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從電臺里聽到討論老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問題,使我想起四位終生不忘的老師。
第一位是在抗戰(zhàn)時期,我在嘉定練西小學讀二年級,教語文兼班主任的是李惠英老師。她中等身材,單眼皮,眼神炯炯,對學生既關懷又嚴格。一天放夜學了,同學們都回家了,唯獨叫我留在教室里。她說:“你毛筆字寫得比以前差了,白相心太重,心不在焉?,F(xiàn)在你靜下心來,補寫四張九宮格大楷毛筆字,及格了放你回家?!蔽乙宦?,這是關夜學呀,多難為情?我低頭不語,紅著臉,埋頭書寫??偹氵^關了,李老師又諄諄教導說:“古人說:見字如見人。今后不論寫字做事都要認真,不能馬虎。”李老師的這些話,我終生不忘。
第二位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我考入嘉定中學初中,也是一位語文老師,姓戴,是位老先生,高個子,穿長衫,臉有斑點,瘦長型,像個“老學究”。但他板書與眾不同:拿起粉筆先在黑板前空畫幾個圈,找個落筆點,再從課文中揀個生詞“驚濤駭浪”寫在黑板上,啊,寫得像毛筆字那樣清秀、剛勁、有力,如博物館里懸掛的名作,令人佩服。下課后,一打聽,原來是前清的秀才。戴老師的書法,我終生不忘。
第三位是我在嘉定中學讀高中時,上生物課的李石鯨老師。他年輕清癯,中等身材,戴一副高度近視眼鏡,聲音洪亮。那天,他講獵人槍打黑熊的故事:當黑熊站立起來時,胸脯有塊白毛,這是心臟部位,獵人抓住時機舉槍“啪”的一聲擊中白點,那熊必死無疑。他講得活靈活現(xiàn),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料意外發(fā)生了,“啪”的一聲——不是黑熊倒下了,而是他的眼鏡掉下了。他忙蹲下來尋找,摸到眼鏡戴好后立刻站起來又講課了,猶如沒發(fā)生過任何事故。我們也從驚呆中醒過來。對李老師那處變不驚的風度,我終生不忘。
第四位是1956年我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中國近代史的彭明老師。有次他講到帝國主義列強欺凌中國,割地賠款、喪權(quán)辱國時,聲淚俱下:“弱國無外交?。 蔽覀儽桓袆拥脽釡I盈眶,愛國情懷涌上心來。后來我從人民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上海戲劇學院教中共黨史課,有了問題去信請教彭老師,他有問必答,誨人不倦。彭老師的教導我終生不忘。
人的一生不能沒有老師,人的一生會有眾多的老師。中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要珍惜這一份精神財富。雖已年近九旬,我仍難忘這些老師,并愿與時俱進,不辜負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之恩。
原標題:《晨讀 | 舒志超:終生不忘的老師》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王瑜明 圖片來源:AI生成
約稿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舒志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