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丨詩詞君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
秋雨宜撿藏,冬雨宜飲酒。
秋雨,是一種歲月的情緒,悵然,落寞。瑟瑟的雨,仿佛光陰的一份訴說,輕柔,深情。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藏著一場難忘的秋雨。
它或許是離別時的那陣涼,或許是重逢時的那抹暖。
落葉無聲,秋雨有言。
這個秋天,你心里的雨,又落在了哪一首詩中?
秋雨,是一縷思念
《夜雨》
宋·陶弼
夜雨聲煩處,空庭秋氣深。
故園三畝宅,落月十年心。
不忍開窗看,梧桐一樹金。
故園老宅、空庭梧桐、十年落月……
所有說不出口的想念,都變成雨聲,一滴一答,落滿心頭。
你是否也如此:
父母在老去,故鄉(xiāng)在遠去,而我們只有在這冷冷的雨夜,才突然聽懂——思念,是一種很沉的東西。
秋雨,是一種心情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
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
都到心頭。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 一點愁。
窗外的秋雨勾起了心里的煩愁,徐再思在這個秋雨的晚上,夜不能眠。
客旅他鄉(xiāng)多年,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盡孝。種種煩憂一齊涌上心頭,讓人愁思百結,感慨不已。
秋雨,只為有心的人飄灑,只為用心的人釋然,只為唯心的人傷懷。
秋雨,是一把鑰匙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寫下這首詩時,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加上好友元稹已經去世,心情格外寂寞冷淡。
秋雨聲中,他獨臥聽雨,點火添香,自在從容。
你我也終將明白:
生命的安然,不在于外界喧嘩,而在于內心能守得住一窗秋雨、一夜寧靜。
秋雨,是一場禪寂
《宿洞霄宮》
宋·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林逋隱居孤山,梅妻鶴子,一身清寂。
他聽的不是雨打芭蕉,而是天地無言的禪意。
原來人生至境:
不是遠離紅塵,而是身在紅塵,心可靜聽雨;身在秋冬,猶信春會來。
秋雨,是一抹記憶
《如夢令·黃葉青苔歸路》
清·納蘭性德
黃葉青苔歸路,屧粉衣香何處。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雨落蕭蕭,輕一下、重一下,就淋濕了一腔思緒,將人代入詩意的幻想中。
心底塵封已久的歲月,收藏著滿滿的不舍與暖暖的絮語。
一念秋長,一念秋短,百轉千回,望盡重山。
窗外有風有雨有落花,窗內有詩有茶有年華。人生的際遇,就像那窗外的雨,淋過,濕過;近過,遠過...
秋雨,是一種境遇
《秋雨》
明·釋守仁
漠漠秋云暗,窗涵雨氣深。
南歸多遠雁,晚憩有疏林。
病覺寒欺臂,閑看樹脫陰。
幾年江海上,白發(fā)欲盈簪。
秋雨寒,雁南歸。人在天涯,白發(fā)漸生。
釋守仁筆下的雨,是歸心的信號,是倦鳥知還的契期。
人至中年忽懂得:
千般跋涉,萬種繁華,終究不如老屋一盞燈、舊人一爐火。
秋雨,是一種情思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伯虎這場雨,下得洶涌——
梨花落地,青春易誤,思念不休。
但好在,這世間終有一人,讓你行坐皆思、風雨不忘。
若到白發(fā)之年:
仍能共聽一場秋雨,共守一扇閑窗,便是人間最深的圓滿。
秋雨瀟瀟風慢慢,聲聲嘆息入心田:
一嘆季節(jié)之變幻,總有四時之美;
二嘆世人相思之情重,為一個情字到天明;
三嘆,待到風清月明了,走到某處心境開闊處,才知了:人間萬象,心豁事達。
一場秋雨,增添一份寒意;一份牽掛,增添一份溫暖。
關注詩詞天地,愿君有衣暖身,有人暖心;有雨聽靜,有詩可吟。
*文章綜合來源于網絡,編輯:霄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