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你是不是也被一個叫“楊蘭蘭”的名字刷屏了?
23歲,澳洲醉駕逆行,法庭上甩出7000萬澳元保釋金,銀行賬戶余額高達(dá)2700億澳元——折合人民幣1.35萬億!
什么概念?比中國一年GDP的1%還多。馬斯克看了沉默,貝索斯直呼內(nèi)行。
可問題是——這事兒,全是假的。
至少,那幾個驚天數(shù)字,純屬網(wǎng)友腦洞大開的“賽博神話”。
外媒查無此人,官方辟謠連連,連“保釋金7000萬”這種離譜說法,都被澳大利亞司法部門打臉:“不存在?!?/p>
真實情況是:一名23歲華裔女子楊蘭蘭(音譯),在悉尼駕駛勞斯萊斯逆行醉駕,撞上電臺名嘴司機(jī)的車。她被控酒駕、拒做酒精測試、造成人身傷害,還新增一項“未向警方提供個人信息”。
保釋條件是:晚上8點(diǎn)到早上6點(diǎn)不準(zhǔn)開車、不能離開公寓、每周報到三次。
至于“天價保釋金”?壓根沒提。
但就這么個普通涉外案件,愣是被網(wǎng)友編成了《繼承者們》現(xiàn)實版。
一夜之間,“楊蘭蘭”成了財富密碼、神秘代號、階級符號。有人說她是“天龍人”,有人猜她背后是“隱形豪門”,還有人說她身份一露,就得“坐牢都不夠”。
可笑嗎?可悲。
我們不是在關(guān)心一個真實的案件,而是在集體意淫一場“富家千金凌駕法律”的爽文劇本。
更魔幻的是,這位楊蘭蘭本人,確實有點(diǎn)“謎”。
23歲,住悉尼頂級海景公寓,開兩輛勞斯萊斯(一輛60萬美元,一輛80萬),車上還擺著限量款Labubu玩具。被捕時穿香奈兒,有“保鏢”隨行,面對鏡頭全程遮臉,鄰居稱她“禮貌又害羞,但很少見”。
這些細(xì)節(jié)真實存在,也足夠讓人起疑:
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哪來這么多錢?父母是誰?做什么的?錢怎么來的?她為何拒交個人信息?是傲慢,還是怕暴露什么?
這些問題,目前無解。
但正是這種“信息真空”,給了謠言瘋狂滋生的土壤。當(dāng)真相缺席,傳說就會登場。
于是,1.35萬億的存款橫空出世,7000萬保釋金秒到賬,仿佛不把她的財富夸張到宇宙級,就不足以滿足大眾對“特權(quán)階層”的想象。
可冷靜想想:真有1.35萬億存款,她還需要住在公寓里嗎?早買下半個悉尼了。真能隨便甩7000萬保釋金,她還會因為醉駕被抓得狼狽不堪嗎?
怕是律師團(tuán)早就把她從警局接走了。
這場鬧劇,照出的不是楊蘭蘭的神秘,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病態(tài):我們不再相信平凡,只迷信奇跡;不再關(guān)注事實,只熱衷陰謀。
一個普通車禍,必須配上“萬億資產(chǎn)”才值得討論;一個年輕女孩,必須是“權(quán)貴后代”才解釋得通她的富有。否則,就不夠勁爆,不配熱搜。
更諷刺的是,當(dāng)澳洲媒體還在客觀報道“她住哪兒、開什么車、被控什么罪”時,國內(nèi)輿論已經(jīng)給她判了“死刑+封神”。
她還沒定罪,就被釘在“為富不仁”的恥辱柱上;她身份未明,就被賦予“顛覆世界”的財力。
這哪是關(guān)注案件?這是借題發(fā)揮,是情緒泄洪,是把一個真實的人,當(dāng)成階級對立的靶子。
當(dāng)然,如果楊蘭蘭真有違法行為,該罰就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如果她只是個普通人,因家庭背景優(yōu)渥而被無限放大、惡意揣測,那才是真正的不公。
我們該追問的,不是“她是不是天龍人”,而是:為什么一個年輕人能輕易擁有如此財富?她的錢是否合法?她拒交信息,是否涉及身份問題或法律漏洞?
這些,需要調(diào)查,而不是造謠。
最后,給這場荒誕劇一個冷笑話式總結(jié):楊蘭蘭可能做夢都沒想到,自己一次酒駕,竟在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賺”了1.35萬億。這波流量變現(xiàn),屬實是“負(fù)負(fù)得正”。
但愿真相早日浮現(xiàn)。別讓謠言,成了唯一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