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湖南湘鄉(xiāng)人,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工筆畫學會會員,湖南省花鳥畫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長沙市花鳥畫家協(xié)會理事。
夫畫者,心之跡也,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觀文波五幅佳作,或寫山川之雄渾,或摹生靈之神韻,或狀草木之幽微,皆含英咀華,妙造自然,堪為當代繪事之菁華。
《故鄉(xiāng)的那片云》尺寸:180x90cm (2024年創(chuàng)作)
構圖上,取高遠之勢,山巒層疊,自下而上,漸次推升,如郭熙《林泉高致》所云 “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云霧繚繞于山腰,若隱若現(xiàn),使重巒疊嶂間有了虛實相生之趣,正如米芾論云 “云氣騰涌,如游龍驚濤”。
技法上,施青綠重彩,石青、石綠交相輝映,敷色濃麗卻不艷俗,得六朝隋唐 “金碧山水” 之遺韻,又于勾勒皴擦處見筆墨筋骨,非徒事丹鉛者可比。
山巔一屋,孑然獨立,讓人思及陶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之境,寓意著在塵世喧囂中,心向林泉、追求精神超脫的人生旨趣。人生在世,若能于紛擾中尋得這般心靈的棲所,便如游魚得水、飛鳥入林,何其快哉。
《欣欣向榮》尺寸:90x90cm (2021年創(chuàng)作)
構圖乃平遠之法,視野開闊,丘壑縱橫間,村落、溪流、風電錯落分布,似《清明上河圖》般,于尋常鄉(xiāng)野中見生活之態(tài)。風電佇立山巔,為傳統(tǒng)山水注入現(xiàn)代元素,暗合 “茍日新,日日新” 之理,彰顯時代之變。
技法上,設色古樸,棕、褐、藍等色交織,筆觸工細,勾描山石紋理與林木枝葉,頗具宋人院體畫之精謹。山間村落,炊煙裊裊,溪流潺潺,風電悠悠,寓意著鄉(xiāng)村在時代發(fā)展中,既葆有古樸之美,又擁抱新生之力。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既要守持本心之真,又要順應時勢之變,方得進退自如。
《王者雄風》尺寸:103x103cm (2022年創(chuàng)作)
構圖聚焦虎頭,以特寫之式,突出其目之炯炯、齒之森森,使觀者如臨其境,直面百獸之王的威懾,此乃 “造險” 之法,后以純黑背景襯托,更顯虎之氣勢,有 “萬綠叢中一點紅” 的聚焦之妙。
技法上,工筆細作,毛發(fā)根根分明,色澤濃淡相宜,將虎的威猛與皮毛的質感刻畫得入木三分,堪比五代黃筌 “黃體” 之寫實。虎為百獸尊,向有 “虎嘯生風”“虎踞龍盤” 之典,寓意著力量、威嚴與無畏。
人生若有虎一般的勇氣與魄力,面對困境,自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沖破阻礙,成就自我。
《生生不息》尺寸:200x100cm (2017年創(chuàng)作)
構圖取近景,菌菇簇生于古木,旁有雙鳥相依,布局緊湊卻層次分明,菌菇之繁、古木之蒼、雙鳥之幽,各得其所。
技法上,工筆重彩,菌菇以暖黃為主色調(diào),溫潤柔和,古木則用冷灰之色,盡顯滄桑,色彩對比間,營造出靜謐而富有生機的氛圍,筆法細膩,菌菇的形態(tài)與古木的紋理皆纖毫畢現(xiàn)。菌菇生于朽木,卻能蓬勃生長,雙鳥棲于其上,安然自適,寓意著生命于絕境或平凡處,皆可綻放光彩,亦有 “鶼鰈情深” 之溫情。
人生亦如這菌菇,無論境遇如何,只要心懷希望,便能于平凡中活出精彩,若再有知音相伴,更是幸事。
《版納之光》直徑66cm (2018創(chuàng)作)
構圖為圓形,取 “圓滿” 之意,花卉半掩于葉片間,有 “猶抱琵琶半遮面” 的含蓄之美,葉片交錯,花卉若隱若現(xiàn),營造出幽邃神秘的意境。
技法上,工筆淡彩,葉片以銀灰敷色,素雅清冷,花卉則呈暖黃,嬌嫩柔美,色彩與質感的對比,凸顯出花卉的清麗與葉片的蒼勁,筆法精工,葉片的脈絡與花卉的瓣蕊都細致入微。
花卉隱于葉中,卻難掩其芳華,恰如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寓意著才華與美好,縱使暫時被遮蔽,終會顯露。人生在世,不必急于顯露,默默積淀,待時而動,自有綻放之時。
綜上觀之,文波五作,或山水,或生靈,或草木,皆以精妙構圖、精湛技法,傳達出深刻寓意,融古典與現(xiàn)代、寫實與寫意于一爐,讓觀者于畫前,既能感山川之美、生靈之奇、草木之秀,又能悟人生之理、時代之變、心靈之求。畫之道,實乃心之道、生之道、世之道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