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廣州的天氣還帶著一點夏末的余熱,暨南大學(xué)的迎新點卻因為一個特別的新生顯得格外熱鬧。
她穿著白T恤、牛仔褲,背著雙肩包,沒有保鏢、沒有助理,也沒有任何高調(diào)的架勢——她就是全紅嬋。
人群中不少人一眼就認出了她:那個在東京奧運會上一跳成名、拿下金牌、被稱為“跳水天才”的女孩。
只不過這一次,她不是站在跳臺上,而是站在人生的另一個起點上,她沒什么明星架子,甚至有點害羞,被人認出后就趕緊低頭快步走開。
這一幕,也讓人想起她剛出名那會兒,每次接受采訪,都會靦腆地躲在教練后面。
她努力在過普通人的生活,可命運并沒有讓她那么輕松地融入人群,哪怕她只想做個安靜的大學(xué)生,周圍的目光也總是悄悄地追著她轉(zhuǎn)。
她坐在開學(xué)典禮的第一排,面對校領(lǐng)導(dǎo)為她佩戴校徽時手指還微微顫抖,那個在奧運跳臺上凌厲果敢的“小將”,瞬間變成了一個會緊張、會害羞的鄰家女孩。
她也有溫暖的一面,她知道自己的師兄蘇炳添也在暨大,就特意帶了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送給他作為見面禮,這一份“禮輕情意重”的小心思,或許比獎牌更能打動人。
蘇炳添也沒端架子,主動跟她分享了如何平衡“學(xué)生”與“運動員”這兩個身份的經(jīng)驗,這樣的互動,比任何宣傳片都更真實。
央視新聞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些細節(jié),但沒有刻意拔高她的身份,也沒有渲染什么“傳奇故事”。
只是平靜地告訴大家:她是全紅嬋,她今天上大學(xué)了,就是這樣的平實呈現(xiàn),反倒讓人對她更多了一份尊重。
但諷刺的是,就在媒體還在為她新的人生階段送上祝福時,網(wǎng)絡(luò)上又一次涌現(xiàn)出不少惡意的聲音。
有人開始翻舊照、比身形,說她“發(fā)福了”“變懶了”;還有人質(zhì)疑她的狀態(tài),說她退賽是怕輸。
甚至有網(wǎng)友用放大鏡似的審視她的每一寸身體線條,仿佛她不是人,而是一件雕塑,一旦不完美,就要被批評。
更過分的是,之前網(wǎng)絡(luò)上還傳出一則“全紅嬋凌晨向母校捐款500萬元”的爆料,媒體一片盛贊,網(wǎng)友爭相轉(zhuǎn)發(fā)點贊。
直到湛江體校親自出面辟謠:“沒有收到任何款項,也從未聽說過這回事?!睙崴岩幌伦永淞讼聛恚芍{言已經(jīng)擴散了。
一個孩子,哪怕是冠軍,也經(jīng)不起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輿論拉扯,而這些流言蜚語,其實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從她因腳踝舊傷復(fù)發(fā)退出全國跳水冠軍賽開始,網(wǎng)絡(luò)上的聲音就開始跑偏,有人說她是怕輸,有人說她被教練“雪藏”,還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她最近沒出現(xiàn)是不是在鬧情緒。
但真正的原因很簡單——傷病,她本人在和謝思埸的一次合體直播中也回應(yīng)了:“腳踝還是老毛病,感覺還好,不用擔(dān)心。”
那一刻她笑得很輕松,甚至還做了個鬼臉逗粉絲開心,但眼尖的網(wǎng)友看出來了,她說到傷情時,眼神閃躲,表情有點僵硬。
她是在努力裝作“沒事”,因為她知道,如果她露出一絲疲態(tài),就會有成千上萬人撲上來分析她是不是“狀態(tài)不行”、“抗壓能力差”,這就是“造神”的可怕之處。
從她在東京奧運以437.75分刷新紀(jì)錄開始,外界就習(xí)慣用“神跡”來形容她,她仿佛成了一個必須永遠完美的存在,不允許有失誤,不允許有變化。
她吃什么、穿什么、站在哪里、笑沒笑,都會被拿出來過度解讀。
而更可怕的是,有一部分人還披著“關(guān)心”的外衣進行情緒綁架:她不能哭、不能胖、不能錯,甚至連“沉默”都不行。
要么就繼續(xù)神化她,要么就開始一邊倒地嘲諷,這不是愛,而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綁架,是捧殺。
全紅嬋不是“神”,她從來都不是,她是從湛江農(nóng)村出來的女孩,靠著天賦、努力和汗水跳進了國家隊。
她是那個小時候訓(xùn)練條件差到護膝磨破了也舍不得換的孩子,她是每天五六點鐘起床練習(xí)、被汗水和傷病折磨卻從不喊苦的人。
她能跳出無水花的高難度動作,不是因為她是“神仙”,而是因為她每天都拼命練到了極致。
可即便是這樣的她,也有身體發(fā)育的階段,也會因為長高長重而影響動作穩(wěn)定性,也會因為傷病不得不休息。
這些都很正常,也都可以被理解,問題是,外界是否愿意給她這個“被理解”的機會。
還記得東京奧運后那一場粉絲文化的狂潮嗎?孫穎莎、陳夢、張雨霏、谷愛凌,包括全紅嬋,全都成了“飯圈追星”的對象。
一些人看比賽不看技術(shù)、成績,只看“誰更可愛”“誰更圈粉”,甚至出現(xiàn)因為一張站位圖就粉轉(zhuǎn)黑、互撕造謠的場面。
這樣的氛圍,已經(jīng)嚴重干擾了運動員們的正常生活和競技狀態(tài),而全紅嬋,作為其中年紀(jì)最小的一位,又是最容易被捧上天、摔下來的人。
她的家人也因此備受困擾,她的哥哥在直播間反復(fù)澄清他們沒有參與“詐騙帶貨”,她的父母回村后被人指指點點,說“你們女兒有錢就飄了”。
這一切的背后,其實是過度曝光與粉絲文化對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的侵襲。
幸好,央視、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及時出面,在她一次次被卷入輿論漩渦時,努力還原她的真實面貌。
她不是“跳水女神”,她只是“跳水女孩”,她可以奪冠,也可以失?。凰梢猿鰣?,也可以休息;她可以讓我們驚艷,也可以讓我們等她復(fù)出。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冠軍,但真正值得被銘記的,是那些愿意為夢想流汗、流淚、流血的人,而她,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當(dāng)然期待她早日康復(fù),再次站上跳臺,為國爭光,但比起成績和金牌,我們更希望她可以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有喘息的空間,有一份不被輿論裹挾的自由。
就像她說的:“感覺挺好的?!毕M娴目梢浴巴谩保h離“造神”,也許正是我們保護全紅嬋最好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