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在正式開始《商解西游》課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西游記》的成書過程,和他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段饔斡洝泛汀度龂萘x》《水滸傳》一樣,成書都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既是神魔故事,也是人性寓言,更是社會的鏡像。
《西游記》中唐僧的形象借鑒了歷史上“玄奘取經(jīng)”的事件,歷史上的玄奘法師13歲出家,21歲受戒,游歷各地,參訪名師。貞觀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他從長安出發(fā),輾轉到印度的佛教中心學習佛法。由于他在多場佛法辯論中大獲全勝,很快就聲名鵲起。
在離開大唐的十幾年中,玄奘法師游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沿途宣講大乘佛法。貞觀十九年,玄奘法師返回長安,帶回大小乘佛教經(jīng)律論,共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他還翻譯了《心經(jīng)》,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繼鳩摩羅什之后流傳最廣的譯本。
在《西游記》小說里,烏巢禪師傳授唐僧一卷《多心經(jīng)》,告訴他“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jīng),自無傷害。這是修真之總經(jīng),作佛之會門?!彼砸宦飞?唐僧害怕就念《多心經(jīng)》,生氣就念“緊箍咒”。
明明是《心經(jīng)》,烏巢禪師卻說成《多心經(jīng)》,這其中的用意,我們會在后面深入解讀。
孫悟空的原型則來源于宋代《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里的猴行者,他舉止文雅,自稱是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千銅頭鐵腦的獼猴王,化作一個白衣秀士來助和尚取經(jīng)。
到了元代,元雜劇《西游記》里就已經(jīng)形成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形象。再到明朝末年,有人又在前面各種故事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和文化氛圍進行再創(chuàng)作。
最后,當代的學者又在諸多殘缺、失傳的文本基礎上經(jīng)過考究、修訂,形成現(xiàn)在大家廣泛閱讀的百回本《西游記》小說。師徒四人的形象固定下來了,但人物設定都做了全新的改編。
《西游記》的作者一直存在很多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主人公唐僧其實是中國古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西游的故事,我們今天看起來是既玄幻又科幻,像《三體》一樣,俯瞰三界,縱覽四洲。
《西游記》原著的故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第二部分是唐太宗魂游地府,第三部分是師徒四人踏上取經(jīng)之路。第三部分占的篇幅最大,但是我們只有先讀懂了第一部分“大鬧天宮”,才能清楚為什么會有后來的西天取經(jīng)這回事。再讀懂了第二部分唐太宗魂游地府,才能領悟這個局中局、棋中棋的關竅。
《西游記》第一回說到: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個洲。
這個說法是源于佛教,他們以須彌山為世界的中心,四周茫茫大海分布著四個板塊。
孫悟空就出生在東勝神洲所轄的一座離岸島國,叫傲來國,這里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山頂有一塊石頭,孫悟空就是從這來的。傲來國被東洋大海包圍,下面就是東海龍宮。
東勝神洲還有誰?這里的十洲三島上還住著很多神仙,有出場很少、身份神秘的東華帝君,有明明是道家神仙,卻跟佛家走得很近的福祿壽三星、瀛洲九老等。這些人仿佛處于退休狀態(tài),日常就是喝茶下棋、修身養(yǎng)性,真是無憂無慮的快活神仙。
從孫悟空的出生地可見,他并不是從隨隨便便的一個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野猴子,此處人杰地靈,仙氣飄飄,原著里描繪“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
那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孫悟空的出生地,本身就住著眾多長生不老的神仙,他為什么還要跋山涉水、不遠萬里到大西邊的靈臺方寸山去學藝呢?
我們先打一個問號。
一路從東向西走就來到了南贍部洲,這里就是東土大唐所在地,唐僧就從這里出發(fā)。在其他部洲的民眾看來,都非常渴望下輩子能托生到大唐,因為這里市井繁華,國泰民安。但是為什么如來卻描述它是: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是口舌兇場,是非惡海呢?
我們再打一個問號。
再往西走,在大唐邊界有一座兩界山,也就是五行山,是鎮(zhèn)壓孫悟空的地方。附近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南海普陀落伽山。過了南海就來到了取經(jīng)主戰(zhàn)場——西牛賀洲,取經(jīng)路上所有的妖魔鬼怪,所有的戰(zhàn)斗都發(fā)生在西牛賀洲。一路向西通關,就到達如來佛祖的道場——靈山大雷音寺。
還有一個洲我們沒有介紹到,北俱蘆洲,原著里描述是荒茅之地,不開化,一筆帶過。沒什么可爭奪的資源。
當然,西游世界并不是只有一個維度,在四大部洲之上,還有一座天宮,天宮又分為三十三重天,住的是最上層的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人,是權力的中心。西游世界一開始就是由道家統(tǒng)領的。
在四大洲之下,是陰曹地府幽冥界,歸地藏王菩薩掌管,他手下有十殿閻羅,負責收押各路魂靈。
古往今來,很多商人老板都會像軍事家一樣,在公司掛一張地圖,因為商場如戰(zhàn)場,這也是商業(yè)作戰(zhàn)圖。
當我們了解了西游世界的地圖,你就能更清楚的知道,這幫人打來打去到底要干什么。
那么在這個復雜的世界當中,到底誰才是老大呢?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還是如來佛祖?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天庭、人間、地府是怎么互相通信的?他們要召開一個大會的話,這會該怎么開?三界四洲的人能交流嗎?找誰當翻譯呢?這是真正的神仙打架。
既然我們從商業(yè)的角度來解讀《西游記》,西游就是一家公司,而且是一家龐大的集團公司,同時存在著兩種經(jīng)營管理模式,一種是道家模式,也是集團創(chuàng)業(yè)初期就發(fā)展起來的經(jīng)營模式,是老錢,由兜率宮的太上老君掌管;
另一種是佛家模式,是在壯大的過程中融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new money,新錢,由靈山的如來佛祖掌管;
天庭就是集團總部,負責整體的協(xié)調運營。
兜率宮就在集團大樓里辦公,還是在頂樓,地位非常尊貴;但靈山就不在總部了,他在西牛賀洲,是分公司。
在這里要先特別聲明一下,《商解西游》的所有內容不偏向任何教派,實際上《西游記》原著小說也并不是推崇或貶損哪一種宗教理念,只是借佛道之爭來比喻兩大勢力之爭,用佛道理念來反應師徒四人境界不斷的進化。
我們會看到不論是三界總領玉皇大帝,還是人間的大唐首席執(zhí)行官李世民,都是“儒釋道”綜合運用,來進行統(tǒng)治和管理的。所以,我的解讀就把佛道比作在同一個集團管理下,不同的經(jīng)營模式和管理理念。
玉皇大帝是集團董事長,原著里的玉帝可沒有電視劇里那么慫,被孫悟空嚇得鉆到桌子底下,實際上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折騰了半天,壓根連玉帝辦公室的門都沒有摸著。
但是玉董事長也有他的煩惱,這么龐大的企業(yè)發(fā)展了上萬年,人員眾多、管理僵化、內部勢力割據(jù),缺乏創(chuàng)新活力,而且他頭上還有一堆太上皇,三清四帝必須尊重,五方五老也得照顧,自己的權力受到制約,甚至有被架空的風險,方方面面的問題都亟待改革。
太上老君那是創(chuàng)業(yè)元老,雖然在管理上退居二線了,但實際上他實力強大、根基深厚、集團從上到下都是他的人,關系網(wǎng)盤根錯節(jié),而且他還掌握著對高層管理者——諸位神仙來說非常重要的“九轉金丹”的核心制造科技。跟玉董事長比起來,他更像是退而不休的太上皇。你說這種情況玉帝能睡得安穩(wěn)嗎?
想想看,如果你是玉帝,你會怎么鞏固自己的地位,帶領企業(yè)更好的發(fā)展呢?
上面的人睡不踏實,下面的人沒機會上來,怎么辦?這就需要一個制衡者,一個破局者出現(xiàn)。
誰來破這個局呢?如來。
如來,我們把他比作天庭駐靈山分公司的總經(jīng)理,是實力強勁的一方諸侯,我們叫一聲如總。如總年紀不大卻是一個狠角色,有本事、會用人、善權謀、懂營銷。
原著中,靈山早期也是受太上老君提攜起來的,這是借鑒宗教里“化胡為佛”的典故?!盎鸀榉稹庇纸小袄献踊?,老子是先秦思想家,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傳說老子在印度入凈飯王妃腹中,出生后自號釋迦牟尼,建立了佛教,并開始對印度人實行教化,這就是道家所謂的“老子化胡”。
在西游故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佛道兩家一直是針鋒相對的,為什么太上老君一手提攜起來的部門,要跟他對著干呢?因為在西游的設定中,“老子化胡”而來的第一任靈山負責人,并不是如來,而是燃燈古佛。
燃燈聽從太上老君的指揮,但后起之秀如來,想要脫離老一輩管理層的控制,真正掌握對靈山的控制權,自成一派。矛盾就此產(chǎn)生了。
在我們讀《西游記》的時候,如果不是非常仔細的探究作者寥寥數(shù)語的伏筆,會認為如來本來就是靈山話事人,因為他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是孫悟空大鬧天空,整個天庭沒人能奈何這只猴子,玉帝說,快上西天請佛老降服。
但其實這時候,靈山的負責人不是如來,而是燃燈,燃燈已經(jīng)趕來參加蟠桃會了,正在兜率宮跟太上老君聊天。鎮(zhèn)壓了孫悟空之后,如來才取而代之。
這次火線任命是燃燈交班,還是如來奪權,我們還是要先打一個問號,隨著取經(jīng)之路再慢慢拆解。
總之,新任管理者上位后,不愿意繼續(xù)跟在老君屁股后面轉,要出頭,要獨擋一面,甚至想要超越老君?,F(xiàn)在的局面就是,玉帝忌憚太上老君,如來想超越太上老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玉帝和如來有充分的理由,悄悄聯(lián)起手來。
很多大公司的內部斗爭,其實跟大鬧天宮一樣復雜、精彩。
西游集團里還有一個十分厲害的角色,就是觀音菩薩,觀總,是集團駐南海落伽山分公司的總經(jīng)理,雖然級別沒有如來高,但是資歷深厚,她不是佛,卻被稱為“七佛之師”,七佛里就包括如來佛。
觀音菩薩八面玲瓏、人脈通天、左右逢源,佛道兩邊的關系都處理的十分融洽,如來也佩服她是一個“有法力”的。觀音在西天取經(jīng)項目中,是關鍵中樞。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太白金星,他出場雖然不多卻貫穿始終,是辦事滴水不漏的總裁辦主任,最能察言觀色,很多事件的關鍵轉折點,都是靠太白金星來推動的。有太白金星出現(xiàn)的地方,都代表了玉帝的態(tài)度。
唐僧,是取經(jīng)項目小組長,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十世轉世投胎的宿主肉身,金蟬子因為犯錯被貶,要做出點成績來將功折罪。你看這套說辭,是不是聽著跟豬八戒、沙和尚一摸一樣?所以,大家都是帶著各自的任務來打怪升級的。
只有一個孫悟空,無父無母,沒有兄弟姐妹,看起來沒有任何社會關系,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用我們今天的話說,這是一個沒有軟肋的人,所以他能干翻江倒海、大鬧天宮的事。
西游集團是一家什么公司?相當于一家高科技生物醫(yī)藥公司,核心產(chǎn)品有吃了長生不老的蟠桃,延年益壽的交梨火棗、紫芝碧藕,甚至有高提純、能起死回生的九轉金丹。這些都是資源、權力的象征。
同時,西游集團還掌握一項控制人間的終極手段——降雨。古代是農(nóng)業(yè)社會,靠天吃飯,長時間不下雨,就意味著人們的生存問題,都面臨嚴峻挑戰(zhàn),所以,古代如果長時間不下雨,皇帝都要下罪己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就多次面臨干旱的困境,也曾請道士求雨。
古代還有很多描述下雨的詩詞流傳至今,“天街小雨潤如酥”“春雨貴如油”,凸顯雨的重要和金貴。
西游集團的降雨權,照理說必須掌握在玉帝手中,哪里下雨、下多少必須由他親自簽字蓋章,然后安排龍神和雷部共同配合執(zhí)行,可是取經(jīng)路上我們卻發(fā)現(xiàn),不少妖魔鬼怪竟然都會私自降雨的法術,一套“五雷法”就能繞過流程,直接下雨。
這樣一來,玉帝的權力和集團的整體利益,都遭到了威脅和損失。這個棘手的問題也到了不得不處理的時候。
西游集團發(fā)展了幾萬年,老人居功自傲,新人上位困難,玉帝的位置坐的如履薄冰,這股份和權力,到了不得不重新分配一下的時候了。但是,動創(chuàng)業(yè)元老們的利益,哪有那么容易呢?
在看似平靜的靈霄寶殿內,各方博弈暗流涌動。于是,一個瓦解舊勢力,平衡新勢力的行動“西天取經(jīng)”立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