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還在狂奔。
前段時間,東阿阿膠發(fā)布了2025年半年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xiàn)了30.51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1.02%。凈利潤呢?8.18億元,同比增長10.74%。
這是什么概念?我們再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根據(jù)去年的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東阿阿膠實現(xiàn)了59.21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和15.57億元的凈利潤。這個凈利潤,是2019年以來的新高。公司的毛利率,也升到了72.42%。是近十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說,東阿阿膠是在一份尤為亮眼的業(yè)績的基礎(chǔ)之上,又往前邁了一步。
這就厲害了。要知道,就在幾年前的2019年至2020年,東阿阿膠曾經(jīng)陷入過極其嚴重的經(jīng)營危機。2022年初的四個月里,公司的市值從324億元,一路下滑到了不足200億元。2023年,還一度傳出過“瀕臨破產(chǎn)”的消息。
那么,這場“翻身仗”,是怎么做到的?
原因很多。有人歸功于“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有人歸功于“精細化”管理。還有人,歸功于“年輕化”戰(zhàn)略。
是的。年輕化。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東阿阿膠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年輕人的產(chǎn)品。比如,像零食一樣開袋即食的“桃花姬阿膠糕”??梢噪S時用牛奶、咖啡沖泡的速溶阿膠粉“小金條”。各種各樣的阿膠軟糖。甚至阿膠奶茶。數(shù)據(jù)顯示,光是“桃花姬”這個單品,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元。而在線上這個年輕人的主戰(zhàn)場,東阿阿膠的收入增速也超過了50%。在一些直播間,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已經(jīng)超過了一半的占比。
這一屆的年輕人,已經(jīng)吃起了東阿阿膠。這一屆的年輕人,也在某種意義上救活了東阿阿膠。
這就有意思了。東阿阿膠的核心用戶,不應(yīng)該是中老年人嗎?這里頭,怎么還有年輕人的事兒?
和你分享一點我的看法。更具體一點來說,是這么一個詞。
我稱之為,贖罪經(jīng)濟。
什么是“贖罪經(jīng)濟”?
簡單來說就是,今天的市面上,有這么一類商品。它們能提供一種非常特別的價值。那就是,讓你“心安理得”。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一邊,是各種媒體上無處不在的健身博主、完美身材。那些清晰的馬甲線,和健康的飲食習(xí)慣,會提醒我們要自律、要健康。另一邊,又是深夜的外賣軟件,商店里的甜品,各種風(fēng)味的美食,在告訴我們要快樂、要享受。
這種矛盾,投射到我們的內(nèi)心,就變成了一場拉鋸戰(zhàn)。一邊,是“我應(yīng)該更健康”的焦慮。一邊,是“我就想吃這口”的渴望。這種拉鋸,會體現(xiàn)在我們每天的消費選擇上。左手,買了雙層芝士牛肉堡。右手,就必須有一瓶“0糖0脂0卡”的氣泡水。
這種“精神分裂”,本質(zhì)上是一種精心計算過的心理平衡儀式。
當(dāng)一個年輕人吃下一顆阿膠軟糖的時候,他真正在乎的,可能不是那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阿膠成分。他在乎的,是吃完一頓火鍋之后,內(nèi)心還能不能重新歸于平靜。
那份“我今天也為健康做了點事”的安心感,可能才是這顆軟糖最大的價值。
因為它會告訴你,沒關(guān)系,剛才那頓火鍋,不算數(shù)了。
于是,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市場,開始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無糖飲料的市場規(guī)模,從2014年的16.6億元,上升到了2020年的117.8億元。功能性軟糖市場,從2014年的32億元,上升到了2023年的140億元。養(yǎng)生零食市場,也預(yù)計將在2026年,達到驚人的7514億元。
可是,這么奇怪的心理需求,到底是從哪兒來的?怎么就撐起了這么龐大的市場?
我們以前講過一個概念。叫,心理賬戶。
今天我們就不復(fù)習(xí)復(fù)雜的定義了。只講一句簡單的白話。
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為不同的事,開了不同的賬本。比如,“人情往來”的賬本。比如,“日常開銷”的賬本。當(dāng)然,也有“健康與自律”的賬本。
每當(dāng)做了“不健康”的事兒,我們就都是在這個賬本的“借方”,記下了一筆負債。
今天熬夜刷劇了?對不起。欠下一筆。沒忍住吃了一塊蛋糕?再欠一筆。坐了一天都沒站起來過?又欠一筆。
這筆債,不是錢。但是,會變成一種心理壓力。一種,“我又搞砸了”的負罪感。
日積月累,這筆債會越欠越多。而這種負債累累的感覺,會帶來失控感。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赡軙X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失控感,是人類最深的恐懼之一。
那怎么辦?
很簡單。平賬。
既然可以有“借方”,那也可以有“貸方”。這個時候,能“贖罪”的商品,就體現(xiàn)出價值了。它是一筆可以讓你快速存入“健康與自律”的賬本的“健康信貸”。它能幫你把賬做平。
東阿阿膠的軟糖,就可以是這筆“信貸”。
當(dāng)你撕開包裝,吃下軟糖的時候,“還款”的動作,就已經(jīng)在心理上完成了。賬平了,內(nèi)心的焦慮警報,也就暫時解除了。你的生活,又回到了自己的掌控之中。這種感覺,就像是在經(jīng)歷了一場混亂之后,終于把房間收拾整齊了一樣。
至于“阿膠是不是真的有用”,其實沒有那么重要。畢竟,這個問題,其實依然有不小的爭議。
真正重要的,是那個“吃下去”的動作,是那場“補償”的儀式。
所以,你看。
今天很多年輕人在買的,其實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補品,而是通過消費,外包自己的“意志力”,換回一份內(nèi)心的“掌控感”,一種快速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的工具。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能理解今天很多有趣的商業(yè)現(xiàn)象。
比如,那些能夠“贖罪”的商品,是怎么被賣到消費者手上的?
首先,是“贖罪”的門檻,足夠低。
過去吃阿膠,那是件大事。要買阿膠塊,回家用文火慢燉。這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但也極其麻煩?,F(xiàn)在,撕開一顆軟糖的包裝,丟進嘴里,整個過程不超過3秒鐘。比點一份外賣還快。
補償行為,要比放縱行為本身,還要簡單。
其次,是“負罪”的瞬間,足夠準。
它們的名字,不叫“養(yǎng)生”,不叫“健康”。它們的名字,叫“熬夜修復(fù)神器”,叫“火鍋刮油伴侶”,叫“加班回血能量棒”。它們瞄準的,是負罪感特別強烈的瞬間。它們賣的,是特定場景下的“心理急救包”。
它們不定義功能。它們定義場景。
最后,是“不完美”的故事,足夠新。
你不是在“一邊作死,一邊自救”。你是在“朋克養(yǎng)生”。
你不是意志力薄弱的小饞貓。你是懂得平衡的智慧生活家。
你不必為你的不完美感到羞愧。你應(yīng)該為你的不完美感到自豪。
這種營銷方式,我稱之為,負罪感營銷。
當(dāng)然,這種營銷方式,也有硬幣的另一面。
比如,它有它的風(fēng)險。這到底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救贖”,還是一種“文字游戲”?比如,它有它的爭議。這到底是一種“情緒解藥”,還是一種“智商稅”?商品的價值,到底應(yīng)該是物理的、可驗證的,還是說,只要能提供心理慰藉和情感滿足,就可以?比如,它有它的悖論。那張方便快捷的“贖罪券”,會不會反而成了我們通往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通行證”?因為喝了無糖可樂,就心安理得地多吃了一份炸雞。因為吃了燃脂糖,就理直氣壯地放棄了晚上的運動。我們會不會非但沒有被拯救,反而陷得更深了?
這一切,都讓“贖罪經(jīng)濟”變得越來越復(fù)雜。
它一邊告訴我們,想要賺到今天的錢,就得理解今天的年輕人。想要理解今天的年輕人,就得知道他們在乎什么。
又一邊告訴我們,這個時代里,人們的渴望、焦慮,和掙扎。
過去,商業(yè)是提供確定性的解決方案。我有一個問題,你給我一個答案。
現(xiàn)在,商業(yè)也開始提供充滿彈性的和解方案。我有一個問題,你幫我消滅問題。
我們能更好地和那個渴望享受,又心懷焦慮的,不完美的自己,達成和解了。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理解了這一切,我們或許才算是真正理解了這一屆的年輕人,理解了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
這個,充滿了矛盾,又充滿了機會的,消費時代。
觀點/ 劉潤主筆/ 二蔓/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第2712篇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機構(gòu)或個人抓取本文內(nèi)容,用于訓(xùn)練AI大模型等用途
PS:親愛的朋友,距離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度演講”,還有45天。
為了這場演講,我一刻不敢停歇。我會把這一年咨詢、參訪、請教、游學(xué)的精華,濃縮成一場4小時的演講,向你匯報。我為你準備了歷年演講的PPT、回放以及全文稿。歡迎你
線下門票也已同步開售,現(xiàn)在購買,還可以享受早鳥優(yōu)惠價。
點擊下圖可以了解詳情。10月25日,上海。我們不見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