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珠海特區(qū)報
未來在長三角、珠三角等
城市圈里跨市工作和生活的人們
將能更方便地在大中城市落戶。
珠海也在試點城市其中!
以“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為代表的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正在我國多個城市群或都市圈加速落地,居住及社保年限可以實現(xiàn)城市間的互認。未來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里跨市工作和生活的人們將能更方便地在大中城市落戶。
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的10個地區(qū),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蘇蘇南重點城市、浙江杭甬溫等10個發(fā)展基礎較好、經濟增長支撐作用強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
第一財經從國務院批復的地方試點改革方案中看到,引導人力資源要素合理流動是試點方案的七大內容之一。在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長株潭、成渝、粵港澳大灣區(qū)試點方案中都明確提出要開展或是實現(xiàn)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試點方案自批復起實施2年時間,預計2027年完成試點任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對第一財經表示,實行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后,將明顯降低大城市的落戶門檻,對于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建設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珠海資料圖。珠海傳媒集團 葉秋明/攝
多個城市群試點
居住、社保年限互認
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是指在都市圈或城市群內部,對于居民的居住年限、社保繳納年限等戶籍準入條件,實行跨城市的累計互認制度。
第一財經根據國務院批復的試點方案統(tǒng)計,全國共有南京市、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鎮(zhèn)江市之間,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之間,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之間,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肇慶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之間,以及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已經或是即將開展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包括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肇慶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內地九市試點方案提出,在除廣州市、深圳市外的城市開展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探索居住證互通互認制度,加快消除城鄉(xiāng)區(qū)域間戶籍壁壘,統(tǒng)籌推進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市民化。
新一輪戶籍改革重點劃定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本次試點著力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解決一批要素市場化改革中的難點問題。在人力資源要素方面,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提高人才集聚能力,重點解決人才暢通流動、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力等問題。
從國務院批復的試點方案來看,本輪要素市場化改革在人力資源領域的重點非常清晰,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員流動的制度障礙,將公共資源和服務配置與常住人口規(guī)模掛鉤,通過提升和互認居住證功能,保障流動人口的權益,在都市圈、城市群等區(qū)域優(yōu)先實現(xiàn)更高程度的人口流動自由。
戶籍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讓新落戶居民享受與原有戶籍人口同等的教育、醫(y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也是戶籍制度改革最大的難點。
在本次試點方案中,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多地提出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為重點的戶籍改革方向。
其中措施包括:擴大居住證持有人享有權益和便利范圍(蘇南),推動公共服務按常住人口規(guī)模配置(杭甬溫);實現(xiàn)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合肥都市圈);提升居住證持有人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務實際享有水平,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福廈泉);探索推進居住證與身份證功能銜接并軌,健全以身份證為標識、與就業(yè)居住年限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鄭州),建立健全與地區(qū)常住人口規(guī)模相適應的財政轉移支付、住房供應、教師醫(yī)生編制等保障機制(粵港澳大灣區(qū))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