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午,美國猶他谷大學的演講現場突然響起一聲槍響。
特朗普的鐵桿盟友柯克,被當場打穿大動脈,失去生命。
消息傳到白宮后,特朗普痛心疾首,下令全國降半旗默哀4天。
一般來說,只有國家元首逝去,或發(fā)生重大國難才會降半旗。
這個柯克何許人也,竟有這種待遇?美國人又為何突然開始“清算”特朗普團隊?
-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血色猶他谷
案發(fā)時,31歲的查理·柯克正站在講臺上,面對臺下3000名聽眾侃侃而談槍支問題。
突然,一顆子彈從200米外的樓頂飛來,精準擊中他的頸部。
他的大動脈被打穿,鮮血瞬間噴涌而出。柯克捂著脖子,踉蹌幾步后重重倒在地上。
現場頓時陷入混亂,尖叫聲此起彼伏,人群四散奔逃。
等救護車趕到時,這位美國保守派的明日之星已經沒了呼吸。
消息傳到華盛頓,整個美國政壇都炸了鍋。特朗普的反應最為激烈。
他在社交媒體上一口氣發(fā)了三條推文,稱查理·柯克是個偉大的人。
特朗普甚至認為,查理·柯克被槍殺,是美國最黑暗的時刻之一。
為了緬懷柯克,特朗普當天就簽署命令,要求全美所有政府機構降半旗到9月14日。
要知道,這種待遇通常只有國家元首或重大國難才能享有。
一個31歲的年輕人能獲此殊榮,足見其在特朗普心中的分量。
就在特朗普發(fā)聲后,拜登也打破沉默,表示不能容忍這種暴力事件。
除了這兩位,美國國會山的反應同樣劇烈。
眾議長約翰遜得知消息后,立即中斷正在進行的議程,帶領全體議員起立默哀。
但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民主黨卻提出了反對,認為不應為一個“煽動分裂的極端分子”祈禱。
會場瞬間亂成一團。共和黨議員怒斥民主黨冷血無情,民主黨則反擊說共和黨在作秀。
雙方你來我往,嗓門越來越大,甚至有人開始推搡。
約翰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敲響議事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會場恢復秩序。
為什么一個年輕人的死會引發(fā)如此軒然大波?因為查理·柯克絕不是什么無名小卒。
特朗普愛將
在美國保守派陣營里,柯克的地位舉足輕重。
雖然只有31歲,但他已經上百次出入白宮,是特朗普核心圈子里的???。
特朗普不止一次公開表示,2024年能贏得大選,柯克功不可沒。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柯克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年輕人拉到保守派陣營。
他創(chuàng)立的“美國轉折點”組織,在全美各大高校都有分支,專門向大學生宣傳保守主義理念。
在傳統上偏向民主黨的年輕群體中,柯克更是撕開了一道口子,爭取到大量年輕男性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柯克被普遍視為MAGA運動的未來接班人。
許多人都覺得,在特朗普和萬斯之后,最有希望扛起“讓美國再次偉大”大旗的,就是柯克。
甚至曾有不少政治觀察家預測,柯克遲早會競選國會議員,有朝一日問鼎白宮。
但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對特朗普來說,失去柯克不僅是失去一個得力助手,更是失去了MAGA運動未來的橋梁。
沒有了柯克,誰來繼續(xù)在年輕人中傳播保守主義?
誰來培養(yǎng)下一代MAGA戰(zhàn)士?這個空缺,恐怕很難填補。
而這起槍擊案,從作案手法來看,絕不普通。
槍手演講現場在200米外的樓頂,使用的是高精度狙擊步槍。
現場有3000人,如果槍手想制造恐慌或者大規(guī)模傷亡,完全可以對人群掃射。
但他沒有,他的目標從始至終只有一個——查理·柯克。
這種專業(yè)、冷靜、目標明確的手法,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政治暗殺。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偏偏是柯克?這或許跟他鮮明的政治立場脫不了干系。
他公開反對美國援助烏克蘭,主張加強邊境管控,堅決捍衛(wèi)傳統價值觀。
這些觀點讓他在保守派中備受推崇,但在自由派眼里,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極端分子”。
他很有可能,早就成了另一個陣營的眼中釘、肉中刺。
美國的政治困境
更讓人不安的是,案發(fā)至今,真兇依然逍遙法外。
FBI在案發(fā)附近找到了一把大口徑狙擊步槍,疑似作案工具。
隨后,他們公布了一份監(jiān)控錄像截圖,畫面中是一個穿深色連帽衫、背雙肩包的年輕人。
為了抓到此人,FBI開出10萬美元懸賞,但至今沒有實質性線索。
盡管兇手還未落網,但柯克之死,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國社會最丑陋的一面。
在社交媒體上,保守派將柯克奉為“為信仰獻身的烈士”,呼吁嚴懲兇手。
而在自由派那邊,不少人卻在幸災樂禍。
有人翻出柯克以前的言論——為了保護持槍權,每年付出一些槍擊死亡的代價是值得的。
于是就有人冷嘲熱諷:“看吧,現在他自己成了那個代價?!?/p>
還有人制作表情包,配文“自食其果”、“活該”。
當死亡都能成為政治攻擊的武器,當基本的人道同情都要看黨派立場,美國的黨派分裂已經到了何等地步?
不僅如此,政治暴力在美國,似乎快要成為常態(tài)。
有調查顯示,10%的美國人認為可以用暴力手段阻止自己反對的政客上臺。
去年,特朗普本人也遭遇過暗殺,只是僥幸逃過一劫。
當投票箱解決不了分歧,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子彈的力量。
這是民主的悲哀,更是整個國家的悲哀。而在柯克死后,美國的槍支類股票應聲上漲。
因為槍擊悲劇,造成了民眾的恐慌,為了自保,更多人選擇了買槍。
槍支的泛濫,非常容易制造更多悲劇,這就形成了死循環(huán),美國似乎永遠走不出來。
目前,柯克的靈柩已上專機,副總統萬斯親自為其抬棺。
這一姿態(tài)不僅是對已故親信的哀悼,更充分說明了保守派的政治決心。
兩個黨派依舊針鋒相對,如果美國不能阻止,未來或許還會有類似的悲劇發(fā)生。
結語
柯克的死,撕掉了美國民主的最后一塊遮羞布。這個曾經標榜言論自由、和平轉移權力的國家,如今卻要靠子彈來解決政治分歧。當降半旗成為常態(tài),當政治人物一個接一個倒在血泊中,當仇恨取代理性、暴力取代對話,美國離真正的內戰(zhàn),恐怕已經不遠了。
信息來源:
新黃河-2025-09-11——《政治盟友被槍殺,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
新派新聞-2025-09-11——《特朗普政治盟友被槍殺案最新進展:槍手或為大學年齡段,現場發(fā)現一把大威力栓動步槍》
觀察者網-2025-09-12——《萬斯為柯克抬棺,特朗普再表態(tài):我們國家有幫“左翼瘋子”,我要狠狠出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