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封關之前的十來年里,我曾經多次前往朝鮮旅行。
那時候去朝鮮游玩也很簡單,報一個旅行團,帶著護照、簽證就可以了。如果覺得辦理簽證麻煩的話,也可以委托旅行社代為辦理,多付一些跑腿費就行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從丹東坐上通往平壤的國際列車,旅行就正式開始了。
由于是慢車,火車的速度并不快,但這正是恰到好處,讓我們可以悠然自得的透過窗戶觀看外面的美麗風景。
火車過了大橋后,就到達了新義州市,這是朝鮮的第四大城市。短暫停留后,火車上來了一批旅客,又繼續(xù)往南開去。
在新義州和平壤之間,是連綿不斷的高山與農田,繁華的大城鎮(zhèn)很少,基本上都是鄉(xiāng)村地區(qū)。
朝鮮的地形很有特色,以山地丘陵為主,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土地是適合耕種的平原地區(qū)。
因此,朝鮮人在絕大多數的平地上都種上了水稻等糧食作物,基本上沒有荒地。就連群山上面,也開鑿出了一片一片的梯田。
我們聽導游說,朝鮮的農田上種植什么農作物都是有統(tǒng)一規(guī)劃的。比如這片地種水稻,那片地種紅薯、玉米等高產粗糧農作物,相互搭配結合起來。
從列車上往窗外看去,朝鮮的田埂上還樹立著很多的標語,內容大多是催人奮進,鼓勵大家積極干活,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建設添磚加瓦的。
列車從新義州又行駛了六個小時后,終于抵達了本次的目的地平壤,這也是朝鮮的第一大城市。
前來迎接我們的是朝鮮導游金順姬,她有一頭烏黑秀麗的長發(fā),笑容親切可愛。她身穿職業(yè)裝,腳蹬高跟鞋,看起來一副職場麗人的模樣。
她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并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將由她來陪伴我們暢游平壤。
平壤的旅游景點還真不少,能看到有歐美的白人游客,但沒有中國游客數量多。
我們先去平壤的金日成銅像獻上了鮮花,然后就一道去了萬壽臺噴泉公園、主體思想塔、友誼塔、萬景臺、波東河等景點,好好地游玩了一番。
除了游玩之外,我們還在平壤的玉流館吃了頗具朝鮮特色的美食。
玉流館創(chuàng)建于1962年,是朝鮮的一家國營老字號店,在平壤屬于很高級的飯店,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這里吃飯。
而玉流館最出名的招牌菜就是冷面,每天都有很多的游客以及外地朝鮮人慕名前來品嘗。
我們既然來到了朝鮮,自然也要嘗一下這盛名之下的冷面了。
由于我們是外國游客,所以不便在大廳用餐,直接去的包廂。但從大廳經過的時候,發(fā)現就餐的人真多呀,男女老少都坐滿了。
我們一行人共15人,每人點了一份冷面和泡菜,人參雞湯是大份的,我們都各自喝了一些。
客觀來說,玉流館的冷面味道是真不錯,用銅碗裝的,說是可以保留住最好的味道。
冷面湯汁鮮亮濃郁、味道鮮美,還有牛肉片、蘋果片、雞蛋絲、西紅柿等各種配菜點綴其中,既賞心悅目又美味可口。
不過要說缺點的話,也是有的,那就是分量太小了,大家基本上都沒吃飽。于是,我們每個人又額外點了一份綠豆煎餅,是用小碟子裝的,吃起來還蠻香的。
最后一結賬,冷面每份五美元,泡菜每份兩美元,綠豆煎餅每份一美元,十五人一共120美元。人參雞湯是單獨算的,一大份是40美元。
總共花費了160美元,考慮到是在異國他鄉(xiāng)游玩,這價格還是蠻合理的,主要是冷面的味道確實物有所值!
現在回到國內,偶爾還是會想念那一口冷面的湯汁,美食確實治愈人心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