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儀征市雙健哥視覺工作室,對原平臺表示感謝!
◆免責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nèi)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紅領巾尋訪化纖強國路 |
儀征化纖里的“紡織革命”與“創(chuàng)新密碼”
為探尋改革開放工業(yè)發(fā)展足跡,解碼現(xiàn)代化工的創(chuàng)新基因。9月17日下午,儀征市實驗小學少先隊代表,走進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公司,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化纖強國”尋訪之旅。
一、從“穿衣難題”到“為美好生活添彩”:40余年的產(chǎn)業(yè)蝶變
在企業(yè)展廳,隊員們首先被一段歷史深深吸引:20世紀70年代,為解決人民“穿衣難”,響應國家號召“輕工重點抓紡織,紡織重點抓化纖”。1978年,儀征化纖作為改革開放初期國家22個重點引進項目之一正式立項,肩負起“讓中國人穿上更多新衣”的使命。
“叔叔,什么是‘儀征模式’呀?”面對隊員的提問,講解員介紹道,在一期工程建設中,儀化人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開創(chuàng)“借債建廠、負債經(jīng)營”模式,建成年產(chǎn)12萬噸滌綸短纖維、6萬噸聚酯切片項目,為國有企業(yè)改革闖出了新路徑。
隨著二期、三期工程的推進,儀征化纖產(chǎn)能不斷躍升。隊員們驚訝地得知:當時的化纖產(chǎn)量占全國合成纖維產(chǎn)量的三分之一,能為全國每人添兩套“的確良”新衣,真正實現(xiàn)了從“穿衣難”到“衣裝美”的跨越。
二、從“引進模仿”到“自主創(chuàng)新”:實驗室里的“纖維魔法”
在產(chǎn)品展區(qū),一個個透明容器里的白色顆粒、纖維樣品引起了隊員們的好奇?!斑@是聚酯切片,是化纖的‘初級形態(tài)’;這是高性能聚乙烯纖維,強度比鋼材還高……”講解員的介紹,讓隊員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從原油到對二甲苯,再到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最終合成聚酯纖維——展廳里的“化纖產(chǎn)業(yè)鏈墻”,清晰展現(xiàn)了一件件化纖制品的“誕生記”。
在“創(chuàng)新引領建設新儀化”展區(qū),2020年以來的新項目讓隊員們感受到了“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發(fā)展脈搏:年產(chǎn)300萬噸的PTA項目、智能化短纖項目、新一代瓶片項目……這些“大國重器”的背后,是儀化人對創(chuàng)新的堅守。
三、紅領巾的“化纖夢”:傳承奮斗精神,爭做強國少年
“原來我們穿的衣服、用的瓶子,背后有這么多‘黑科技’!”“儀化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太讓人佩服了!”尋訪過程中,隊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自己的感悟。
一位隊員在尋訪中說道:“從解決‘穿衣難’到打造‘化纖夢’,儀征化纖的故事,是中國工業(yè)從追趕到領先的縮影。我們要學習這種奮斗精神,將來為祖國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此次尋訪,讓少先隊員們在工業(yè)歷史與創(chuàng)新前沿的碰撞中,讀懂了“化纖強國”的奮斗密碼,更在心中種下了“科技報國、產(chǎn)業(yè)報國”的種子。相信這份來自儀征化纖的“精神禮物”,將激勵他們在成長路上勇毅前行,為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綻放紅領巾的別樣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