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預制菜又變成了焦點。一邊是網絡大V急吼吼懸賞10萬收集證據(jù),一邊是大牌連鎖餐飲店信誓旦旦要開放后廚。作為生活在小城市且很少在外用餐的吃瓜群眾,看熱鬧之余,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預制菜
首先我們要厘清三個概念:預制菜、預制食品、方便食品。
預制菜指本應在廚房現(xiàn)場制作的菜品,卻在工廠里提前幾天或幾個月做好了,加上防腐劑等保鮮或冷凍,然后售賣給小店,各小店只用拿來蒸煮或微波爐加熱即可售賣給食客。其特征是本該現(xiàn)場制作卻不現(xiàn)場制作。
預制食品主要指制作工序復雜耗時、不得不提前做好的食品,比如饅頭,很少有現(xiàn)吃現(xiàn)蒸的;咸雞蛋,也不可能現(xiàn)場腌制;鹵肉,也都是提前煮好的。其特征是工序較長,難以在短時間內現(xiàn)場少量制作。
方便食品主要指為了攜帶、儲備、應急,把一些食物提前做好,或烘干或加防腐劑,包裝后放在商店出售。比如方便面、餅干、罐頭。其特征是便攜、易食,可解應急之需。
人們對于預制食品和方便食品是認可的,因為預制食品工序復雜或制作時間長,符合生活常識;方便食品的應急特征也獲得顧客的認可,比如坐火車時偶爾泡一桶方便面,實屬正常。
但對預制菜,持反對意見者較多。
預制菜
有些人之所以不認同預制菜,是因為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但預制菜都是在工廠里用大鐵鍬(也有用自動炒菜機)炒出來的,還會加一些“科技和狠活”,和現(xiàn)場用鍋鏟炒的口感上有區(qū)別,而且食品添加劑及隔著袋子加熱可能有損健康。
另外,對于預制菜,食客心理認知上也會產生障礙。到飯店吃飯,點菜后本來期待大廚滋滋啦啦炒菜,誰知是從冰柜拿出個塑料袋,水里一煮,剪開,倒盤子里給你端上來了。不知道的話可能就直接吃了,知道的話恐怕會犯惡心。
在中國,預制菜是隨著外賣的興起而出現(xiàn)的。有人說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xiàn)了,例如大城市里的KFC,提前做好漢堡包和炸土豆條,客人點餐時給熱一下。其實那不叫預制菜,因為那根本不是“菜”,中國人說的“菜”,一般指在鍋里炒的熱菜或在盆子里拌的涼菜,裝在盤子里呈現(xiàn)在食客面前,而且以用料精美、工序復雜、色香味俱全為上乘。
外賣興起后,食客對送餐速度要求較高,但小飯店短時間內做不出來。于是就有人制作預制菜,售賣給小飯店。這樣,在用餐高峰時,小飯店只用把飯菜在微波爐熱一下就可以交貨,甚至一些小飯店連廚師都不用聘了,幾平方的空間,幾個微波爐就可以開張了。
也有一些小飯店是開在大型商場里的,商場排氣不暢,對消防、衛(wèi)生要求比較嚴格,不少烹飪程序無法開展,不得不使用微波爐、烤箱、蒸鍋、煮鍋這些沒什么油煙的設備做飯。預制食品對這些小店來說,簡直是救星。
在大城市,午餐高峰時段,上班族想吃口熱乎飯比較難。十幾年前我在北京二環(huán)住過一段時間,中午那一個多小時休息時間,根本沒法吃飯,到哪個飯店都是排長隊。所以,用預制食品,迅速出餐,符合當下的快節(jié)奏生活。
吃外賣,是因為無法自己做飯,講究的是速度與便捷,也看不見制作過程,所以是否預制菜,多數(shù)人會覺得無所謂。
但如果是去飯店吃飯,那就說明有的是吃飯時間,不是饑不擇食,對菜品的期待會更高,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端上來的是預制菜,肯定會讓人產生心理障礙。
西貝預制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預制菜到底是多久前制作的?是否安全?
我們在飛機上吃飛機餐,空乘人員也是把食物在微波爐加熱后分發(fā)給大家,多數(shù)人都欣然接受。因為航空食品多數(shù)是幾個小時前或兩三天前生產的,保質期短,自然“科技和狠活”會少一些。
但如果吃烤羊排,羊排是在冰箱里冷凍6個月的,那和現(xiàn)殺的口感區(qū)別是非常大的。我們去飯店吃魚,店員都是領著顧客去水池里挑活魚,為的也是食材新鮮。如果說肉、魚等基礎食材冷凍幾個月賣便宜一點人們可以接受的話,那如果是一袋常溫保存6個月的魚香肉絲,你會不會買來吃?
不少預制菜生產廠家都不敢直接把商品放超市貨架上售賣,因為顧客會看生產日期,日期久的賣不動。他們會直接賣給小飯店,而小飯店售賣時也絕口不提是預制菜。
所以,社會對預制菜的爭議,其實在于有沒有聲明是預制菜,有沒有告知預制菜的生產日期。如果生產、售賣都合規(guī)合法,食客知情后仍然購買,那就無可厚非。就像超市里的食用油,有的寫明了原料是“轉基因大豆”,也有人買。
我們去市場買魚,死魚和活魚肯定不一個價。同理,預制菜和現(xiàn)做菜一個價,也是不妥當?shù)摹?/p>
近期的這場預制菜爭論中,某大牌連鎖餐飲店辯稱他們是中央廚房配餐,所以節(jié)約時間。什么叫中央廚房?不就是自己開的預制菜工廠嗎?難道不是提前生產出來分發(fā)給各連鎖店?所以,無論其貼出幾十頁的菜品制作明細也好,還是開放后廚供人參觀也好,都應該抓住問題的癥結:要把食材來源說清楚,哪些是冷凍冷藏的,哪些是預制包裝的,哪些是現(xiàn)做的。如果使用了冷凍冷藏或預制食材菜品,一定要說清楚生產日期,群眾期待的肯定是生產日期越近越好。
很多超市都有熟食區(qū)、涼菜區(qū)甚至預制飯菜區(qū),但都會宣傳自己的食品很新鮮、不賣隔夜食品,等等,因為他們知道顧客關心什么。
我們不拒絕預制菜,但拒絕存放很久的預制菜,拒絕不知情情況下的預制菜。希望全社會都能加倍關注食品安全,讓我們吃得健康,活得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