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班族來說,速凍餃子既簡單又省事,可是不少人煮餃子時卻總犯難:剛下鍋的餃子要么粘在鍋底,撈起來皮破餡漏;要么外層煮爛了,里面的肉餡還帶著冰碴。
其實煮速凍餃子的核心秘訣,就藏在 “下鍋水溫” 里 —— 既不是所有情況都用熱水,也不是冷水萬能,選對水溫,才能煮出皮 Q 餡嫩、不粘不破的餃子。
先說說冷水下鍋的適用場景,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肉餡餃子救星”。如果你的速凍餃子是豬肉白菜、牛肉大蔥這類肉餡,尤其是個頭較大、餡料扎實的款式,一定要選冷水煮。
原理很簡單:冷水加熱時溫度緩慢上升,餃子皮能跟著逐漸受熱膨脹,不會因為突然遭遇高溫而外層先熟收縮、內(nèi)層還沒解凍,導(dǎo)致破皮漏湯;同時,肉餡在緩慢升溫的過程中能慢慢熟透,避免出現(xiàn) “皮熟餡生” 的情況,口感也會更嫩。
具體操作步驟也有講究:先在鍋里加足量冷水,放半勺食鹽(鹽能讓餃子皮更筋道,還能防粘),然后直接放入未解凍的速凍餃子,用勺子背輕輕推動餃子,防止它們粘在鍋底。
開中小火加熱,等水慢慢沸騰后,你會發(fā)現(xiàn)餃子逐漸浮起來,這時要立刻加半碗涼水,讓水溫暫時降下來 —— 這一步叫 “點水”,能避免水一直劇烈翻滾把餃子沖破。
重復(fù) “水沸點水” 的動作,總共點 3 次涼水,第三次點水后,等餃子再次浮起,再煮 1-2 分鐘,用筷子輕輕戳一下餃子皮,能輕松戳透且餡料不流汁,就說明熟了。
再看熱水下鍋,這種方法更適合素餡餃子和小個頭肉餡餃子。比如韭菜雞蛋、西葫蘆雞蛋餡的速凍餃子,本身餡料容易熟,用熱水煮能快速讓餃子皮定型,避免皮吸收過多水分變得軟爛;
如果速凍餃子已經(jīng)提前解凍(比如從冰箱冷藏層拿出來放了半小時),也必須用熱水煮 —— 解凍后的餃子皮會變軟,冷水煮的話,皮會提前吸水腫爛,下鍋就容易粘在一起。
熱水煮餃子的步驟要注意 “快準(zhǔn)穩(wěn)”:先把水燒到劇烈沸騰,同樣加半勺鹽或幾滴食用油(油能在水面形成保護(hù)膜,減少餃子粘連),然后把速凍餃子順著鍋邊輕輕放進(jìn)去,立刻用勺子背貼著鍋底畫圈攪動,防止餃子沉底粘鍋。
如果是素餡餃子,水再次沸騰后煮 1-2 分鐘,看到餃子鼓起來、浮在水面就能撈;如果是小個頭肉餡餃子,水沸后加一次涼水,等水再次沸騰,餃子浮起就熟了,不用反復(fù)點水,避免皮煮得太爛。
這里還要糾正兩個常見誤區(qū):一是 “速凍餃子必須解凍”,其實市售的速凍餃子大多經(jīng)過 “鎖鮮處理”,直接下鍋煮反而能保持皮的韌性,解凍后反而容易粘皮;
二是 “煮餃子全程蓋蓋子”,冷水下鍋時可以先蓋蓋子,讓水溫升得快一些,但水沸騰后一定要開蓋,避免鍋內(nèi)壓力太大,餃子皮被 “燜” 破。
另外,如果餃子凍得太久、皮有點干,下鍋前可以往餃子上噴點水,讓皮稍微濕潤,煮出來更軟嫩。
其實不管冷水還是熱水,核心都是 “讓餃子皮和餡受熱均勻”。肉餡選冷水,慢慢煮出嫩口感;素餡選熱水,快速鎖住鮮味道。
記住這些烹飪小技巧,下次煮速凍餃子時,再也不用對著一鍋 “餃子湯” 發(fā)愁了,在家就能輕松煮出熱氣騰騰、完整入味的美味餃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