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來訪會談到,自己已經(jīng)意識到,在孩子早年的時候,對孩子的陪伴很少,或者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關注、陪伴和照顧,讓孩子的童年處在一種惶恐不安的狀態(tài)里。
當家長意識到這個部分的時候,往往會感到非常內(nèi)疚,同時又急切地希望孩子能接受TA的道歉,能夠原諒TA,從而從過去被忽視的感覺和創(chuàng)傷里走出來,變得更好。
不知不覺中,這種不斷地向孩子道歉,又在傳遞著一種信息:孩子,你現(xiàn)在很糟糕,那是我的過錯,我希望你能原諒,接受我的道歉,你好起來,你從此以后好起來。這里底層暗含著,對孩子現(xiàn)在糟糕狀態(tài)的一種確認,就是說在家長內(nèi)心里,覺得孩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很糟糕。
當家長不斷跟孩子道歉時,慢慢地就變成了向孩子的傾訴,希望孩子理解到、接收到、原諒TA,讓TA很快從內(nèi)疚感里走出來。家長內(nèi)心希望從孩子那里得到安慰,這樣的道歉,就又變成了一種輸出和索取。
這個時候,需要父母覺察,如果不去道歉,如何面對自己的內(nèi)疚感? 這個部分,是家長需要去處理的議題,而不是把問題再拋給孩子。作為父母,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需要更多地去承載,并且也有足夠的能力來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內(nèi)疚感,去面對它、處理它。
孩子也不希望父母這種反復的道歉,以及隨之而來的關系上的糾纏,所以需要給各自一個空間。這點是很必要的,不是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拋在關系里去處理,而是需要各自去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傷痛感受,獨自去處理,這也許是很重要的。
(陳珂含老師口述,心小愛編輯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