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事兒鬧得挺大的,他們打算和中國企業(yè)簽個大單子,高鐵項目,金額高達200億美元,可伊朗自己不會全掏腰包。這不是啥新鮮事兒,早幾年就提過,但現在又熱起來了。伊朗國土大,城市間距離遠,德黑蘭到馬什哈德的鐵路線是條老線,全長926公里,有50個站,每天人來人往,客流量大得嚇人?,F在的火車時速最高160公里,跑一趟得花不少時間。伊朗想升級成高鐵,時速提到200公里,德黑蘭到馬什哈德來回最快6小時,這對老百姓來說,出行方便多了,尤其是去馬什哈德朝圣的人,年年幾千萬。
為什么伊朗這么急著搞這個?簡單說,經濟壓力大,基礎設施落后,得拉動內需。伊朗這些年受制裁影響,油價波動,通脹高,民生問題多。修高鐵不是面子工程,是實打實的民生事兒,能省油、省時間,還能帶活沿線經濟。想想看,線路電氣化,信號系統(tǒng)升級,部分區(qū)段加復線,運力上去了,物流順了,城市間聯系緊了。伊朗政府算過賬,這筆投入值,長期看回報高。但錢從哪兒來?伊朗財政緊巴巴的,國家預算兜不住這么大窟窿,得找外援。國家發(fā)展基金批了部分錢,但總共200億刀,伊朗自己出不起全款,得靠中方貸款或別的融資方式分擔。
回溯一下,這項目不是一蹴而就。早在2016年,就有中國企業(yè)參與電氣化改造,合同值21億美元,中方貸款占85%,還承諾5年維護。那時候開工熱鬧,工期定42個月??珊髞砟?,伊核問題反復,美國退出協(xié)議,制裁升級,資金卡殼,進度拖拖拉拉。項目有名無實,塔吊停了,材料堆著,工人等著。伊朗這邊也得反思,管理上有些臨時變卦,合同執(zhí)行不嚴。到了2023年10月,雙方又談融資,伊朗把預算亮出來,升到200億級別,得用基金支持。伊朗官員直說,錢得想辦法湊。
2025年8月26日,伊朗道路和城市發(fā)展部長法爾扎內·薩德格公開放話,說合同快簽了,就在總統(tǒng)佩澤什基揚訪華時敲定。這部長是女的,在伊朗政壇挺活躍,她強調政府決心減旅行時間,這線路忙得要命,年運幾千萬乘客??偨y(tǒng)佩澤什基揚上臺后,推動經濟建設,這項目是他任內重點。
融資模式是關鍵。伊朗不會全出錢,估計中方貸款大頭,或許用資源換基建。伊朗石油天然氣多,用長期供給抵押工程款,有先例。合同得寫細,價格波動怎么穩(wěn),風險怎么分,第三方怎么介入,保險怎么配。這些專業(yè)事兒,拿不下來,就空談。伊朗得立規(guī)矩,按合同走,別臨時改主意。中企得盡調深,方案硬,合規(guī)嚴。簽得好,路就通;簽得糊涂,又卡殼。
從地緣看,這項目不光是修路,是信號。伊朗想把注意力拉回國內,穩(wěn)人心。中國企業(yè)呢,在高風險區(qū)練手,用市場化方式做項目。雙方都求穩(wěn),規(guī)則得護合作。基礎設施周期長,回報慢,沒穩(wěn)定沒人投。伊朗得給預期,政策穩(wěn),匯率管,款項兌,安保做。中國要現金流,法律保,風險擔。這些進合同,事兒就簡單。
這合同是伊朗拉經濟、中國擴影響的結合。不會全由伊朗出,融資混搭,風險共擔。成敗看執(zhí)行,規(guī)則定勝負。老百姓受益,政府得政績,企業(yè)賺回報。事兒接地氣,就這么點事兒,但內涵深,牽扯地緣、經濟、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