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老師估計不是這么認為的,畢竟有小說在底下墊著。寫得好就是好,這個也不避諱,盡管從個人的閱讀趣味上,對馮唐的小說不太感興趣,別管他自稱欠老天十本長篇小說還是怎么的,比起余華,甚至更年輕的雙雪濤,陳春成,我還是覺得后面的人寫的更好。這個名單還可以拉的很長,馮唐老師知道了會痛苦。
只是近來馮唐在互聯(lián)網上的吃相實在是不好看,慢慢有點成功學的意思了。學員羅永浩報的這個馮唐五道戰(zhàn)略成長營,不說有沒有效果,價格就要29800,比吃一餐西貝是要貴多了。馮唐在羅永浩沖熱搜之際,也不忘記捎帶推銷了一下自己的成績,就會顯得有點硬上。而我本人對于很多硬上的市場行為都是非常反感的。
在談到羅永浩和西貝之間的爭執(zhí)的時候,馮唐巧妙地避開了所有的敏感問題。讓人似乎覺得,羅永浩之所以能夠卷起這股風浪,讓人們更加關注預制菜,全是因為上了他的課。
碰巧的是,剛看到“錘子科技被列為老賴”的新聞,如果馮唐的戰(zhàn)略這么有預見性,為什么沒有想到這一環(huán)呢?羅永浩能否運用五道戰(zhàn)略,成功給錘子還債,擺脫老賴的身份呢?
馮唐說的這一套東西,其實跟華與華比較類似,在經濟環(huán)境好的時候,怎么說怎么對,有成績了,那就是戰(zhàn)略的功勞。但是偏不巧的是,馮唐的戰(zhàn)略在困難重重的時刻,卻顯得空洞而虛幻。
戰(zhàn)略具有詭辯色彩的地方更是在于,如果你覺得沒用,那不是戰(zhàn)略的問題,而是執(zhí)行的問題,說明你沒好好掌握。
我看到一個華與華曾經寫過的戰(zhàn)略營銷品牌清單,我很好奇,這些廣告詞匯,真的有這么大的市場價值嗎?不是否認廣告行業(yè),有個美劇叫《廣告狂人》,里面也拍了許多廣告人的故事,一個好的廣告,是能夠讓產品獲得更大尺度的市場認同的,說的玄妙一點,這涉及了某種集體潛意識。
但是華與華的這些品牌營銷案例,我卻很難看出有什么亮眼的才分。比如“要想身體好,多往道真跑!”這句,估計感嘆號也要收費,但是憑啥子是道真呢,其它地方不行嗎?這不就是一句套話嗎?“新東方,老師好”這樣的句子,更是給人一種很隨意的感覺。我后來明白了,廣告的本質,其實就是喊口號,通過重復,讓人們形成一種思維上的慣性,最好別動腦子,無腦下單,消費。其本質到底說的是不是真相,能不能給人們帶來啟迪,這并不重要。只要是一句口號,能夠長期刷,大量刷,這樣的目的就達到了。以這些廣告詞而論,要說華與華是天才,這個我是絕難認同的。
一定程度上,作為一個嚴肅文學作家的馮唐老師,竟然也在搞什么五道戰(zhàn)略,成事學,就有些太下沉而不太愛惜羽毛了。我同意一些朋友所認為的,可能馮唐老師就是缺錢了,誰會嫌錢多呢。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馮唐的小說反復強調了這一點。
掙錢并不可恥,可恥的是,馮唐一邊大談,自己欠上天十本長篇小說,又是翹首以盼,能不能拿個諾貝爾。但是同時還按捺不住想要賺大錢的世俗的心。可能這一類的“斜杠”中年很被市場所喜愛,文學算個屁啊,能夠通過知識變現(xiàn),那才是真正的牛人。相信,馮唐老師越來越認同這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