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丨文
自貢,這是一座曾輝煌一時,獲得“川C”車牌照的重工業(yè)城市,也是一座在工業(yè)化退潮后,一步步走向落寞的五線城市。
城市轉型的困難,年輕人口的流失,讓它陷入定位的搖擺之中:既算不上物質(zhì)條件一般、生活成本低廉的縣城,又在旅游業(yè)的艱難發(fā)展下意識到自己難以重現(xiàn)往日榮光。跌宕的命運,為這座城市鍍上了一層黯淡的灰。
意外的是,擁有這樣獨特氣質(zhì)的自貢,還有一個反差的、鮮為人知的稱號——“青春傷痛文學之城”。
彼時,仍在自貢讀高三的郭敬明,在文章里寫下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憂郁與迷茫。而同為自貢出身的饒雪漫,也在書中極盡筆墨地勾勒著“青春”與“疼痛”的線條。
好痛啊.JPG
如今,這些過時的文學小說,似乎與正掙扎著崛起的自貢殊途同歸。它無數(shù)次輾轉過青春期少年手中,最終被遺忘在塵封的書架,或者是流入按斤出售的舊物市場。
我本以為,這已然玩不出新意、聽著俗套與狗血的題材,會就此在窠臼中悄然退場。然而,就在最近,一個名為“開心茶房”,僅有兩人的獨立游戲團隊,卻端出了一部Steam好評率96%,以“視覺小說”為藝術形式的作品。
這不僅為這個類型文學賦予了另一種新的表達,也讓自貢這座與青春敘事相互糾纏的小城,再次被推至鏡頭前,走入更多玩家的視野之中。
而發(fā)生在這座小城里的故事叫做,《紙房子》。
※以下內(nèi)容涉及游戲劇透,請酌情觀看。
《紙房子》的序曲,開始于2018年一個尋常的冬日。
游戲中的“我”,或者說你——趙穎,像以往一樣翹課、跑到街機廳與朋友消磨起時光,以此躲避著家庭的沖突。
生于重組家庭的趙穎,遭受著來自親生父親的漠視與家暴、繼母的虛與委蛇,而被偏愛著的繼妹時不時的任性與耍賴,也讓她又愛又恨。
你好 開心茶房 看到這句話 我應激了
再過不久,這個熟悉又令人窒息的小城市迎來新年。
似乎是天憐可見,趙穎這段如同平淡無奇的生活,隨著除夕夜煙花的綻開一同泛起了漣漪。父親宣布一家即將搬出60平的小房子,趙穎終于能夠擁有人生中第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
與此同時,幾段意外展開的關系也在悄悄來臨……跟隨趙穎的目光,我們認識了四位性格鮮明、處事方式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
家境殷實、家庭美滿、對你一片赤誠的親友,王藝函;陰暗自閉、對你抱有好感但情緒波動極大的同學,陸婷;神秘、自由、隨性如風的鄰居,徐敏敏;認真負責、對你抱有期待的老師,賀亞紅。
上左:賀亞紅 上右:王藝函 下左:陸婷 下右:徐敏敏
只是,短暫的快樂后,趙穎的人生境遇很快急轉直下:
為了省事被家里人趕去住宿、最好的朋友即將遠走、因表達不清自己內(nèi)心想法而被共同好友的誤會、來自同寢小團體身與心的霸凌、被窮追猛打未果的異性同學造黃謠、心中莫名涌動的那份懵懂而不自知的感情……
壓抑的家庭關系、復雜的校園關系、迷茫的性取向與性緣關系,無數(shù)外在的壓力逼迫著趙穎不斷在四位角色之間選擇能夠救起自己的那根稻草。
可直到最后,大多數(shù)玩家,依舊不可避免地走向趙穎自毀,縱火燒掉新房、家人以及未來的悲慘結局。
至此,一周目結束。
作為一部“視覺小說”,在玩法乏善可陳時,游戲的故事與美術決定著一切。
可游戲所宣傳的百合、LGBTQ等這些標簽,難免讓玩家憂心劇情是否會過分文青、過分刻板而顯得空洞、懸??;是否會將原生家庭和小眾性向當做促銷的時尚單品,淪為無病呻吟?
所以,自《紙房子》上線后,圍繞它的這些討論一直不絕于耳。只從客觀的數(shù)據(jù)上來看,4000多位玩家給予好評,足以見得它有著過人之處。
但同時,也不乏一些夾雜著不滿的聲音冒出:
其中,有純血百合豚批駁它不屬于百合游戲,因為游戲真正的女同含量少的可憐;也有奔著“現(xiàn)實向”而來的玩家,嫌它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幼稚,嫌它在劇情銜接上的生硬。
而上述許多質(zhì)疑與批駁,確實客觀地存在于游戲中。我也本著欲揚先抑,借此提出,以便更好地避雷。
比如,在探索性取向的過程中,讓趙穎開始懷疑自己是女同的觸發(fā)事件是一個男生死纏爛打想要強吻她。或許是作者的描寫過于隱晦,又或許是篇幅、筆力的欠缺,導致趙穎在邏輯上迅速從“她不喜歡這個男生”跨越到“她不喜歡所有男生”進而等同于“她喜歡女生”。
又比如,趙穎的結局若非與四位角色達成高好感的條件,就只能走向毀滅,沒有更現(xiàn)實地,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選擇忍耐與苦學,選擇逃離與自救的結局。
其他諸如,在角色煩悶時,過度使用“抽煙”作為意向表達;遭遇校外攔截打架時,朋友出來救場如同兵王歸來等等不算合理的小瑕疵也同樣存在。
未成年補藥學……
但《紙房子》神奇的是,原本看著不完滿的地方正巧迎合了主角趙穎不成熟的17歲,劇情上不加修飾的粗糲,又映襯出青春期時的真摯與赤誠。
而細膩的筆觸、清淡獨特且有沖擊力的黑白色畫面,富有地方生活氣息的場景立繪、撲朔的選擇導向,時而平實時而黏膩時而奔放的臺詞,又讓玩家不知不覺間落入預設的情境中。
從中,我們可以察覺到《紙房子》想要著墨的重點不僅僅是女同,而是一位17歲少女在家庭糾葛、校園社交、性緣關系中探尋自我定位、自我意義的故事。
而故事里,那些圍繞“女同”或者說是“酷兒”群體的探討,圍繞本土社會下性少數(shù)群體如何在懵懂中摸索自己真正性取向的過程,圍繞“愛”的解釋與刻畫,即使還留有一些刻板與稚嫩,卻真實地脫離了如今大多數(shù)百合游戲所創(chuàng)作的幻想式性緣關系的桎梏。
里面每個可攻略對象,都有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她們像是趙穎的四季,像是她下課時折的“東南西北”,永遠互為對角。
玩家P的表格
同齡組,一邊是奉獻,一邊是榨取。
王藝菡對趙穎的愛,不摻雜欲念,將“友緣”放在了最高處,如太陽理所應當照亮黑暗般無私,拖拽著她走出深淵。既能帶她遠走洛杉磯,也能賦予她實現(xiàn)自救的力量;
陸婷對趙穎的愛,沉重如同枷鎖,是缺乏安全感的不斷索取,是給她穩(wěn)定情緒與自我的錨點,也是墜入陰溝里無法重見天日的重石。
成年組,一邊是規(guī)訓,一邊是放手。
賀亞紅對趙穎的愛,充滿了責任感,一直牽著她腳踏實地往前走,為她托底,只是微妙的控制欲也把她框成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無趣大人;
徐敏敏對趙穎的愛,充滿了偶然性,教會了她自由,教會了她另一種處事方式,是她重新認識世界的新窗口。
但每個可攻略的對象,也都像是東亞女同現(xiàn)實中會面對的四種關系困局的凝練。
選擇王藝函,像是戀直,是愛她所能給予你的健全、美好的親密關系,愛她肝膽相照、一心向你的赤誠。但物質(zhì)、情緒價值、美好的未來,她什么都可以給你,就是給不了愛情本身。
選擇徐敏敏,是戀姐,是崇拜她如你追求的那般自由、隨性,迷戀她對你忽冷忽熱的推拉與曖昧。她或許能給你愛,但在她來去如風的人生中,你無法辨認這份愛的真與假,甚至無法捉住她。
選擇賀亞紅,是戀母,是對童年缺失母愛的追求,是對能將自己從深淵救贖,托舉向明媚廣闊的未來的渴望。但倫理在前,年齡與閱歷鑄就的心靈隔閡在后,在這段關系上刻下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選擇陸婷,是嘗試救贖,是對同樣不幸、偏執(zhí)、敏感的憐憫,是對那種除了你之外沒有別人的依賴感的成癮。但喘不過氣的占有欲,讓你無法真正愛上這個與你同病相憐的可憐蟲。
可以說,《紙房子》在情感關系的差分上做得細致入微,列舉了女同所可能產(chǎn)生的每種依戀。而這其中,我最喜歡對王藝函與趙穎的情感塑造。它更完整、更夢幻,但也給玩家更多的思考與情感更多的可能性。
在現(xiàn)有的浪漫關系下,愛情的霸權讓友情莫名被假設到更低一等的地位。然而,親密關系,不止性緣。就像王藝菡說的,“一定要是同一種喜歡,我才可以對你好嗎?”她和趙穎所想的愛,除了情欲,并沒有本質(zhì)的差別。
我不認為王藝菡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直女,我也不認為趙穎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同性戀,她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QPR(酷兒柏拉圖:一種比一般意義上的友情更親近、更緊密的情感關系),一種流動性的愛。
但刨去對酷兒群體較為深刻的探討,這個游戲在大眾群體中,也同樣受到了好評和歡迎。真實。這就是無數(shù)帖子與評論中,提及最多的關鍵詞。
因為,每個打過游戲的人,都能在里面領到一款屬于自己的PTSD。
可能,你會在看到趙穎被男同學追求告白、被全校圍觀時,暗自煩悶這種莫名其妙的腦補,咒罵周圍人的八卦。
可能,你會在趙穎和共友吵架口不擇言地說出傷人的話語時,記起曾經(jīng)因矛盾而形同陌路的好友,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可能,你會在趙穎被排擠、被霸凌時,斥責當年同樣這么對你的墻頭草們。
可能,你會在看到趙穎對家庭態(tài)度上的反復搖擺時,一邊嘗試回想家人對你的好,一邊不可遏制地回想他們對你的謾罵。
伴隨著游戲畫面閃回,玩家才終于意識到,即使已經(jīng)走出那段不算快樂的青蔥歲月,過上還算隨心的生活,那些瘡所結成的如影隨形的疤,依舊會在某一刻開始發(fā)癢和疼痛。 即便你不是親歷者,也依然能在故事里聽見、看見,甚至觸摸到那份沉甸甸的共感。
所以,當故事走到最后,我無法克制地為趙穎而難過。因為我清楚,即使上述探討了這么多種情感,最終走向縱火的那個結局,可能才是趙穎會遭遇的真正的結局。因為,缺失家庭關愛對趙穎來說,是不幸的原罪,也是壓垮她情緒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她來說,自尊與生命,是為數(shù)不多還能屬于自己的東西??伤餐瑯右脖蛔宰穑г谶@種無法表達的痛苦里,既無法向家人訴說自己的壓抑,也無法向朋友承認自己的脆弱。而當情緒無法向外釋放,它只能向內(nèi)侵蝕,最終走向自毀。
縱火結局到最后 趙穎也沒有說出為什么
所以,四位角色代表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趙穎都不想走,都不想求,只能一把火燒了困在原地的自己……
難受、不甘、委屈、憤怒、絕望,趙穎內(nèi)心所流動的情緒,通過游戲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而它們又攀出屏幕,如同啟瓶器一般輕易地撬開我塵封在記憶里的罐頭。
于是,彌漫在我整個青春時代的潮濕水汽,浸潤過趙穎無處安放的控訴與迷茫,釀成獨自煎熬漫長的雨季。趙穎那些旁人輕易看不見的眼淚,最終一滴滴落到了我的臉上。
不由得,我生出一絲感嘆,其實趙穎攻略的最成功的是我。
當然 不止我這么覺得(笑)
按下返回鍵。一切回到了最初打開游戲的那個界面。素色的、帶有鉛墨痕跡的屏幕上,“紙房子”三個字又重新映在了上面。
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紙房子”呢?
縱火結局的成就 就叫紙房子
原以為將會作為意象出現(xiàn)的“紙房子”,在整個故事全成就通關行至結尾時仍沒有出場。于是,我開始擅自揣測起來:
它或許是喜歡折紙的趙穎折出的一棟屬于自己的假房子?是生母那一萬張落到生父繼母手里的百元鈔票,最后換回來的這套明明有三室,卻依舊讓趙穎沒有容身之所的新房?
還是趙穎的人生,是現(xiàn)實社會規(guī)訓下酷兒群體如履薄冰的性緣關系,是一把火就能燒掉的脆弱的家庭關系?
或許都有吧。我一邊平復心情,一邊這樣想著,試圖退出游戲。這時,在不起眼的地方,一行小小的、淡淡的、輕輕一抹就不見蹤影的英文擦入我的視線——
“sweet home”,它那么輕,那么淡,像是趙穎不露痕跡的一句囈語。
原來,屏幕上巨大的紙房子三個字背后,它的含義并沒有我想的那么復雜。
它只是趙穎對家庭、對愛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幻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