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消費者發(fā)現(xiàn),路邊攤的價格越來越高了。例如一份餛飩在夜市可能賣到10元,而小區(qū)早餐店只賣6元。類似沙縣炒飯、涼面等常見小吃,路邊攤價格也常常高于周邊門店。
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過去路邊攤因便宜實惠受歡迎,如今卻讓部分顧客覺得“吃不起”。而另一方面,攤主們也常表示經營困難、利潤微薄。
消費者覺得貴,攤主卻說不賺錢——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高價背后,被忽視的“隱形成本”
我們總以為,路邊攤不用交房租水電,成本就是食材加點人工,肯定比店里便宜。但這種想法,可能早就跟不上時代了?,F(xiàn)在很多路邊攤,背后藏著不少你猜不到的“大開銷”。
就拿夜市里賣茶飲的小玲來說吧,她一杯檸檬茶賣15塊。有人會覺得,這價錢都跟品牌奶茶店差不多了。小玲其實挺無奈的,她說,誰不想賣便宜點呢?
但你算算這筆賬就清楚了:光是攤位費,她一個月就得交1800塊。每天用的茶葉、檸檬都得新鮮的,壞了就得扔,那就是虧錢。再加上餐車充電、維修,還有洗潔精抹布這些小東西,就算她一天賣20杯,賺的錢也才勉強夠交攤位費。
旁邊賣臭豆腐的豆哥也有話說,他家6片臭豆腐賣15塊,比三年前貴了快一倍。豆哥說,他也不想漲價,可現(xiàn)在凍豆腐的進貨價就漲了三成,油錢也貴得厲害。
以前8塊錢一份還能有點賺頭,現(xiàn)在不漲到15塊,連本錢都回不來。他還指著旁邊空著的攤位說,上個月賣炒田螺的林哥,就是因為人少,漲價后生意更差,最后只好把設備都轉手了。
這些攤主的抱怨不是沒道理。
現(xiàn)在城市管理越來越規(guī)范,很多地方都不讓“打游擊”的流動攤販亂擺攤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會規(guī)劃專門的夜市或集市區(qū)域,統(tǒng)一管理。
這意味著,攤主要想合法擺攤,就得進這些地方,而進去的代價,就是一筆不小的“攤位費”。
佛山賣冰沙的潘先生對此深有體會。
他擺攤四個月,趕集的時候一天能賣1500塊,平時也有三四百的收入。但潘先生透露,他所在的集市因為人流量大,攤位費加水電費,最貴的一晚要248塊錢!
平時月租也得1800塊。他說,面對這么高的成本,如果不想辦法提高點價格,根本賺不到錢。潘先生的經歷告訴我們,很多“路邊攤”的運營成本,可能比我們想的要高很多。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攤位費,還有不少“隱形開銷”也在悄悄吃掉攤主的利潤。賣茶飲的李女士就詳細算了一筆賬:每年要辦健康證,餐車電池的損耗和充電費,還有時不時的維修費,這些加起來每月就得三四百塊。
為了保持衛(wèi)生,她每天花半小時打掃,每周大掃除一次,加上洗潔精、抹布這些,每月又得多花50到100塊。更別提,當初買餐車、制冰機、冰箱這些設備,一下就投進去一萬五!這些前期投入和日常開銷,最終都會算進每一份商品的價格里。
當然,也有些攤主提高價格,不是被成本逼的,而是主動追求更好的品質。廣州琶洲賣牛雜的小琴就是這樣。
她的牛雜攤做了好多年,老顧客都知道她家牛雜是新鮮的,不是凍貨。她說,有人覺得她比別家貴一點,可她每天凌晨三點就得去市場挑當天宰殺的新鮮牛雜,連用的油都是從老家?guī)淼孽r榨花生油。這些都是成本?。?/p>
小琴坦言,要是用凍貨,成本能省一半,但她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這種對品質的堅持,自然也讓商品貴了一些。
路邊攤的“網紅化”: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路邊攤價格上漲不僅因為成本增加,也受到“網紅經濟”的影響。許多攤主不再只追求實惠,轉而注重高顏值和營銷,通過打造概念提升商品溢價。
例如,夜市中常見的提拉米蘇,憑借精致包裝和攤位設計,即便在小縣城也能賣到20多元。普通紅薯加上配料和包裝后,價格從5元漲到30元。近期流行的“豆芽炒牛肉”用料普通卻定價30元,溢價明顯。
這些小吃不再只為滿足日常需求,更成為社交打卡的消費品。顧客為體驗和分享買單,但部分產品價格與品質并不匹配。有消費者反映,一些路邊攤的小吃價格已高于品牌門店,但分量和口味卻未跟上。消費者并非不接受高價,而是希望物有所值。
結語
如今的路邊攤正面臨兩難局面:消費者覺得價格偏高,而攤主卻表示利潤有限。這背后既有原材料、租金等成本上升的壓力,也受到網紅經濟下經營方式轉變的影響。
消費者并非不愿為路邊小吃付費,而是希望物有所值。如果食材新鮮、口味出色,即使價格略高,許多人仍愿意接受。但若定價虛高而品質普通,甚至讓人感覺被“收割”,消費者自然會選擇離開。
地攤經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既承載記憶,也滿足便捷需求。要讓路邊攤持續(xù)發(fā)展,需要攤主和管理者共同努力。
攤主可更關注品質與性價比,減少過度營銷,回歸實惠和美味。也可通過合租設備、聯(lián)合采購等方式降低成本。
城市管理者可在規(guī)范經營的同時,提供更多平價攤位選擇,或適當減免費用,切實減輕攤主負擔。
說到底,人們喜愛的路邊攤,從來不是昂貴和浮夸的,而是那份實惠、地道且充滿人情味的市井氣息。只有讓價格回歸合理、品質得到保證,路邊攤才能重新成為城市中溫暖而持久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