奈,可沒想到天還真下起了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幾天。
玉珠也就這么順勢住了下來,每天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模瑥埩_著洗衣做飯。
而王浩看著玉珠這樣,心里的想法竟然也慢慢變了。
以前他一個人,家里冷鍋冷灶,現(xiàn)在雖然吵鬧,但也有了人氣。
而且玉珠做飯確實有一手,那香味能把隔壁鄰居都饞哭。
最主要的是,這么多年的光棍生活,突然有個女人照顧,那滋味兒真不一般……
拼湊的家庭
再后來的事,用王浩的話說就是“沒有不吃腥的貓”。
兩個人生米煮成了熟飯,想分也分不開了。玉珠的死纏爛打終于得逞,王浩也認(rèn)了這個現(xiàn)實。
消息傳開后,網(wǎng)上吵成了一鍋粥。
有人說玉珠不容易,生活再怎么不好,四個孩子也一個都沒丟,一般人做不到。
也有人替王浩擔(dān)心,畢竟養(yǎng)四個娃要累死,兩人早晚得因為錢的事鬧矛盾。
更有人一針見血:“這哪是什么愛情,就是兩個走投無路的人抱團取暖?!?/p>
一個窮得娶不上媳婦,一個帶著四個孩子沒人要,湊合過日子罷了。
確實,數(shù)據(jù)顯示,30到34歲的男性,有四分之一都是光棍,而他們中超過六成都在農(nóng)村。
像王浩這種沒車沒房的,想找個黃花閨女根本不可能。
而玉珠帶著四個孩子,在婚姻市場上更是沒有任何籌碼。
兩個人之所以能在一起生活,不過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罷了。
可他們現(xiàn)在到底是在一起了,大家也不再說什么風(fēng)涼話,只能祝他們好好生活。
雖然孩子是多了點,但兩個都是勤快本分的人,他們一起努力,總不至于餓著孩子。
只是這樣拼湊出來的家庭,到底能走多遠(yuǎn)?是相濡以沫還是一地雞毛?
結(jié)語:
王浩和玉珠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底層婚戀的無奈。一個32歲的農(nóng)村光棍,一個帶著四個孩子的離異女人,在現(xiàn)實面前都沒有太多選擇。只希望他們能相互扶持,給孩子們和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溫暖的家,大家覺得呢?
當(dāng)事人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