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廣州的古代詩詞中,可能要數(shù)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那首《廣城二首》最為壯美。
其詩云“臨江喧萬井,立地涌千艘。氣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
這首詩描繪了珠江水岸人口密集、商船眾多的繁榮景象,既展現(xiàn)了廣州城的雄偉氣勢,也凸顯了江與城的和諧相處。
這一點其實并不多見,古代城市雖然大多逐水而建,但江河也往往帶來水患,城與江并不會那么親近。
例如,長江、黃河因為洪泛風險高,多是“江繞城外”或“城沿江邊”,珠江則經(jīng)常出現(xiàn)“江穿城心”,無論是廣州塔下的波光粼粼,還是到順德的水道阡陌縱橫,江水都直接滲透進城市肌理。
江與城的靈肉相融,讓珠江這條大河,相比長江、黃河多了一份溫潤沉靜與人間煙火氣。
廣船濱江公園
01
若要成就“超級珠江”,還需超級規(guī)劃與超級大城
在廣州,如果要找一個地方,來欣賞珠江之美,你首先會想到哪里?
相信很多人會想到海心沙,因為這里背靠珠江新城的天際線,的確是欣賞珠江美景的絕佳位置。
但其實,如果從自然和人文的視角來看,廣州珠江展示面最好的不是海心沙,而是白鵝潭,為啥呢?
眾所周知,白鵝潭是三江匯聚之地,是廣州城內珠江最有氣勢的水域,同時還是十三行的發(fā)源地,歷史底蘊深厚,從這里看珠江,自然別有一番味道。
更重要的是還有公共投入,最近幾年政府在白鵝潭瘋狂砸錢修地鐵,已聚集1號線、5號線、廣佛線、22號線(建設中)、11號線、10號線(建設中)等多條地鐵,這配置就算是珠江新城也要甘拜下風。
不僅是地鐵,像萬象城、雙太古這樣的重奢商業(yè),以及“三館合一”、隈研吾船臺創(chuàng)享中心這樣的大型文化設施,也都布局在白鵝潭。
說好的“東進南拓”呢,為什么在最燒錢的地鐵上、最吸金的重奢商業(yè)上,反而讓白鵝潭出盡風頭?
種種跡象表明,白鵝潭后航道的整體勢能,正在與珠江前航道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不過,這還只是臨江造城的基礎打法,若要成就“超級珠江”的盛世圖景,白鵝潭還需要超級規(guī)劃與超級大城的加持。
否則,縱有千年江韻、萬里潮聲,也不過是沉睡的黃金航道,空對明月大江,辜負了時代機遇。
02
微縮版珠江新城,撐起“超級珠江”的壯美骨架
行走在今天的白鵝潭江岸,大多是小地塊、單點式的開發(fā)形態(tài),缺少那種連片開發(fā)的超級大城。
地標是有的,人氣也是有的,但這樣的白鵝潭,顯然還差點意思。
珠江新城和琶洲為什么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整體規(guī)劃、連片開發(fā)那種牛逼的整體感。
幸好,還有一個超級濱江綜合體——廣州濱江天地。
據(jù)悉,廣州濱江天地的總用地面積約54萬㎡,相當于一個天河體育中心那么大,總計容面積約125萬㎡,相當于8個天河城的體量。
像這樣連片開發(fā)、整體建設的超大規(guī)模濱江綜合體,不要說白鵝潭,就算是整個金珠琶,也很難找到第二個。
你一定好奇,這么大的濱江綜合體,到底長啥樣?來,看圖
項目由中船集團和中信泰富地產(chǎn)聯(lián)合開發(fā),涵蓋寫字樓、購物中心、街區(qū)商業(yè)、高端住宅、商辦大平層、超星級酒店、濱江公園、文化藝術中心、學校、TOD交通樞紐等多種業(yè)態(tài)
如上圖所示,在白鵝潭江畔,綿延約2公里的濱江公園,蜿蜒舒展,勾勒出一座寧靜的小港灣。在港灣蜿蜒的核心地帶,是一個兩翼突出、中軸對稱的建筑群,而建筑群的背后,則是一個與花城廣場類似的中央綠軸。
不僅如此,中央綠軸兩側還配置有圖書館、演藝中心、船塢博物館、下沉式廣場等大型文化空間。這些大型公共文化配套,不僅是白鵝潭獨一份的大城配置,放眼整個廣州都是非常稀缺的存在。
另外還有總部辦公、購物中心、船臺創(chuàng)享中心等地標商業(yè)和藝術空間,甚至還有一個類似海心沙的車歪島。
這儼然就是一個微縮版的珠江新城。
這樣的超級規(guī)劃,能夠在珠江新城交付10多年之后,再一次點燃珠江之畔,怎能讓人不振奮?廣州的城市建設,似乎很久沒有這樣的大手筆了。
這樣的超級規(guī)劃,也讓整個白鵝潭的開發(fā),跳出了傳統(tǒng)濱水區(qū)小地塊單點式開發(fā)的局限,變得更加系統(tǒng)化、整體化,從生態(tài)、公建到城市功能的全面協(xié)同,真正撐起 “超級珠江” 的壯美骨架。
所以,你的江來了,而且是超級珠江!
03
廣州首個“三體合一”,自我生長的超級大城
廣州濱江天地的超級規(guī)劃,不僅體現(xiàn)為對珠江新城的復刻,還體現(xiàn)在對濱江生活方式的突破性重構,簡單來說,它實現(xiàn)了廣州首個 “三體合一”。
所謂 “三體合一”,分別是 “站城一體”(地鐵公交和城市無縫連接)、“園城一體”(公園和城市絲滑轉場)、“水城一體”(2km江岸線和城市緊密交織)。這一套開發(fā)理念,可不是在物理空間上把土地功能隨便堆一起,而是把城市當成 “活的整體” 來重新組合。
來看站城一體效果圖
相比傳統(tǒng)的濱江開發(fā),“三體合一”不再是 “江邊建樓 + 旁邊修步道” 的簡單挨著,而是讓交通、公園、江水都跟人的日常動線和諧相融,不再有割裂感。
在此意義上,廣州濱江天地在城市精細化建設方面,將比珠江新城的顆粒度更高、融合感更好,進一步拓展了“超級珠江”的美感與內涵。
以下是園城一體效果圖
那么,站在居民的角度,“三體合一”的開發(fā)模式有什么好處?
一個好處是:均好性。
眾所周知,廣州的城市界面,有一個顯著的痛點就是參差不齊,“小區(qū)內部是歐洲、小區(qū)外面是非洲”的情況頗為常見。
這其實就是地塊零散開發(fā)的弊端,帶來“均好性”的匱乏,而生活在125萬㎡的廣州濱江天地,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因為項目足夠大,而且連片開發(fā),就能夠打破傳統(tǒng)街區(qū)的“割裂感”,在這里,住宅、商業(yè)、軌道交通、生態(tài)公園、學校全部融會貫通,整合成一個功能完整的微型城市,讓居民絲滑轉場,一站式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另一個好處是:成長性。
傳統(tǒng)江景盤往往是單兵作戰(zhàn),建設之初會有關注度,但交付之后,其光環(huán)往往很快就消失,為啥呢?因為單盤的功能太單一,缺乏可變性。
而超級綜合體在交付之后,仍然在生長、在變化。買房子不能只看眼前,更要關心交付之后的長遠狀態(tài),當你具備這個思維的時候,就能夠get到超級大城“三體合一”的優(yōu)勢。
以中船集團和中信泰富地產(chǎn)打造的另一個濱江綜合體——上海陸家嘴濱江金融城為例:
該項目在交付之后,商業(yè)街區(qū)隨潮流更新業(yè)態(tài),藝術空間持續(xù)引入展覽,濱江步道不斷優(yōu)化服務設施……從辦公到消費,從文化體驗到生態(tài)休閑,多元功能持續(xù)聯(lián)動,既留住了人氣,更讓區(qū)域價值不斷攀升。
上海陸家嘴濱江金融城
這正是超級大城區(qū)別于傳統(tǒng)項目、能長期保持活力的關鍵原因。
04
這塊“餅”,兌現(xiàn)多少了?
寫到這里,可能還有人問,廣州濱江天地畫的這塊“餅”,兌現(xiàn)了多少?
一個好問題,必須認真回答。
要知道,廣州濱江天地由兩大央企直接管控,不需要與其他關聯(lián)方協(xié)調,這從源頭上保證了項目的兌現(xiàn)速度是自主可控的,下面就來看看進度條:
2021年,項目還沒開始正式開賣,濱江公園(一期)就已開放,曾經(jīng)轟隆隆的船塢舊址,變身為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的美麗花園。
項目濱江公園(實景圖)
2024年9月,坐落于廣州濱江天地的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附屬荔灣小學正式開學,這是該集團于荔灣區(qū)的第一所學校。
2024年11月,廣州濱江天地與JW萬豪酒店簽訂意向書,JW萬豪作為萬豪集團旗下超星級的酒店,是珠江畔首家JW MARRIOTT。幾乎同一時間,項目還與雅詩閣中國正式簽約,將在這里打造中國首個雅詩閣優(yōu)選,預計2025年年底開業(yè)。
JW萬豪酒店(示意圖)
雅詩閣優(yōu)選(效果圖)
眾所周知,超五星級酒店是非常謹慎的業(yè)態(tài),如果沒有十足的確定性,不會輕易出手。而廣州濱江天地能夠引入兩個五星級酒店,其價值感已無需多言。
至于地鐵,廣州地鐵首條大環(huán)線——11號線已經(jīng)開通,鶴洞東站就位于廣州濱江天地項目核心區(qū)。從項目出發(fā),可直達琶洲、金融城、廣州東站、廣州火車站、白鵝潭五大商圈,無需換乘。
另外,由建筑大師隈研吾設計 “船臺創(chuàng)享中心”已經(jīng)封頂,預計今年10月開放,這是一個由百年舊船臺改造而來的文化商業(yè)空間,這將是繼“三館合一”之后,白鵝潭又一個重量級文化地標。
船臺創(chuàng)享中心效果圖
不僅如此,未來還有圖書館、演藝中心、船塢博物館等重量級文化設施扎堆于此,與珠江新城的四大文化建筑形成呼應。
船臺創(chuàng)享中心效果圖
文化建筑的扎堆,是廣州濱江天地區(qū)別于其他濱江項目的重要特色。
這種沉浸式的文化氛圍,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區(qū)域的氣質,讓人在柴米油鹽之外多了一份精神生活的供養(yǎng),特別是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長,讓孩子們從小在墨香、藝術與人文氣息里長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拓寬眼界。
這些能力,是單純的課本無法給到的。
05
廣州濱江天地二期亮相,對標上海外灘道
更驚喜的是,你現(xiàn)在看到的僅僅是序章,更大的手筆還在后面。
編輯打探到,廣州濱江天地二期將于近期正式啟幕,芳名定為:尚濱道。
據(jù)悉二期產(chǎn)品已經(jīng)入市,目前已開放二期參觀展廳,全城接受預約,具體位置在廣州濱江天地營銷中心4F會客廳。
尚濱道這個名字,則以對標上海楊浦濱江外灘道的雄心,重新定義江景頂豪。
外灘道在上海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它坐落于黃浦江北岸,與陸家嘴隔江相望,占據(jù)1.2公里江岸 ,是將老碼頭肌理與現(xiàn)代設計精妙融合的江景地標綜合體,住宅吹風價高達15萬/㎡。
從黃浦江到珠江,從陸家嘴金融城到廣州濱江天地,從外灘道到尚濱道,相信這不僅僅是地理與名稱的呼應,更是一線城市高質量濱水生活的跨城接力。
在這場接力賽中,“超級珠江”也將再添一抹令人心潮澎湃的璀璨亮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