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兩天讀《千字文譯注》,讀到這句“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心中一驚醒。
世俗人,他們就是一心逐物,賺錢養(yǎng)家,倒是心安理得;
修行人,要從中超脫,既借物養(yǎng)活自身或者一家,又能守真,不去逐物,意志不分,這種平衡,需要反復(fù)探索。
我來昆明只帶了幾件夏天的衣服,天氣降溫,去商場買幾件秋冬的外套,一下就花出一筆錢,覺得不舒服,我再也無法從購物中,得到滿足感。
有些修行人,很節(jié)約,穿百衲衣,節(jié)衣縮食,這就是讀者看到的那個表象,為什么修行人很窮?
我沒節(jié)衣縮食,而是修物質(zhì)的平衡:用物,而不為之所累。
每個季度,有幾套換洗,就足夠了。我只穿自己喜歡的棉麻,其它衣服都扔了。斷舍離以后,覺得既通暢,踏實(shí),又安心。
以前有取悅于人的心理,看見華麗的衣服,就心動,想買,現(xiàn)在逛街都不看了,只會看看一些新奇好玩的東西,看得多,買得少,滿足心理上的獵奇,并不想占為己有。
跟隨自己的東西,越少越好。
世俗人,很難修物質(zhì)。
他們要穿得體面,帥氣,美麗,在人中有面子,有氣派。
所以,物質(zhì)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不斷填補(bǔ)自己的空虛。
我沒修行之前,特別會穿搭,身材也高挑,也算時尚達(dá)人,可是,吸引來的人,都是因?yàn)橐曈X外表,而來的。
修行以后,我就給自己斬桃花,就穿得普普通通的,像個路人甲,加之青春已過,別人都叫我阿姨,我也心安理得,再無容貌焦慮和桃花困擾。
神奇的是,在我最樸素?zé)o華,青春不再的時候,還遇到了自己的修行伴侶。
我們絕對不是因?yàn)椤靶晕Α?、“視覺吸引”而走到一起,完全是修行力的同頻共振而共鳴。
他的修行在我后面一點(diǎn),習(xí)氣還有,還在彰顯。
我已經(jīng)修到終點(diǎn),終點(diǎn)即起點(diǎn),回歸平凡,沒有彰顯。
修行到最后,像一個平凡人那樣活著,但是,內(nèi)核又和平凡人完全不一樣。
不寫了,去吃飯,我做什么事情,都心情愉悅,包括像吃飯這樣別人覺得負(fù)擔(dān)的事情,我都很享受,健健康康,穿暖吃飽,到處玩玩,有事做事,無事小神仙,就這樣過一輩子,挺知足。
本文選自:易瑾還的新書《云游》,合作出版事宜,請聯(lián)系yijinhuan999@qq.com
作者簡介
名:易瑾還
字:潤和
號:還元子
獨(dú)立創(chuàng)作者。
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獨(dú)樹一幟,自成一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