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聲-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實物圖
· 內(nèi)容簡介 ·
書名:大音希聲-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
出版:西泠印社出版社
著作:楊潤徽
書號:ISBN978-7-5508-4847-4
版次:2025年5月第1版
2025年9月第1次印刷
尺寸:285mmx210mm
定價:351元
折價:231元(順豐包郵)
《大音希聲-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約30萬字,選用作品圖片91幅/冊,偽作30余幅/冊。該書主要是從書畫真?zhèn)舞b賞的角度,對弘仁作品運筆的線條和設(shè)墨進行解析或鑒別真?zhèn)?,具有獨特的視野,更多傾向于市場實踐。本書由參與拍賣市場20多年的楊潤徽先生著作,其不僅對弘仁書畫具有深入研究,還有對新安畫派也有一定深度和廣度,且有系統(tǒng)性的整理。明年將出版有《大匠不斫-虛谷的筆性探微與鑒賞》、《 游戲三昧-梅清的筆性探微與鑒賞》和《大象無形-黃賓虹的書風探微與鑒賞》,今年將定稿《明月清風-新安百家系列筆性探微與鑒賞》(1-10集/本),約230余位畫家,計劃2027年出版?!洞笠粝B?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以豐富多彩的圖片,局部放大細節(jié)來解析,具有以下不同的視野:
一、系統(tǒng)整理弘仁各個年代的書畫作品,分析該時期的筆墨特征。
二、以存世書法和落款為例證,進行弘仁書的風賞析。
三、弘仁山水畫偽作的筆墨分析。
四、選用弘仁、蕭云從、江注等,對《黃山圖冊》進行真?zhèn)谓馕觥?/p>
五、整理清代以來有關(guān)弘仁的史料匯編。
本書兼具學術(shù)性與工具書的特征,是對弘仁逐年畫風和款識書法的標準器;無論對于書畫愛好者,或喜歡弘仁藏家,還是藝術(shù)史研究而言,都是一部重要的參考書。
筆者依據(jù)弘仁作品的年代和畫風上的差異,逐賞析其中的筆墨特征; 又用作品里的紀年款識和書法進行簡單的筆性探討。尤其對爭議較大的《黃山圖冊》六十開,分別選用弘仁、江注、蕭云從作品,從作品本身和書法款識等進行局部細節(jié)的對比;還對畫冊內(nèi)多位新安大家跋文中的詞語,發(fā)表一些個人的主觀感受。本書在各個篇章中,也列舉了弘仁不同時期的贗品,根據(jù)畫中作偽筆墨進行簡單的解說。其中多數(shù)選用海內(nèi)外博物館的館藏作品,也有數(shù)幅海外市場流通作品。在此,對現(xiàn)收藏的藏家表示一份歉意!限于我自身認知的不足,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熱愛古代書畫的師友們,給予教導或指正。
這本書寫作,是繼我第一本專著《退南有痕-黃賓虹的筆性探微與鑒賞)推出后第二本關(guān)于新安畫派畫家系列之弘仁的篇章,美其名日:《大音希聲-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動筆之前,曾數(shù)次叩拜弘仁的安息地,似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淵源,也許冥冥之中注定了要寫這本書的因緣。庚子“新冠”居家期間,心里瞬間一動,決定開始完成心中所愿。從整理圖片到最后一篇《黃山圖冊》的鑒賞完成,僅僅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梢哉f是朗乾坤,一氣呵成, 完成了這30多萬文字的初稿。四年后的今天,即已定稿,回想起來,心底里尚存一絲敬畏! 面對如此之多的高仿偽作,竭盡我一人之力來察辨分毫、還原事實,實是心懷忐忑。但就書畫藝術(shù)的本身,作品需要去偽存真,才是根本,也是為了更好賞析、繼承弘揚弘仁作品里的筆墨精神,并無私心,即使有二幅作品因認知不同而誤判, 亦屬難免。值此之際,似有披云峰下五明寺的梵音傳來,佛號綿綿。 在此兩本個人專著推出的同時,我已經(jīng)開始整理定稿《新安畫派百位畫家的筆性探微與鑒賞》現(xiàn)已完成209篇( 畫家),約200萬的文字;擬遴選200余位新安派畫家,上至明中期畫家朱邦、汪肇,下到1865年出生的黃賓虹。計劃將約20位畫家的作品鑒賞整理為1集(本),分10余集陸續(xù)出版。其中丁云鵬、弘仁、虛谷、梅清、蕭云從、黃賓虹(已出版)單獨成篇,以專著的方式來分析他們作品的精神蘊涵。提到新安畫派,在明清中國繪畫史上是無法避開的話題,占據(jù)著當時的半壁江山;亦如明清的徽商,有“無徽不成商”“無徽不成鎮(zhèn)” 的說法,也正是因為徽商的興起,帶動了徽州經(jīng)濟的繁榮昌盛,從而行生輝煌燦爛的徽文化。新安畫派作為徽文化中的核心之一,地位無可替代,就如同沒有了書畫的傳承,就沒有徽文化的延伸和發(fā)展。所以說弘仁作為“新安畫派四大家”(汪之瑞、 孫逸、弘仁、查士標)之一,其作品所展示的空寂、冷逸、清幽,遠離塵世的韻致,為新安畫派的發(fā)展樹立了“靜格”魅力之典范。每當想到此處,能為這樣一位新安大家的作品整理、出版,實是我之大幸。
《明月清風-新安畫派作品選(一)》實物圖
· 內(nèi)容簡介 ·
書名:明月清風--新安畫派作品選(一)
出版:西泠印社出版社
編著:楊潤徽
書號:ISBN978-7-5508-4651-1
版次:2025年6月第1版
2025年9月第1次印刷
尺寸:382mmx270mm
定價:531元
折價:351元(順豐包郵)
庚子居家期間,難得的靜心。一天喝茶的瞬間,忽然想全面了解一下弘仁, 遂動手,從整理圖片,到撰寫最后一篇關(guān)于《黃山圖冊》的鑒賞文章,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寫完了《大音希聲-弘仁的筆性探微與鑒賞》 一書。 可以說是天隨我意,一氣呵成,完成了這三十余萬字的初稿,現(xiàn)已付梓。當時每寫完一篇文章,就在“尚敷精舍”公眾號里分享給書畫圈內(nèi)眾多好友,大家陸續(xù)發(fā)來一些新安畫派其他畫家的作品,讓我感動不已,民間竟然還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新安畫派作品!國內(nèi)收藏新安畫派作品最多的為安徽省博物院,館藏作品多次出版過;而民間出現(xiàn)這么多精品,雖然藏家分散各地,彼此不熟悉也不知情,但是因我們微信公眾號這個很小的平臺,匯集于此,于是就有了編輯這本畫冊的想法。從2020年春天起,開始了三年多的尋訪,一一欣賞了這些完好無損珍藏在異地他鄉(xiāng)的作品。每一幅作品, 都有它一份獨特而豐富的來歷故事,我從中虔誠地傾聽到每一細節(jié)!而每位藏家提到新安畫派,臉上都充滿著自豪的笑容,還有爽朗的笑聲。因為有這樣的緣分,才讓我接觸到這些藏家們,他們和新安畫派一樣具有文人士大夫的情懷! 一路走來,一路在被感動!
2023年國慶期間,初步人編的作品圖片陸續(xù)到位,幾經(jīng)篩選,去掉了部分存世較多的畫家作品,還有部分年代較近的書畫,下限年代設(shè)定在1840年之前出生的書畫家。冊內(nèi)或許有爭議之處:譬如弘仁三幅作品風格迥異,筆性不同,均有極高的繪畫藝術(shù)水準,一并納入,以供研究。因部分畫家本身書法成就就很高,例如查士標、吳山濤等,故又列人十余幅書法。其中王寅的書法長卷,甚為罕見。畫冊美其名曰《明月清風-新安畫派作品選(一)》,其中也有安徽籍其他書畫家的作品,整體來說相得益彰,擬定明后年陸續(xù)推出第二輯、第三輯等,收錄時間將放寬到民國。
本畫冊在征稿和整理過程中,先后得到了陳明哲、陳秀強、陳勇(中國香港)、陳永賢、陳奕澄(中國臺灣)、黃柏林、惠永康、林水木(中國臺灣)、劉小斌、樓子萌、呂順達、馬世群、吳林泉、邢祥龍、許俊華、徐小飛、楊一樵、鄭文峰、鄭曉宇(按拼音排序)等師友們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樓子萌先生給予很多指導,并對作品進行了篩選。在此一并致謝!
《明月清風是故人》
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畫家 陳明哲
近年來,無論是學術(shù)研究、美術(shù)創(chuàng)作,還是專題展覽、拍賣收藏,“新安畫派” 都大有走熱之勢。2021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的弘仁《書畫合璧冊》以一億二千八百萬港元成交,再次把新安畫派畫家作品的收藏熱推向高潮。
新安畫派是中國美術(shù)史上重要的繪畫流派,其創(chuàng)造精神至今仍對中國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其藝術(shù)風骨凸顯的畫家人品與畫格備受藏家推崇。明時以“有無倪瓚畫”定雅俗,清代又以“有無弘仁畫”論高下,今天的藏家多以“有無新安畫派畫家的作品”來談收藏品位。以弘仁、孫逸、汪之瑞、查士標為代表的畫家群體高舉“敢言天地是吾師”的藝術(shù)大旗,走出書齋,貌寫家山,以師法自然為歸,共同把“遺民”蒼涼孤傲之情,化作筆下的奇松峭石、疏澗寒柯,一掃明清之際畫壇的柔靡之風,開創(chuàng)了明顯帶有清剛、冷逸、孤高等風格烙印的繪畫流派。他們]的作品均體現(xiàn)出一種超塵拔俗和凜若冰霜的氣質(zhì),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熠熠生輝,獨樹一幟。以“新安四家”為代表的新安畫派群體多是遺民畫家,他們剛正的氣概、獨立的品格和火熱的赤子之心,為他們筆下的“家山”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因此,有品位的收藏家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盯在“ 新安畫派”這一畫家群體上。
新安畫派跨度長、人數(shù)多、影響廣,流傳的作品大部分已經(jīng)被國內(nèi)外文博機構(gòu)收藏,民間散落極少。而《明月清風-新安畫派作品選 (一)》所收作品多為國內(nèi)外民間人土收藏,雪泥鴻爪,尤為難得。編者楊潤徽先生為安徽人,桑梓情深,一直有志于新安畫派的鑒藏與研究,又曾在上海主持一家拍賣公司,對散落在民間的新安畫派畫家作品尤為關(guān)心,多年來多方奔走,搜真尋精,聚成是集,足補公藏之缺,可謂功德無量。
是集收錄有汪肇、丁云鵬、程嘉燧、李流芳、李杭之、鄭重、李永昌等先驅(qū)畫家,有弘仁、孫逸、鄭膠、查士標、吳山濤等中堅力量,有蕭云從、程正揆、方享咸、梅清、梅庚、姜實節(jié)、吳藉等新安藝友,還有部分如汪士慎、羅聘、奚岡、汪恭、虛谷、吳鴻勛等新安籍徒外畫家的作品。書中既有作者介紹,又有作品賞析,一幅筆墨精湛的畫,一個氣節(jié)高尚的人,一冊在手, 清風明月,宛若又見故人。
2024年10月于淝上也知軒
《物識所好》
收藏家/鑒賞家 樓子萌
物識于所好。幾十年來,我一直好于古代書畫的鑒賞與研究,可謂是飽閱天下之馬,不亦快哉!宋元古畫殊不易得,明清則相對常見。明以降,畫壇有浙派、吳門、松江、婁東、新安、金陵各派,到晚期又有揚州、海派等諸流派,其間大家林立,此消彼長,精彩紛呈,然于我而言,卻獨好新安一派。
縱觀歷史,往往朝代更迭之際,恰是人物頻出、文化昌繁之時。中國文化素有朝野之分,于書畫亦然。明清之際,以“四王”為正統(tǒng),主張摹古,崇尚筆墨之精妙嚴謹,氣息之雅正華貴,頗為士大夫流所推崇。新安域內(nèi),黃山白岳,山水雄秀,草木蔥郁,徽商好儒,民風淳樸。自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發(fā)端,弘仁、查士標、汪之瑞、程邃、戴本孝等為中堅,直至近現(xiàn)代之黃賓虹,三四百年間,涌現(xiàn)出一大批文人逸士,尤以弘仁為代表。其畫承北宋余緒,以元之倪瓚、黃公望為主要師法對象,更以天地為師,用家鄉(xiāng)山水助其造化,刻寫胸中丘壑。畫面空寂,氣息冷逸孤簡,而又平和沖淡,且善用枯筆,柔而潤,筆底溪岸林間,空谷寒潭,巨障峭壁,皆無半點塵俗之氣。其人品畫格遠高于時流,誠如周亮工《讀畫錄》所言:“江南人以有無定雅俗, 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謂得漸江足當云林?!?/p>
新安一派屬在野群體,而恰恰是他們]繼承了中國文人及文人畫最核心的品質(zhì),既師法傳統(tǒng)、不隨時流,而又意氣風發(fā)、風骨凜然,使得中國文脈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傳承新安畫派的意義,正是此書刊行之初衷。
書之編者潤徽兄,雖未曾謀面,而相知于“尚敷精舍”公眾號中,其整理、編輯了新安畫派近二百名畫家,部分名頭生僻者經(jīng)其挖掘、梳理后,極大地豐富了新安畫派的史料。此《明月清風--新安畫派作品選(一)》 畫冊,以其一人之力,奔波各地,鑒賞、考據(jù)、結(jié)集出版,身為徽人,功既莫大,德亦無量焉。
甲辰冬月于義烏春林居
編者整理徽州和徽州籍的畫家資料已逾十年了。涉及自明中晚期至黃賓虹出生的1865年,加之周邊皖南地區(qū)和寓居外地,比如金陵、蘇州、揚州等地,甚至數(shù)代徽州籍的畫家名單已有二百多位。本人并非徽州人,因熱愛徽州山水和徽文化以及新安畫派的逸格,從而走上這條編輯歷代前賢畫家資料的路。迄今為止,”新安百家系列的筆性探微與鑒賞“叢書已完成二百多位畫家的整理,近二百萬字,后期將陸續(xù)整理出版。
編者認為:為了整體研究新安畫派這樣個地域畫派產(chǎn)生的前因后果,不能僅僅限制在徽州這塊地域性的概念上,還應包含那些祖籍和籍貫是徽州的畫家,這些畫家門 J生弟子和畫風相近的畫家,也應該一并列人研究。因明清時期“無徽不成商”“無徽不成鎮(zhèn)”的徽商和遍布天下的重儒從政的徽州官員,他們?nèi)穗m在異地他鄉(xiāng),但也帶動了寓居地的一批書畫愛好者。如姜實節(jié)、胡義贊、吳鼒等;再如人編本冊的方以智、方享咸,他們本為桐城人,屬于聞名天下的“桐城古文派”,史稱“桐城派”,但史上并沒有“桐城畫派”;乃至于皖南地區(qū)深受新安畫派或黃山風景影響的蕭云從、梅清,基至石濤等。這些畫家今天能被列人群體性的研究,從廣泛的視野格局來看,總比沒有人整理要好。新安畫派行生出的這些畫家,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不談其藝術(shù)性研究,只談能整理、收集到這些前賢的書畫作品,都是種注定的緣分,也是種無上的榮幸!
時常行走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的街巷中,抬頭或回首的瞬間,見到了馬頭墻,都會讓我肅然起敬!不知又是哪位前賢曾到此,早我?guī)装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