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我黨的武裝力量涉足華北地區(qū),是在抗日戰(zhàn)爭以后,先前就只做些地下工作。
其實這個說法并不正確,曾經(jīng)華北也組建過一支紅軍隊伍,他們也熱情十足,在阜平一帶很有影響力。
可惜的是,由于得不到支援,且被一名國軍將領(lǐng)詐降,這支部隊的軍長、政委、繼任軍長、政治部主任等高級干部全部犧牲。
如此慘烈的結(jié)局,使得該軍沒有走出一位開國將軍,著實令人難過。
這支悲壯的紅軍番號為紅24軍,它的建立離不開首任軍長赫光。
赫光1902年出生于甘肅海原,早年曾進入洛陽講武堂學習軍事,還在北洋軍閥中擔任過營長。
他選擇從軍為的是能讓國家安定下來,可連年的軍閥混戰(zhàn)讓他感覺離目標越來越遠,心里落差巨大。
在赫光感到迷茫時,偶然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當他深入了解過后,認為這就是自己一直追尋的目標,便于1925年入黨。
因為赫光有軍事經(jīng)驗,組織就派他到高桂滋部搞兵運工作。
此后的幾年里,赫光憑借著超強的個人魅力,秘密發(fā)展出50來名黨員,這些人大多是連長、排長。
雖然官職不算很高,但可以真正拉動人,且沒那么容易引起高桂滋注意。
有了這些基本盤后,赫光一直在謀劃著舉起義旗,只是由于團級軍官都是高桂滋親信,必須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1931年7月,時機到了!當時高桂滋的父親在北京過大壽,眾多屬下都趕著前去拍馬屁,包括赫光所在的11師三個團長。
如此一來,部隊里主要就是連長等基層軍官在負責,恰好赫光結(jié)交的就是這些人。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赫光不愿錯過,連忙向山西特委請示。
特委軍委書記谷雄一本來就一直在謀劃起義,能碰上這樣的契機自然不愿錯過。他迅速帶了幾名干部前去與赫光匯合。
7月4日晚,高部11師軍營里燈火通明,透出肅殺的氣息。
到了10點,三個團1100余人迅速集結(jié)在駐地平定縣城外的空地上,待赫光一聲令下,眾人立馬攻城。
守備力量只是一些地方警察,根本沒辦法阻擋軍隊。
赫光帶著人拿下縣衙后,只是奪取了一批物資就出城北上盂縣,并未在此久留。
次日凌晨,他們到達盂縣休整,前來指導(dǎo)工作的谷雄一興奮地發(fā)表講話:同志們,我宣布,今天,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24軍正式成立啦!
因為赫光的功勞最大,無可爭議地成為軍長,谷雄一是上面調(diào)來的干部,就擔任了政委。另竇世雄任副軍長、劉明德任參謀長,劉子祥任政治部主任。
隨后他們一路轉(zhuǎn)戰(zhàn),最終在河北阜平建立起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蘇維埃政府。
當時這支部隊影響力非常大,靈丘、渾源、山陰、右玉、清水河、河曲、府谷、俞林等縣都有波及。
天津《益世報》驚呼:“太行山脈,蜿蜒千里,北可橫截平綏一線,南可斬平漢要沖。假使有共軍千人,則不久就能滿萬。俟其羽翼養(yǎng)成,……較之江西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這時蔣介石正在調(diào)兵遣將對中央蘇區(qū)進行第三次“圍剿”,聽聞北方也出現(xiàn)了紅軍,內(nèi)心非常震動。
他抽不出人手,就讓拜把子兄弟張學良負責去進攻阜平。
張學良通過中原大戰(zhàn)押寶,當上了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華北屬于他的勢力范圍。他不想損耗自己的東北軍,就又將任務(wù)外包給石友三。
石友三是著名的倒戈將軍,中原大戰(zhàn)叛馮投張,他派出一名極端仇恨革命的師長沈克去對付紅軍。
沈克此人心狠手辣,為表示與紅軍勢不兩立,讓麾下官兵脖子上都圍著綠毛巾,人稱“綠軍”。
不過他沒有立即采取武力,而是秘密跟紅24軍聯(lián)絡(luò),表示自己要投誠。
紅24軍的干部們普遍缺乏斗爭經(jīng)驗,錯誤估計沈克是反蔣失敗后受到排擠來降。
谷雄一作為政工干部,本來是有很高敏感性的,但他從1925年開始就在馮玉祥西北軍中擔任參謀,知道這支部隊有很多人不喜蔣介石。
所以他一錘定音:既然肥肉到了口邊,還有不吃的道理?
為了展示誠意,谷雄一在1931年8月10日帶著紅24軍副軍長竇世雄、蘇維埃阜平縣政府副主席劉應(yīng)融等20余名干部,帶著銀洋、物資前去收編沈克。
結(jié)果一到駐地,沈克就將谷雄一等人扣押,隨后又派人給24軍軍長赫光送信,表示有重大事情政委一個人拍不了板,需要軍長過去協(xié)商。
赫光不疑有他,帶著政治部主任劉子祥等8人前往,結(jié)果也被捕。
如此一來,紅24軍領(lǐng)導(dǎo)班子除了參謀長劉明德以外,全部被害。沈克隨后攻擊阜平,失去主心骨的紅24軍無法抵擋,只能棄城轉(zhuǎn)移。
他們龍泉關(guān)進入山西,向晉西北轉(zhuǎn)移,推舉劉明德為新任軍長、王子周為副軍長、蒲子華為參謀長。
9月初,紅24軍到達綏遠,此時的部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結(jié)果又遭到敵人的重創(chuàng)。
劉明德為與組織取得聯(lián)系,決定親往太原,可惜一去就再無音訊,也不知是犧牲還是走失了。
紅24軍再次推舉蒲子華為新的軍長,蒲子華不久后也犧牲,紅24軍的命運最終定格在河口、王免、彩當一帶,兵敗兩岔河。
只有極少極少幸存人員繼續(xù)在陜北神木地區(qū)繼續(xù)開展武裝斗爭,后并入陜北紅27軍。由于領(lǐng)導(dǎo)干部盡皆損失,這支華北紅軍就沒能出現(xiàn)一位開國將軍,甚是可惜。
雖然紅24軍存在的歷史很短,但其也留下了這幾點不可磨滅的印記:
平定爆發(fā)的武裝起義是中共在北方領(lǐng)導(dǎo)唯一一次成功的武裝起義;
平定起義后在山西孟縣組建的紅24軍是中共在北方創(chuàng)建的第一支紅軍正規(guī)軍;
紅24軍在河北省阜平縣創(chuàng)建的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是我國北方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quán)。
這支部隊里大多數(shù)人未留下名字,不過他們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已流傳青史!
最后再交待一下那個劊子手沈克的結(jié)局,他靠著殘害紅軍成為國軍108師師長,西安事變后再度倒戈,首個通電脫離東北軍系統(tǒng)。
只是這次投機沒能帶來好運,蔣介石不信任他,從此只給他一些有名無實的副職,1946年轉(zhuǎn)入預(yù)備役。
解放戰(zhàn)爭后期,他是天津北方輪船公司董事長,這時倒是頂住了國民黨的壓力,沒有將輪船銷毀,反而全部送給解放軍,緩解了解放軍運力不足的問題。
憑借這個功勞,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過北京市參事室參事、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1961年去世。
沈克晚年一直在為當初殺害赫光、谷雄一等人的事后悔。只是,這個后悔太遲了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