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把陶瓷杯舉起去接熱,指尖碰到杯壁的冰冷,水流進杯里發(fā)出的聲音,都讓你覺得它有用。你從沒想過,杯子可裝的,不是圈在杯壁里,而是“空”在杯中。
老子在兩千多年前面對車子、陶器這兩個最日常的物事時,也面對過同樣的問題。他不講大道理,只說了一句話“有生于無”,我們后來自然地以為無是空空,但它其實更像是居于其后的那個潛能和本質(zhì),車子三十幅條合在一起,讓輪子真正轉(zhuǎn)起來的,是中間的那個空空。蓋房子,蓋圍墻,蓋門,讓人真正能夠住在房子里的,是圍墻合圍起來的那個空空。這些空,不是空,是讓那些實在的東西起作用的。
我們習(xí)慣看“有”:手上的錢,桌子上的獎狀,手機里的短信,看得見摸得著的,總覺得有在手上攥著才牢靠。而老子說“有”是源自于“無”。就像一棵桃樹,春天開花夏天結(jié)果,“有”后面是種子中看不見的運行,是土壤里的營養(yǎng),是空氣中的陽光,這些看不見的才是桃樹結(jié)果的原因。再比如我們做一件事情,表面上你是天天在做(有),但是,你在做之前想的考慮,你遇到困難時的調(diào)整空間,甚至有時候停下來歇歇,這些沒占滿的時間(無),反倒是決定事情成不成的關(guān)鍵。
當(dāng)然,“無”又不能獨立存在:無了杯壁之“有”,中間之空就成了懸在空氣中的虛空,裝不了水。沒有行動之“有”,空想之“無”,也便成了懸在空中,空空如也,掉在地上,沒處落腳。老子說它們同出而異名,像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就像你擺放自己的書桌,把用的書與用的筆(有)擺好,空出來留個面(無),留出這個面讓你寫字、放剛收起來的書,放好的也因為有它的空出來才不散亂。
我們當(dāng)下談“卷”時,更多的是將生活裝得滿滿的,手機刪了APP又裝,日程表排滿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吃飯也要刷視頻,我們不斷在給“有”騰出地方,卻忘了給無“有”騰點地??烧绫右呀?jīng)滿了水,要放進去新的只能倒出來一些。生活已經(jīng)滿了“有”,要放進去新的想法、新的快樂也只能拿出一些“空”來。比如,每天留出半小時不看手機,發(fā)發(fā)呆,隨意走動,這些無用的時間,反而能讓你的第二天更有精力。比如,把目標松一松,不用要求自己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這些松反而能讓自己的步伐走得更穩(wěn)。
你有時看到現(xiàn)代科學(xué),覺得與老子當(dāng)年的想法有相似之處,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不可能,是空,爆炸了之后才有星、地球等“有”。比如量子世界的真空,看著是空,里面卻有很多粒子的產(chǎn)生和湮滅,看著無卻又生機,這與老子無中的某種可能性,似乎有相似之處。當(dāng)然,也不是說完全一樣,只是說這些巧合,更加讓我們感覺是看到了兩千多年前那個盯著輪子思考的老人,已經(jīng)看到了很多道理。
其實“無”和“有”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存在:耳機中的音樂,需要暫停(無)的聆聽才能動聽。柜子,需要空位(無)才能裝下東西。甚至和朋友聊天,也需要偶爾的沉默(無)才能聊得更加舒服。你最近發(fā)現(xiàn)的小事是什么?在留言區(qū)說出來吧,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你眼中的“無”也能給別人帶來新的啟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