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尹星云)9月16日,由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呼和浩特博物院、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石啟北疆·舊石器時代華章——呼和浩特大窯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是京蒙兩地深化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時為公眾開啟了一扇了解北疆地區(qū)舊石器時代文明的窗口。
此次考古成果展是大窯遺址首次走出內蒙的展覽,共設有追溯大窯、遺地尋蹤、生靈棲境、叩石有聲、石火薪傳五個單元,展出了近百件珍貴展品。通過石器、動物及植物標本、復原場景與多媒體互動等方式,帶觀眾穿越數十萬年的時光,探尋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技術傳承與適應能力。當周口店龍骨山上燃起的文明星火與大窯深埋黃沙下的文明火種相遇,人類進化的歷程悄然前進,為觀眾呈現了一場中華文明起源之旅。
據悉,大窯遺址涵蓋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晚段、舊石器時代中期、舊石器時代晚期三個階段。作為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qū)最重要的遺址之一,大窯遺址的發(fā)現將內蒙古地區(qū)的古人類活動年代推溯到了舊石器時代早期。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館長王得軍表示:周口店遺址和大窯遺址同為人類文明發(fā)源地,肩負著傳播古人類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使命,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喚起更多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熱情,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事業(yè)的發(fā)展。
呼和浩特博物院展覽研究部主任卜英姿表示,展覽的舉辦對于促進兩地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京蒙共同講述中華文明起源故事的具體實踐,希望此展覽讓更多觀眾了解內蒙古深厚的史前文化底蘊。
現場,呼和浩特博物院、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代表互相贈送具有兩地文化特色的紀念品。
房山區(qū)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曉兵表示,此次展覽不僅促進了考古資源的共享與利用,更是推動京蒙協同發(fā)展與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體現。
未來,周口店遺址將繼續(xù)拓寬交流渠道,積極推動經驗分享、合作研究與展覽互動,向公眾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吸引更多人走近周口店、讀懂中華文明,攜手助力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1月上旬,期間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還將圍繞展覽推出系列特色活動,進一步拉近考古成果與公眾的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