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這臺新機iQOO Z10 Turbo Pro+之后,講實話要問這臺手機好不好?我的回答“既然是新機”,那么肯定極致是必然,沒什么好糾結的。
于是因為官方宣傳口語突然提到兩個字“強芯”,所以又引發(fā)了我很強烈的思考,什么是強芯,何為強芯?
依然以iQOO Z10 Turbo Pro+曝光的新機為例,從官方的語氣中完全可以得出處理器大概率就是天璣芯片,要問具體是天璣什么芯片,我跟你講就是天璣9400+,而這個芯片雖然在官方口氣中能和驍龍最新的芯片相提并論
然而我不否認官方的觀點,但從普通消費者角度來看“天璣芯片還是要從實踐角度出發(fā)”也就是說天璣好不好,靠官方吹噓,靠數碼博主吹噓是沒什么用的,真正要從“體驗”出發(fā),而體驗分為“廣泛與個別”
但是我對天璣芯片的基本認知是什么呢?“跑分是次要的,關鍵在于功耗”而功耗是什么?簡單指向就是兩個字“續(xù)航”,而關于這臺手機的芯片前面已經說過了,采用天璣9400+,講個道理,雖然極致性能或許會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舉個例子,就算再不濟,任何手游在720P的畫質下,能保證60幀穩(wěn)定還是可以實現的
因為架構包含1顆3.73GHz Cortex-X925超大核、3顆Cortex-X4超大核和4顆Cortex-A720大核,同時還有所謂GPU采用12核Immortalis-G925,支持光線追蹤及天璣倍幀技術2.0+“不過這一切背后永遠不可能偏離,功能降低之后,這些體驗才生效”,以上就是我對天璣9400+的理解!
或許很多人會吐槽“天璣芯片”怎么怎么不好?但是在我這里真的沒什么好,更沒有什么不好,一切的好壞均存在于“需求”,而對普通的人的好處無疑是把“性能紅利”折成三張鈔票,哪三張鈔票呢?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
1、時間鈔票:我們都知道雖然旗艦手機的芯片確實非常的強悍,但是有的時候,如果你談到“用”或許中端機會比旗艦來的好一些,為什么?答案很簡單旗艦主打極致,而中端機主打的是日常用機,所以在我看來像所謂中端芯片雖然沒有旗艦芯片極致,但在APP冷啟動總耗時上確實有明顯的縮短,舉個例子每天假設省 2.7 s,一年≈16 分鐘
2、體驗鈔票:以目前屏幕廣泛參數舉例,那就是120 Hz+ LTPO,講實話滑動丟幀率假設在0.8%→0.1%,那么眼睛對流暢最敏感的多巴胺在哪里?肯定不是參數,而是屏幕的材料、屏幕測材質這些等
3、殘值鈔票:永遠要記住不要盲目去買一臺手機,也不要盲目去關注一個處理器而買手機,因為一年后二手均價基本都會很便宜,包括曾經的“被熱評的強芯”。
而普通人的壞處是什么?性能其實有智商稅的,而一旦性能成為智商稅,那么我跟你講就會出現三個賬單
1、續(xù)航:我們暫且以目前動輒7000毫安為例,單純就是日常社交和看看視頻差不多8.5小時,強芯機型的續(xù)航基本在8小時左右,而換算為充電寶,基本充電寶為1萬毫安甚至更多,這里以1萬毫安為例,重量230G,等于多少個雞蛋,由此得出續(xù)航就是一個賬單!
2、錢包:永遠不要拿自己的手機和目前主流相比,因為就算再好,也有價差,同時在一段時間內或許“這些主流手機降得比你手里產品更瘋狂”
總之一句話:強芯固然是真香的產品,但再強也要考慮一下“場景化體驗”才能做決策,到底是誰適合沖首發(fā)買買買,外出黨所謂的強芯就是生產力,而游戲黨的強芯就是剛需,養(yǎng)老黨的強芯就是性能智商稅,帶著以上的思維,你自行判斷iQOO Z10 Turbo Pro+采用天璣9400+到底是什么人的需求!其實已經一目了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